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正丁酸封端的超支化聚酯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正丁酸为柔性链封端的超支化聚酯树脂(flexible chain blocking hyperbranched polyester,FCBHBP),并用其改性环氧酸酐树脂,结果表明,FCBHBP对环氧树脂具有增韧、降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作用。通过核磁谱图(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表征FCBHBP分子的超支化结构;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发现FCBHBP对环氧酸酐固化物有明显的增韧作用,当FCBHBP用量为环氧树脂的20%(质量分数)时,改性的环氧酸酐固化物的冲击和弯曲强度分别为未改性环氧酸酐固化物的160%和117%;通过介电性能测试发现,FCBHBP可以利用自由体积降低环氧树脂介电常数,同时可以利用柔性链与环氧树脂中极性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在一定频率内降低介电损耗。
- 王芳刘立柱张笑瑞翁凌胡光凯
- 关键词:环氧树脂增韧介电性能
- 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耐局部放电特性被引量:1
- 2004年
- 通过正硅酸乙酯及异丙醇铝在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了具有一定SiO2和Al2O3质量分数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并且分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进行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表明,所制得的复合薄膜中有机相和无机相形成了很好的纳米复合体系,经电晕试验研究发现该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特性,该复合结构对开发新型工程电介质材料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王坤张维国张晶波王芳范勇雷清泉
- 关键词:局部放电溶胶凝胶傅里叶变换电介质材料
- 无机组分对聚酰亚胺杂化薄膜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初步探讨了聚酰亚胺薄膜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学行为,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薄膜,并对薄膜进行浸水24h处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制备的薄膜进行表面形貌表征,讨论了无机组分SiO2和水对薄膜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组分的引入及两相间的界面形态将对杂化薄膜的电学性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偶联剂的引入使得两相间产生紧密的微相结合,并对电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张明艳王芳金镇镐衷敬和曾恕金范勇雷清泉
- 关键词:杂化聚酰亚胺电性能无机溶胶一凝胶
- 无机杂化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结构和介电性能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含不同原子数比A l和Si的杂化聚酰亚胺薄膜.分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无机组分的组成对薄膜介电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机组分中A l的质量分数变化和掺杂前A l和Si溶胶中适当的A l和Si的连接结构,对无机相在聚酰亚胺基体中的分散性和其粒子尺寸的均化程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无机组分的组成对薄膜的介电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 张晶波王芳汪佛池张德忠范勇
- 关键词:聚酰亚胺溶胶凝胶
- 聚酰亚胺/氧化硅/氧化铝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通过正硅酸乙酯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异丙醇铝在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具有一定SiO2和Al2O3质量百分含量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并且分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薄膜进行界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分析。并讨论了无机组分对薄膜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中的无机组分的分散性良好,与聚酰亚胺基体形成了很好的纳米复合体系,经试验研究证明了无机组分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薄膜的耐局部放电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 张晶波范勇衷敬和王芳
- 关键词:聚酰亚胺薄膜氧化铝溶胶凝胶
- 水溶性硅钢片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硅钢片漆是在硅钢片表面起到绝缘保护作用的覆盖漆,其性能优劣对硅钢片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电机的质量和寿命。综述了近几年水溶性硅钢片漆的发展情况,对水溶性无机硅钢片漆、有机及半无机硅钢片漆的制备方法、常用基体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展望了水溶性硅钢片漆未来的发展方向。
- 刘立柱张笑瑞王芳
- 关键词:硅钢片漆水溶性
- NaOH溶液对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 2016年
- 通过自金属化法制备聚酰亚胺/银(PI/Ag)复合薄膜。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聚酰亚胺(PI)薄膜表面进行化学刻蚀,将蚀刻后的PI薄膜浸入硝酸银(AgNO_3)溶液中使银离子与钠离子发生离子置换,在PI薄膜表面形成含有Ag+的复合层。将附有Ag+的PI薄膜重新热亚胺化使Ag+还原成Ag单质,最终形成PI/Ag复合薄膜。分析了不同NaOH溶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复合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热失重性能及紫外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PI薄膜表面覆盖一层均匀且致密的Ag膜。当NaOH溶液浓度为2.5mol/L,处理时间为2 h,AgNO_3溶液浓度为0.04 mol/L,处理时间为30 min时,PI/Ag复合薄膜的Ag粒子分布连续且均匀;PI/Ag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与纯PI膜相近。
- 王芳翁凌闫利文刘立柱
- 关键词:聚酰亚胺银离子交换
- 无机纳米掺杂对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和介电性能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选取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乙酯及异丙醇铝在聚酰胺酸的 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SiO2和Al2O3质量分数不同的聚酰亚胺杂 化薄膜.并且分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介电谱对两种(原始的和 掺杂的)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热性能和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 王芳张晶波谢华赵斯梅范勇
- 关键词:聚酰亚胺溶胶-凝胶无机纳米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