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美容

作品数:38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儿童
  • 11篇心肌
  • 9篇动脉
  • 7篇心脏
  • 7篇肺动脉
  • 6篇心肌病
  • 6篇心内膜
  • 6篇心内膜炎
  • 6篇随访
  • 6篇内膜
  • 6篇肌病
  • 6篇感染性
  • 6篇感染性心内膜...
  • 5篇预后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4篇心肌炎
  • 4篇心脏病
  • 4篇血管
  • 4篇介入

机构

  • 38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8篇黄美容
  • 26篇郭颖
  • 23篇李奋
  • 21篇刘廷亮
  • 21篇傅立军
  • 21篇高伟
  • 12篇徐欣怡
  • 11篇章旭
  • 10篇陈树宝
  • 5篇吴近近
  • 5篇沈捷
  • 4篇刘春晓
  • 4篇张玉奇
  • 4篇石琳
  • 3篇朱敏
  • 3篇李筠
  • 2篇刘晓婷
  • 1篇韩连书
  • 1篇汤静燕
  • 1篇邱文娟

传媒

  • 8篇中华儿科杂志
  • 8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碱缺乏所致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随访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肉碱缺乏所致心肌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左旋肉碱对其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75例儿童心肌病患者,采用串联质谱检测干血滤纸片中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的水平,对于确诊为肉碱缺乏症的患儿加用左旋肉碱治疗,剂量为150~250mg/(kg·d),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和随访过程中进行临床评估,包括临床体检、心电图、胸x线片、心脏超声和外周血串联质谱检查。结果75例心肌病患儿中6例诊断为肉碱缺乏症,包括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为0.75~6岁,入院时外周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55±0.61)μmol/L(参考值10~60μmol/L),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为(5.04±0.66)c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8.5±10.5)%。采用左旋肉碱治疗后早期复查(10~30d),游离肉碱升高至(30.59±15.02)μmol/L(t=4.79,P〈0.01),LVDd缩小至(4.42±0.67)cm(t=4.28,P〈0.01);LVEF提高至(49.1±7.6)%(t=6.59,P〈0.01)。6例患儿都进行了6个月以上的随访,LVEF均恢复至正常水平;LVDd也进一步回缩,其中3例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治疗过程中仅1例出现间歇性腹泻,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儿童心肌病患者中常规进行串联质谱检查有助于肉碱缺乏症的诊断;对于肉碱缺乏所致心肌病患儿采用左旋肉碱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傅立军陈树宝韩连书郭颖赵鹏军朱敏李奋黄美容
关键词:心肌病肉碱串联质谱法
白塞病患儿合并右心腔多发血栓1例被引量:1
2014年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合并心脏血栓形成临床少见,儿童病患(Pediatric-onset BD,PBD)更为罕见,易误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心脏肿瘤,如不及时诊疗,病死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例以右心腔多发血栓伴肺动脉瘤、肺栓塞为表现的PBD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徐欣怡陈树宝刘廷亮黄美容高伟郭颖
关键词:多发心腔白塞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
心脏磁共振对儿童心肌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研究
刘春晓黄美容钟玉敏王谦付立军郭颖刘廷亮徐欣怡石琳高伟李奋陈树宝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毒性的临床检测:附70例分析
目的:蒽环类药物(ANT)对白血病、实体瘤疗效显著,但因其心脏毒性,严重影响患儿远期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评价二维超声(2DE)、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和血清生化指标早期监测ANT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70例接受ANT化疗...
徐欣怡黄美容武育蓉张玉奇汤静燕周敏陈树宝
关键词: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儿童患者
血管内支架在儿童肺动脉分支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支架治疗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指征、方法和疗效评估.方法 2005年8月至2012年12月1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了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肺动脉分支狭窄,年龄9.1 (4.0~15.0)岁,体重31.7 (17.0~60.5)kg.其中14例为法洛四联症(TOF)术后残余左(右)肺动脉狭窄,其他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术后残余左、右肺动脉狭窄,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术后残余右肺动脉狭窄,先天性左肺动脉狭窄,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伴室间隔缺损(APW/VSD)术后残余左、右肺动脉狭窄,永存动脉干(PTA)术后残余右肺动脉狭窄各1例.根据造影所见,选用CP支架置入狭窄部位并应用BIB球囊扩张支架.术后2h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支架位置及有无心包积液并测定心室收缩功能.手术次日行胸部X线片检查,观察支架位置.术后1、3、6及12个月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支架有无移位、测定该部位的压力阶差及有无心律失常等.再根据情况每半年或1年随访1次.同一患者支架植入前后血管内径及右心室收缩压与主动脉收缩压比值的变化行配对£检验.结果 19例患儿共置入支架26只.2例患儿支架移位至右室流出道.1例右肺动脉狭窄的患儿在支架置入到位后用球囊扩张支架孔眼时发生球囊破裂.支架置入后,跨狭窄处压差由术前(36.0±18.3) mmHg降至(3.8 ±3.4)mmHg(P<0.01,1 mmHg =0.133 kPa);狭窄处内径由(6.0±1.9)mm增加至(11.6 ±3.1)mm(P <0.01);右室收缩压与主动脉收缩压之比由0.68降至0.49(P <0.01).随访时间6个月~6.0年,平均(2.5±1.8)年.除1例患儿出现血管成长性再狭窄,2年后再次球囊扩张成功外,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球囊扩张型支架治疗儿童肺动脉分支狭窄安全可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肺动脉分支狭窄首�
郭颖余志庆刘廷亮高伟黄美容李奋傅立军赵鹏军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儿童
