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16 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烃源
  • 4篇地质
  • 4篇源岩
  • 4篇烃源岩
  • 3篇页岩
  • 3篇石油地质
  • 2篇地层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有机质
  • 2篇原油
  • 2篇原油裂解
  • 1篇等温吸附
  • 1篇地层孔隙
  • 1篇地层温度
  • 1篇东南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须家河组
  • 1篇压汞法
  • 1篇岩石

机构

  • 16篇中国石化石油...
  • 5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6篇王强
  • 7篇郑伦举
  • 6篇马中良
  • 5篇王强
  • 4篇李志明
  • 4篇秦建中
  • 3篇蒋启贵
  • 3篇王强
  • 2篇承秋泉
  • 2篇张渠
  • 2篇陶成
  • 2篇刘文汇
  • 2篇张志荣
  • 2篇腾格尔
  • 2篇范明
  • 2篇宋晓莹
  • 2篇陈红宇
  • 2篇何川
  • 1篇邱岐
  • 1篇俞凌杰

传媒

  • 1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分析仪器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烃类与非烃综合判识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被引量:1
2018年
在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中,如何有效识别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一直是一个难题。选取不同类型干酪根、不同性质原油开展半封闭—半开放体系的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及其产物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并对典型的干酪根、原油裂解气(田)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和比对。研究表明,干酪根热解气与原油裂解气中烷烃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组成显示相似的演化特征,Ln(C_2/C_3)值均呈早期近似水平和晚期近似垂向变化特征,在高过成熟阶段Ln(C_2/C_3)值与δ^(13)C_2-δ^(13)C_3差值具有快速增大的趋势,二者趋同性变化特征指示了生气母质的高温裂解过程,但这些指标不是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的判识标志,提出天然气中烷烃分子及同位素组成的有机组合是判断有机质(干酪根、原油)高温裂解气的可靠指标,却并不能直接识别干酪根热解气或原油裂解气;非烃组分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干酪根热解气以高含氮气(N_2)为主,原油裂解气往往高含硫化氢(H_2S),N_2、H_2S含量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可以与烷烃气同位素组成相结合有效区别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分析结果与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不同油气田的地质实际相吻合。天然气中烃类和非烃组成的综合分析为有效判断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强王强王杰王杰陶成腾格尔
关键词:干酪根原油裂解气烷烃
石油地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分析国内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石油地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在系统软件平台选型、实验室功能总结、标准化的石油地质分析检测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试图给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张隽张渠刘文汇秦建中王强承秋泉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石油地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泥页岩中可动油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针对泥页岩基质型页岩油有效开发面临的问题,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典型含油泥页岩样品为例,开展了地层温度下密闭压裂改造后一定负压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吞吐萃取可动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揭示:地层温度与一定负压下仅微量轻质组分(
王强李志明王强李志明曹婷婷钱门辉鲍云杰蒋启贵
关键词:地层温度泥页岩页岩油沙河街组
烃源岩有限空间热解生油气潜力定量评价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利用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仪,选用泌阳凹陷核三段未成熟深灰色泥岩,采用分温阶连续递进有限空间热压生烃模拟实验方法,获得了Ⅱ1干酪根在不同成熟时期的阶段与累计生油、生气与生烃产率。通过与开放体系的Rock-Eval热解生烃动力学对比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套在有限空间条件下烃源岩生油气潜力评价方法,提出了以下干酪根生烃潜力评价参数:①残留油潜量与指数;②干酪根生油潜量与指数;③干酪根生气潜量与指数;④干酪根总生烃潜量与指数;⑤最大生油温度与反射率、最大生气温度与反射率及最高生烃温度与反射率。借助这些生烃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干酪根在某个演化阶段生"油"、生"烃气"和生烃潜力,描述其生油气过程。
郑伦举马中良王强王强
关键词:烃源岩油气潜力
