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正江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甲状腺
  • 5篇肿瘤
  • 4篇淋巴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外科
  • 3篇腺肿瘤
  • 3篇淋巴结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样癌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髓样
  • 2篇髓样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机构

  • 9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9篇李正江
  • 8篇徐震纲
  • 7篇唐平章
  • 6篇张彬
  • 5篇安常明
  • 5篇张宗敏
  • 3篇鄢丹桂
  • 2篇刘绍严
  • 2篇王军轶
  • 2篇吴跃煌
  • 1篇万汉锋
  • 1篇张再兴
  • 1篇邹霜梅
  • 1篇刘文胜
  • 1篇王晓雷
  • 1篇魏明辉
  • 1篇李德志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2013国际...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喉鳞状细胞癌综合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VEGF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E1A基因在喉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喉鳞状细胞癌是头颈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疗,尽管治疗方案和技术在不断的改进,但仍有部分患者得不到挽救.该研究从分子水平,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评价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该科收...
李正江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VEGF增敏作用
文献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以探讨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顾性分析1994—1999年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原发灶部位:甲状腺左叶188例,右叶29...
张宗敏李正江唐平章徐震纲安常明
关键词:预后
文献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82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39例,女性43例;年龄16~77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降钙素、嗜铬素、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其中24例标本行降钙素水平检测。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8例,甲状腺残叶切除24例,甲状腺全切除16例,单纯行颈清扫术及上纵隔淋巴清扫术14例。82例中行气管食管沟清扫68例;行单侧颈清扫53例,双侧颈清扫11例,经颈部上纵隔淋巴清扫13例,胸骨劈开上纵隔淋巴清扫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降钙素表达率最高,为95.8%,嗜铬素表达率为88.9%,神经元烯醇化酶表达率为80.0%。颈部淋巴转移率68.8%,Ⅱ区、Ⅲ区、Ⅳ区、V区和Ⅵ区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7.3%、47.7%、59.1%、11.4%和52.3%。总的5年生存率为87.8%,总的局部复发率为7.3%,对侧腺叶复发率为5.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科规范手术是甲状腺髓样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单侧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首次治疗时应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后应密切随访,而对于双侧病灶或家族型者应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监测降钙素水平在甲状腺髓样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张再兴李正江唐平章徐震纲张宗敏安常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髓样预后
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einoma,PTC)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微转移的恰当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5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SLN研究小组收治的临床淋巴结阴性PTC,采用核素(淋巴闪烁显像+γ探针)、染料及联合应用染料与核素法定位SLN。对18例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转移的55枚SLN行多层间隔连续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LN微转移状况。结果51例全部检出SLN,检出率100%(51/51)。在常规病理切片检查SLN无转移的18例中,共发现5例微转移癌灶,SLN活检假阴性率由常规病理切片的15.4%降至2.6%。结论连续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检测PTC的SLN微转移有效、可行的方法,能明显提高SLN活检的准确性。
鄢丹桂张彬安常明张宗敏李正江徐震纲唐平章邹霜梅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73例初治甲状腺髓样癌术式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初治合理手术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甲状腺髓样癌初治病例资料,研究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多灶性甲状腺髓样癌占26.0%(19/73)。全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58.9%(43/73),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2.1%(38/73),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53.4%(39/73),双侧侧颈转移率11.O%(8/73),临床NO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18.9%(7/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该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灶T4是对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局部区域复发率28.8%(21/73)。全组5年累积生存率为86.4%。多因素分析表明远处转移、年龄≥45岁和原发灶T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建议甲状腺髓样癌手术应常规行患侧中央区清扫,并包含上纵隔区域;术中证实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建议行该侧侧颈清扫术;T4病例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双颈清扫术。
王军轶张彬鄢丹桂刘文胜李正江徐震纲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髓样癌淋巴转移
口腔舌鳞状细胞癌的厚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原发肿瘤厚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2007年5月75例手术治疗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理切片肿瘤的厚度。结果:70例患者的病理切片可测量厚度...
安常明鲁海珍李正江唐平章张彬徐震纲张宗敏魏明辉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N1b患者颈部Ⅱb区淋巴结转移规律
目的: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Nlb患者颈部IIb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Nlb住院患者临床资料,63例67侧颈淋巴结清扫标本按颈部分区计数淋巴结...
万汉锋张彬刘绍严李正江吴跃煌王晓雷徐震纲唐平章
关键词: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全舌或近全舌切除术后功能重建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与游离组织瓣用于全舌或近全舌切除缺损修复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舌癌患者行全舌或近全舌切除后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或游离组织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率、进食及言语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行全舌切除5例,近全舌切除33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5例次(含游离瓣修复失败胸大肌肌皮瓣补救2例),1例术后肌皮瓣完全坏死,成活率96.0%(24/25)。游离组织瓣修复15例次,2例术后组织瓣完全坏死,成活率86.7%(13/15),两组皮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5)。胸大肌修复组和游离瓣修复组术后恢复经口进食率分别为65.2%(15/23)和100%(13/13),气管套管拔管率分别为52.2%(12/23)和100%(12/1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进食功能游离瓣修复组优于胸大肌修复组(P=0.011)。单因素分析显示,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和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患者术后恢复经口进食的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颌骨连续性的保留是影响恢复进食的惟一因素。术后言语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结论保持下颌骨连续性是影响舌癌全舌、近全舌切除舌重建术后进食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采用游离组织瓣较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更有利于保留或重建下颌骨的连续性。因此,建议首选体积合适的游离组织瓣进行全舌、近全舌重建。
王军轶张彬李德志李正江刘绍严吴跃煌徐震纲唐平章
关键词:外科皮瓣舌肿瘤舌切除术修复外科手术
甲状旁腺素(PTH)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症状的预测
目的评价PTH及其变化对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后PTH、血钙及起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利用ROC曲线检测PTH及PTH变化对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结果1...
安常明唐平章徐震纲张彬张宗敏鄢丹桂李正江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甲状旁腺素低钙血症血清钙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