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7篇黄斑
  • 6篇静脉阻塞
  • 5篇血管
  • 4篇视网膜分支静...
  • 4篇水肿
  • 4篇黄斑水肿
  • 4篇光学相干
  • 4篇分支静脉阻塞
  • 3篇血管成像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黄斑裂...
  • 3篇裂孔
  • 3篇脉络膜
  • 3篇黄斑裂孔
  • 3篇成像
  • 2篇断层扫描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新生血管性

机构

  • 16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16篇秦梅
  • 3篇郁佳
  • 3篇王剑锋
  • 2篇徐丹
  • 2篇李娟
  • 1篇代应辉
  • 1篇高自清
  • 1篇丁海
  • 1篇周琦
  • 1篇岳晓丽

传媒

  • 6篇眼科学
  • 4篇眼科新进展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珠单抗联合Ozurdex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通过比较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与雷珠单抗单药或Ozurdex单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者的疗效,评价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38例(38眼)BRVO-ME患者,分为雷珠单抗组(17例17眼,患者仅进行玻璃体内雷珠单抗注射),Ozurdex组(11例11眼,患者仅进行玻璃体内Ozurdex注射),联合组(10例10眼,患者先进行玻璃体内雷珠单抗注射,2周后再进行玻璃体内Ozurdex注射)。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注药次数,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雷珠单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CMT均降低,BCVA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Ozurdex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CMT均降低,BCVA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治疗后4个月时患者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珠单抗组和联合组相比,Ozurdex组治疗后4个月和12个月患者CMT增加,BCV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雷珠单抗组与联合组患者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雷珠单抗组、Ozurdex组和联合组患者注射次数分别为(7.94±1.34)次、(2.82±0.75)次和(3.78±1.20)次,雷珠单抗组与Ozurdex组和联合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联合组与Ozurde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Ozurdex组和联合组患者均出现眼压升高(均为P<0.05),其中,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眼压升高最为显著。Ozurdex组和联合组分别有
白小芳赵芃芃秦梅卢凤丽张琴李思园谭丛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轴的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的变化。方法:选择眼轴长度在22~26 mm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1例(9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月,分别记录手术前及手术后1日、7日、1月、3月的眼轴长度,分析其眼轴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天、7天、1月、3月的眼轴长度均较术前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手术后1月眼轴变化趋于稳定。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轴变短,在术前预留人工晶体度数时要考虑到术后眼轴变化引起的度数改变,以使术后目标屈光度更加准确;眼轴长度在手术后1月趋于稳定,此时可以进行验光配镜。
余伟王剑锋秦梅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眼轴长度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就诊诊断为BRVO伴有ME的患者14例,共计14只眼,采用“2 + PRN”治疗方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5 mg/0.05 mL,随诊3个月观察患者注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眼压及并发症的出现。结果:14例(14眼) BRVO并发ME患者于随访末期有12例获得0.4 (LogMAR)及以下的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随诊1周、1个月、3个月平均BCVA分别为0.70 ±0.35、0.56 ±0.35、0.45 ±0.29、0.32 ±0.23;术后1月与3月BCVA与术前相比较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短期内能改善视力和促进黄斑水肿的消退,安全有效。
赵芃芃秦梅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视盘区微血管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单眼发病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的患者双眼的视盘区放射状毛细血管密度(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 vessel density,RPCVD)和视盘旁神经纤维层(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PPRNFL)厚度以及患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两者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单眼BRVO-ME并进行抗VEGF治疗的30例患者。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RPCVD和PPRNFL。比较治疗前BRVO组、对侧健眼组、对照组(无眼部疾病的30名健康者左眼)的RPCVD和PPRNFL厚度以及BRVO组治疗前后RPCVD和PPRNFL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BRVO组的全图像RPCVD(46.52±3.91)%、视盘内RPCVD(45.19±3.29)%及视盘周围RPCVD(47.92±1.89)%均低于对侧健眼组(48.90±2.50)%、(47.40±3.41)%、(49.30±1.50)%和对照组(50.32±1.39)%、(49.49±1.57)%、(51.17±1.62)%(均为P<0.05);治疗前对侧健眼组的全图像、视盘内及视盘周围的RPCVD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前BRVO组PPRNFL厚度(120.40±10.60)μm均高于对侧健眼组(113.40±7.38)μm及对照组(114.43±8.17)μm(均为P<0.05),对侧健眼组与对照组的PP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9)。BRVO组治疗后全图像RPCVD(48.27±1.98)%、视盘内RPCVD(46.92±2.94)%及视盘周围RPCVD(49.18±1.14)%均较治疗前增加(均为P<0.05),治疗前后的PP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但出现下降的趋势。结论OCTA提供了BRVO视盘血管变化的定量信息。单眼发病的BRVO患者双眼视盘区的微血管密度减少。抗VEGF治疗后,改善了视盘区的微循环,但对PPRNFL无明显有意义的改变。