黔东南地区寒武系固体沥青的油源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黔东南地区三都—丹寨一带中上寒武统灰岩中广泛分布有固体沥青。文中运用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质谱及芳烃色质谱等技术,对这些固体沥青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和油源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黔东南地区寒武系固体沥青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扎拉沟组的黑色页岩。
王强张渠腾格尔张志荣秦建中
关键词:固体沥青烃源岩油源分析寒武系
微量氢气定量富集方法初探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天然气中的微量氢气同位素组成测试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微量氢气定量富集方法。该方法利用天然气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采用冷阱和真空技术,通过定量注入He的方法,将沸点较高的气体组分进行液化,实现微量氢气的相对富集,并通过计算加入的样品气体的量与注入系统的He的体积比计算氢气相对富集的倍数。根据该方法的要求,设计、加工了相关设备,并利用实验室内标H2与CH4配制了低氢气含量的混合气体。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成功对微量氢气实现相对富集,处理后氢气同位素组成测试值的误差约为±5‰,可能为该方法的系统误差,但尚需确认;测试结果相对稳定。
孟庆强陶成朱东亚金之钧王强郑伦举
关键词:前处理同位素氢气天然气
典型Ⅱ_2-Ⅲ过渡型褐煤生烃气模式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索煤生烃气模式,以典型Ⅱ_2-Ⅲ过渡型褐煤为例,利用自研的DK-Ⅱ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仪,开展了有限空间体系内、不同温压力作用下、经历阶段性封闭和开放的情况下的成烃气模拟实验,揭示了典型Ⅱ_2-Ⅲ过渡型褐煤的呈现3阶段生烃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生油窗早期(R_o≤0.82%)为生油伴生烃气阶段,烃气产率显著低于生油产率,阶段累计烃气产率23.69kg/tc,Ro为0.50%时烃气仅由CH_4,C_2H_6组成,Ro为0.60%~0.82%时由CH_4,C_2H_6,C_3H_8,iC_4H_(10),nC_4H_(10),iC_5H_(12)和nC_5H_(12)组成;生油窗中晚期(0.82%
李志明王强申宝剑王强申宝剑
关键词:褐煤
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等温吸附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22年
目前在四川盆地已实现深层页岩气的勘探突破,然而对深层页岩吸附性能及页岩气赋存状态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此,开展了川东南涪陵、丁山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典型页岩样品近地质条件下的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页岩绝对吸附量与过剩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必须将过剩吸附量校正为绝对吸附量后来评价深层页岩的真实吸附能力。校正后的页岩绝对吸附量随压力的增大呈现"快速上升"、"缓慢上升"和"平稳上升"3个阶段,涪陵及丁山地区深层页岩在110℃、70 MPa条件下绝对吸附量仍可达2.0 m^(3)/t以上,结合深层页岩吸附、游离气比例,深层页岩总含气量可达4.0 m^(3)/t以上,表明深层页岩在高温高压下仍可能具有较好的含气性。深层页岩吸附能力评价可为页岩含气量研究、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深层与中浅层页岩游离、吸附气比例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勘探、开采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页岩气的产能及产气周期。
王强穆亚蓬陈显宋振响马中良邱岐
关键词:等温吸附龙马溪组下志留统川东南
不同性质原油保存能力评价实验及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深层原油保存能力的评价制约着原油勘探的深度下限。为了评价不同性质原油保存能力,以不同性质原油与灰岩介质为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参照基础理论,提出了原油保存指数概念,并以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桥梁,对原油保存能力进行评价。原油保存能力主要受热演化程度控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VRo<1.2%,VRo=1.2%~2.0%和VRo>2.0%的缓慢裂解、快速裂解和极限裂解阶段保存指数分别降低0.230,0.324和0.350。原油组成的差异决定不同性质原油具有不同的保存能力。轻质油早期保存能力较强,进入裂解门限后,保存能力迅速降低;重质油因较多的杂原子和侧链,致使保存能力呈现早期弱、晚期强的特点,但保存下来多是固体沥青等大分子缩聚物。根据热模拟实验结果预测了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深层液态烃的保存下限,满西地区奥陶系原油勘探下限深度为8200m。
王强王强王强郑伦举庄新兵马中良
关键词:热模拟原油裂解
盖层全孔隙结构测定方法被引量:14
2006年
目前测定岩石孔隙结构的方法有压汞法、气体吸附法等,但压汞法测不到岩石中最小的孔隙,气体吸附法测不到岩石中较大的孔隙,测定结果均不能得到完整的岩石全孔隙结构。将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2种测定结果换算相衔接可得到完整的盖层全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图及其毛细管压力曲线,结合全驱岩样饱和水模拟实验即可直接测定岩样突破压力。研究结果表明,泥岩、灰岩、白云岩、粉砂质泥岩等的突破饱和度在19%~37%之间,平均26%,而细砂岩、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等的突破饱和度在41%~49%,平均44%。根据岩样的岩性,结合其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孔径分布图选择合适的饱和度值,该饱和度值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可以近似地看作该岩样在地层条件下的突破压力。
承秋泉陈红宇范明王强陈伟钧
关键词:孔径分布压汞法气体吸附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