支架在肺动脉分支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中以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分支狭窄最为常见.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支架在治疗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指征、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
郭颖刘廷亮高伟余志庆黄美容李奋傅立军赵鹏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疗效评价
婴幼儿起搏器安装注意事项及随访资料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婴幼儿起搏器安装方法、特点及随访时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择2000年4月至2011年12月行起搏器安装的婴幼儿,根据病因、年龄、体质量等情况,分别选择心内膜和心外膜起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儿行心房或心室起搏;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行心内膜起搏,起搏导线置入路径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外科手术后房室传导阻滞均行心外膜起搏;起搏器安装后予抗生素治疗5d后出院。随访时行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检查,并予起搏器程控。结果共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1.57±0.89)岁;平均体质量(10.93±3.34)kg;心内膜起搏17例,心外膜起搏29例;单腔起搏45例,双腔起搏1例;合并ASD2例,合并PDA2例,均先行介入治疗,然后安装起搏器;36例参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6年,13例因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7例因导线移位或脱落更换导线;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病例术后21d恢复房室传导拔除导线,2例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出现伤口感染、裂开,1例随访8年出现心功能不全,3例心外膜起搏病例后更换为心内双腔起搏,3例心内膜起搏由单腔起搏变为双腔起搏。结论婴幼儿行起搏器安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心内膜或心外膜起搏,随访注意感染、导线移位、脱落和起搏电池过早耗竭等并发症。
赵鹏军李奋李筠杨健萍陈轶维傅立军郭颖刘廷亮吴近近黄美容高伟
关键词:婴幼儿永久性起搏器随访并发症
积极开展儿童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多学科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进展,目前儿童时期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后的5年长期生存率可以达到80%。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抗肿瘤葸环类药物的应用。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表柔比星、阿霉素等已广泛用于儿童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将近60%的儿童恶性肿瘤化疗中包含葸环类药物。儿童时期恶性肿瘤长期生存者人群规模逐渐扩大,生存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特别是与治疗相关的合并症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受到关注。根据随访资料,儿童恶性肿瘤生存者在诊断后30年内伴有慢性健康问题的占62.3%,严重威胁生命的问题占27.5%,长期生存者的死亡率较预期明显增加。在长期生存者中非肿瘤相关的病残或死亡首要病因是心血管相关的疾病。长期生存者与其同胞比较,发生心力衰竭风险增加15倍,发生冠状动脉病风险增加10倍,因心血管相关疾病死亡较一般人群增加8倍。心血管事件风险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仅次于二次恶性肿瘤。大量资料提示长期生存者的心血管事件与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有关。在提高儿童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积极防治与化疗相关的并发症是临床重要的课题。
陈树宝黄美容汤静燕
关键词:蒽环类药物儿童时期心脏毒性长期生存者心血管事件
室间隔缺损并发心脏畸形及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的介入治疗
2021年
目的研究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并发其他心脏畸形及先心术后VSD残余分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VSD并发其他先天性心脏病(CHD)同时介入治疗及复杂型CHD术后VSD残余分流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VSD并发其他CHD患儿中,房间隔缺损(ASD)3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5例。其中男21例,女41例,年龄36(23,180)月,体质量15(11,48)(kg);11例复杂型CHD术后出现VSD残余分流,男6例,女5例,最短外科术后时间为14 d,最长术后132月,中位外科术后时间56月,体质量18.2(11,50)kg。所有病例均完成VSD介入封堵,其中1例心尖部肌部多发VSD通过动脉端逆行释放封堵器,1例肌部VSD经过颈内静脉途径完成封堵。2例术后存在少许残余分流,无术后房室传导阻滞,无显著加重的房室瓣或主动脉瓣反流。结论儿童VSD并发其他心脏畸形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方式及操作程序需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
章旭刘廷亮高伟郭颖黄美容李奋付立军沈捷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的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对263例室间隔缺损的患儿进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出现心电图变化者进行分析。结果出现异常心电图变化有77例(心律失常57例),其中围手术期出现变化的有65例[交界性2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7例,CRBBB+交界速5例,CRBBB+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H)3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2例,CRBBB+早搏2例,CRBBB+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LAH 4例,电轴左偏19例;术后1个月出现变化4例(其中CRBBB3例,电轴左偏1例);术后3个月出现变化5例(其中交界性1例,CRBBB 3例,CLBBB 1例);术后6个月出现变化3例(其中交界性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对心脏电生理活动有较大影响,从而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术后近期、中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容忽视,术后长期密切随访观察必不可少。
朱敏周爱卿高伟余志庆李奋孙锟黄美容李筠杨建萍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心电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