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39 被引量:35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
  • 8篇结节
  • 8篇灌注
  • 7篇肿瘤
  • 7篇恶性
  • 6篇血管
  • 6篇病变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性病
  • 5篇良恶性
  • 5篇孤立性肺
  • 5篇孤立性肺结节
  • 5篇肺结节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4篇腺肿瘤
  • 4篇扩散
  • 4篇甲状腺
  • 4篇甲状腺肿

机构

  • 36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6篇刘伟
  • 27篇杨军
  • 24篇邵康为
  • 24篇朱才松
  • 10篇肖正光
  • 10篇袁立新
  • 7篇吕琦
  • 5篇诸瑛
  • 3篇张毅
  • 3篇闵庆华
  • 3篇翟渌澜
  • 3篇李崧
  • 2篇王小鹏
  • 2篇龚承友
  • 2篇徐明
  • 1篇金永红
  • 1篇陈向宇
  • 1篇徐志英
  • 1篇梁朝革
  • 1篇张向阳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上海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2007年全...
  • 1篇全国第6届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SCT鉴别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
2013年
目的比较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良恶性结节的MSCT特征,探讨MS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79个结节)CLT合并结节的MSCT表现,包括结节的大小、实质部分所占百分比、钙化、边缘、包膜、结节的强化方式及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81.82%(18/22)的恶性结节为完全实性,16例(16/57,28.07%)囊性为主的结节全部为良性结节(P均<0.05)。恶性结节钙化多于良性,多为细颗粒钙化,位于病灶内部(P均<0.05)。恶性结节边缘多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多均匀强化(P均<0.05)。良恶性结节在结节与结节外甲状腺组织平扫、动脉期及实质期CT值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有助于鉴别诊断CLT患者合并良恶性结节典型特征。
朱才松杨军杨静徐明邵康为刘伟王加临袁立新肖正光闵庆华张毅
关键词: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肿瘤
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动态灌注成像评估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CT动态扫描及灌注成像特点。资料与方法比较分析33例肝脏良恶性病变的CT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的类型。结果恶性肿瘤(n=25)与良性病变(n=8)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时间-密度曲线。良恶性病变的平均血流量(BF)分别为(408.8794±84.42)ml·min-1·ml-1和(766.621±55.304)ml·min-1·ml-1,恶性病变的血流量明显增高(P=0.0375)。良恶性病变的平均血容量(BV)分别为(23.4658±3.989)ml·min-1·ml-1和(56.7256±7.16)ml·min-1·ml-1,恶性病变的血容量明显增高(P=0.0029)。结论肝脏良恶性病变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时间-密度曲线的类型可帮助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
邵康为杨军刘伟朱才松袁立新诸瑛李崧
关键词:肝脏肿瘤灌注
钙化对CT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是颈部及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病变分为: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均可出现钙化,有关钙化区分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意义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但针对钙化分析病变的相关报道比较少。超声是目前甲状腺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其价格相对便宜,方法相对简单,但是存在主观因素影响 .
张毅刘伟杨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钙质沉着症X线计算机
32层容积CT灌注成像诊断胰腺癌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32层容积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18例胰腺癌患者行常规CT平扫后进行灌注扫描,描绘时间-密度曲线,并分析各项灌注参数。结果胰腺癌病灶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血容量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面通透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的TDC无明显特征性改变。结论容积CT灌注增强扫描可有效地显示胰腺癌病灶和相对正常胰腺组织,可作为胰腺CT检查的常规检查手段。
邵康为杨军刘伟朱才松袁立新诸瑛李崧
关键词:胰腺肿瘤灌注
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2006年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朱才松杨军吴月萍邵康为刘伟袁立新
关键词: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的MR诊断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9
2007年
目的评价 MRI 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5例 X 线平片未显示股骨和胫骨骨折但 MRI 显示有外伤性骨髓水肿的膝关节外伤患者,MR 检查时间为外伤后1~3 d,采用膝关节专用线圈,快速 SE(FSE)序列,T_1WI、T_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脂肪抑制,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斜矢状面扫描,层厚3 mm,层间距0.5 mm。根据骨髓水肿的分布,将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分成5类:轴向旋转性损伤、夹击损伤、仪表盘式损伤、过伸型损伤和髌骨外侧脱位。其中48例行关节镜检查。结果 145例中 MRI 显示轴向旋转性损伤43例,夹击损伤53例,仪表盘式损伤40例,过伸型损伤9例。骨髓水肿在 PDWI 或T_2WI 脂肪抑制序列上为片状地图样高信号,在 T_1WI上为低信号,边界不清。48例行关节镜检查,发现前交叉韧带撕裂11例,后交叉韧带撕裂13例,半月板撕裂22例,5例 MRI 诊断半月板撕裂而关节镜未能显示,MRI 诊断与关节镜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9.6%。结论 MRI 可以准确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部位和范围及膝关节附属结构的损伤,推断其受伤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应用。
刘伟杨军邵康为朱才松诸英翟渌澜
关键词:膝关节膝损伤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60例乳腺肿块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有手术和病理结果。分别对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和增强方式、信号-时间曲线类型进行分析。根据Chris...
刘伟
文献传递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塞演变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通过91例次各期脑梗塞病人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通过测定不同时期病灶最大层面梗死灶中心与受累白质束及对侧相应部位的ADC值、FA值、VRA值和相对值,了解不同时期、病灶不同部位的演变,探讨了磁共振扩散张量...
朱才松杨军邵康为刘伟袁立新
关键词:脑梗塞诊断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学
文献传递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塞演变诊断中的价值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在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MR技术,是唯一能在活体组织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
朱才松杨军邵康为刘伟袁立新
关键词:脑梗塞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影像诊断脑血管病MRI检查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99例直径2~4cm的孤立性肺结节的32层螺旋CT灌注表现,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的数值,并在时间-密度曲线的基础上,测量SPN增强净增值(NE)和达峰时间(TTP);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炎性BV值均明显高于良性(P<0.001,P<0.05),而恶性与炎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S值中,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1)。BF值中,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MTT值三者接近;但BF值、MTT值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恶性与炎性结节的TTP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NE值中,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良性、恶性及炎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朱才松杨军吕琦邵康为刘伟肖正光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灌注成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