谭丛赵芃芃秦梅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和椭圆体带缺损直径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EZA)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IMH并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23只眼(IMH患眼组)及其健康对侧眼23只(对侧眼组),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健康者30名3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所有受检眼均采用国际标准Snellen视力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统计分析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3组受检眼的CBFA、DEZA。CBFA:以中心凹为中心、半径1 mm圆形区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DEZA:水平方向上椭圆体带缺失区直径。对比分析3组受检眼手术前后CBFA及logMAR BCVA的差异以及IMH患眼组组内手术前后CBFA、DEZA、logMAR BCVA的变化。3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后视力与基线各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logMAR BCVA分别为1.26±0.7、0.48±0.22,CBFA分别为(1.49±0.30)、(1.92±0.17)mm2,DEZA分别为(1080.22±576.98)、(433.78±423.04)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3、7.77、6.58,P<0.01)。IMH患眼组手术前CBFA小于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F=14.13,P<0.01);IMH患眼组手术后CBFA与对侧眼组无明显差异(t=4.32,P=0.37),但仍小于正常对照组(t=4.07,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r=0.69、0.75,P<0.01);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CBFA与DEZA呈负相关(r=-0.4
李思园赵芃芃秦梅
关键词:视网膜穿孔局部血流
MMP-9和NF-κ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of κB,NF-κ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RB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MP-9和NF-κB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7例RB患者石蜡包埋标本进行MMP-9和NF-κB表达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7例RB中MMP-9阳性表达率为46.8%,与RB的分化程度(P<0.05)及有无视神经浸润(P<0.05)相关。(2)NF-κB在RB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8%,与RB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有无视神经浸润无相关性(P>0.05)。(3)RB中NF-κB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RB组织中MMP-9高表达。NF-κB在RB中被激活。RB中NF-κB表达与MMP-9表达相关,NF-κB激活后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促进RB的浸润、转移。二者表达的检测可以作为反映RB浸润、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筛选转移高危病例。
郁佳王剑锋秦梅岳晓丽周琦李娟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转录因子-ΚB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治疗研究现状被引量:21
2018年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第二大视网膜血管类疾病,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BRVO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发病率逐年升高。BRVO常发生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反复的ME会导致永久的视力下降。传统的治疗包括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和以曲安奈德、地塞米松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及玻璃体手术的发展已成为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BRVO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赵芃芃秦梅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一种新的诊疗技术
2019年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血管性疾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一直以来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FFA是一项侵入性检查技术,不能被临床中频繁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是一项快速、无创、可重复、高分辨率的新的检查技术,对于眼科疾病,尤其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诊疗有很大帮助,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眼科疾病中。现就OCTA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崔淑敏秦梅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脉络膜厚度及血液循环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相关关系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21年
研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生与发展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最新研究提示,脉络膜厚度降低、血液循环减少可能是裂孔的致病因素。随着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脉络膜厚度及血液循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及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脉络膜厚度及血液循环变化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李思园赵芃芃秦梅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脉络膜厚度
敲低PLK1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21年
目的探究敲低PLK1对脉络膜黑色素瘤C918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和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PLK1表达。将C918细胞设置为阴性对照组(NC组)和两个PLK1敲低组(sh1组、sh2组)。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PLK1对C918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LK1敲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LK1敲低对组蛋白H3T3ph修饰的影响。ChIP实验检测组蛋白H3T3ph修饰在靶基因启动子上的富集情况。结果与脉络膜内皮细胞相比,PLK1在脉络膜黑色素瘤C918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5)。与NC组细胞比较,敲低组PLK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PLK1敲低组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P<0.05),敲低PLK1组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0.05)。相比于NC,敲低PLK1能抑制BUBR1基因的表达并降低组蛋白H3T3ph修饰水平。与IgG比较,H3T3ph修饰能够富集在BUBR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P<0.05)。结论敲低PLK1能够抑制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PLK1通过介导H3T3ph修饰在BUBR1基因启动子上的富集进而促进BUBR1的基因转录有关。
赵芃芃白小芳卢凤丽李思园谭丛蒋胜群郁佳秦梅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PLK1细胞增殖BUBR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