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31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土壤
  • 3篇黄土
  • 3篇黄土塬
  • 3篇黄土塬区
  • 2篇蒸散
  • 2篇土壤肥力
  • 2篇肥力
  • 1篇冬小麦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应用
  • 1篇遥感影像
  • 1篇遥感影像分类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影像分类
  • 1篇有机质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蒸腾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张静
  • 5篇王力
  • 4篇常庆瑞
  • 2篇齐雁冰
  • 2篇张林森
  • 2篇张静
  • 1篇廖允成
  • 1篇魏欣
  • 1篇温晓霞
  • 1篇王延平
  • 1篇张青峰
  • 1篇刘阳
  • 1篇刘梦云
  • 1篇张翔
  • 1篇韩雪
  • 1篇陶文芳
  • 1篇田龙
  • 1篇陈建平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oogle Earth的GIS专题制图技术研究与应用——以陕西省土壤分类信息系统开发为例被引量:17
2008年
以陕西省土壤分类信息系统中的土类数据制图为例,分析了基于Google Earth(GE)的专题地图的制图原理与技术,提出了一套基于GE的一般地理专题图的制图技术流程,并讨论了其关键技术。指出了GE制图工具目前存在的两个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介绍了陕西省土壤分类信息系统中GE制图结果和应用方案。
陈建平常庆瑞陶文芳张静
关键词:GOOGLEEARTHGIS土壤制图
黄土旱塬主要农林用地土壤水文特征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农林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明确主要农林用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干化现状,利用CNC503B(DR)中子仪,于2014年4—10月,对长武塬区19龄果园、9龄果园、玉米地及小麦地0~600 cm的土壤水分进行长期监测,并利用土钻法进行校准。结果表明:1)0~600 cm土壤贮水量表现为9龄果园〉玉米地〉小麦地〉19龄果园,均值分别为186.5、183.6、158.6和132.8 cm,除9龄果园与玉米地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外,其他农林用地土壤贮水量两两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2)4块样地浅层(0~200 cm)土壤含水量波动程度为中等变异(10%600 cm;4)19龄苹果园土壤干化最严重,0~200 cm土壤干化程度呈季节性变化,200~250和250~320 cm土层分别为严重干燥化与强烈干燥化,320~600 cm呈极度干燥化,形成永久性土壤干层;其次为小麦地,0~100 cm产生临时性干层,250~300 cm发生强烈干燥化;玉米地与9龄果园干化程度较轻,在水分补给不足情况下,只在土壤浅层产生临时性土壤干层。长武塬区农业结构由大田作物转向苹果经济林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但是,随着苹果林达到盛果后期,土壤贮水量亏缺,土壤干化严重,苹果经济林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作用等都将受到限制,需要采取合理用水措施及调整林分密度等科学方式,完成长武塬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王石言王力张静张林森
关键词:黄土塬区土壤含水量土壤干层
黄土塬区农田蒸散的变化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13
2016年
蒸散是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田生态系统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为探究黄土塬区农田蒸散的日动态变化规律,运用涡度相关法、土壤水分及常规微气象观测系统等,于2013年作物生长季(4—10月)对试验区农田作物(冬小麦、春玉米)蒸散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对蒸散的影响较为显著,降水过后的日蒸散量较降水前会有所增加;农田0~100 cm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较大,土壤水分变化剧烈,作物根系的集中分布范围在0~80 cm之间,因此0~100 cm土壤水分主要参与蒸散过程;晴天蒸散的累积量大于阴天,晴天和阴天的日均蒸散量分别为4.5、3.8 mm d-1,相差0.7 mm d-1。阴天蒸散开始的时间较晴天晚,阴天条件下的蒸散更易受到气象因子的扰动;不同天气条件下净辐射均为蒸散的主要影响因子,蒸散速率与净辐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时间上滞后于净辐射;在不同的土壤水分环境条件下,蒸散的过程和强度差异较大,水分胁迫条件下,全天蒸散量水平较低,"蒸散高地"的持续时间较长;而水分相对充足时,全天蒸散水平较高,"蒸散高地"持续时间较短,维持较高的蒸散速率的时间较长。
张静张静王力韩雪
关键词:农田能量平衡涡度相关法蒸散
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程度土壤评判指标的确定被引量:1
2006年
以陕北农牧交错带的荒漠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了荒漠化程度的土壤评判指标。结果表明,评判土地荒漠化程度时,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应选择0.25~0.05mm砂粒含量,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应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并运用这两个指标建立了荒漠化程度土壤评判指标体系,即通过荒漠化土壤表层0~20cm上述两个指标的量值来评判荒漠化程度。
齐雁冰常庆瑞刘梦云张静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高寒地区人工植被恢复对风沙土区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通过对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人工植被恢复不同土壤发育阶段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对荒漠化土壤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随着流动沙丘被固定,机械组成中砂粒逐渐降低,粘粒和粉粒逐渐含量逐渐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CEC逐渐提高,土壤pH值变化不大,碳酸钙只是在表层升高。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恢复到正常土壤需要的时间相当长,因此人们应减少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
齐雁冰常庆瑞魏欣张静
关键词:高寒地区人工植被荒漠化土壤土壤理化性状
渭北黄土高原不同林型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研究了渭北黄土高原侧柏、刺槐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后能增强土壤腐殖化作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发育,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及碱解氮、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提高有很大帮助。不同林型植被,土壤的腐殖化作用有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各营养元素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不同,除全钾、速效磷以外,表现为刺槐侧柏混交林>刺槐>侧柏>荒地。固氮树种与非固氮树种混交栽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提高较纯林栽植效果显著。因此在退耕还林时,避免营造单一树种纯林,应该以固氮树种为主,合理搭配非固氮树种,混交栽植。
张静常庆瑞
关键词:人工纯林混交林土壤肥力培肥效应
黄土塬区苹果园蒸散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不同林龄苹果林蒸腾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蒸腾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研究蒸腾量、降水量、土壤储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林龄苹果林蒸腾占蒸散的比例,为果树生长重要时期提出减少土壤蒸发、控制果树蒸腾和提高果树水分利用效率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选取10龄和20龄苹果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热扩散探针法对2015年苹果树生长季日、月尺度下苹果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用位于距样地50 m处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连续监测获取气象数据,同时进行土壤水分含量以及土壤蒸发量的测定。【结果】1)日尺度下,苹果林蒸腾与空气温度和水汽压差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当VPD>1 kPa时,2个林龄的苹果林日蒸腾量均有所下降;月尺度下,与蒸腾相关的环境因子仍为空气温度和水汽压差。2)在月尺度下,按土壤储存与消耗的水量可以将试验期分为3个时期:土壤水分迅速耗水期(5—7月)、土壤水分平稳期(8月)、土壤水分缓慢消耗期(9—10月)。10龄苹果林蒸腾耗水主要集中在0~300 cm土层,而20龄苹果林蒸腾所需水分来源于0~600 cm土层,在极度缺水的7月份,300~600 cm土层的贡献更多。3)20龄苹果林Tr/ET为29.25%~67.51%,10龄苹果林Tr/ET为36.44%~62.06%,2个林龄的Tr/ET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20龄苹果林Tr/ET在8月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而10龄苹果林经过1个缓慢下降的过渡期后,从9月份开始急剧下降。【结论】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进入蒸腾量与环境因子回归方程的环境因子个数减少且水汽压差在日、月尺度下均为不同林龄苹果林蒸腾的主导因子。10龄苹果林蒸腾耗水主要集中在0~300 cm土层,而20龄苹果林蒸腾所需水分来源于0~600 cm土层,在极度缺水的7月份,300~600 cm土层的贡献更多。8月下旬之后,应对20龄苹果林采�
张静张静
关键词:蒸腾影响因素
西北旱区遥感影像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法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较大范围、不同时相、不同气候和地貌类型的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标准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法。此方法改进了陕西延安、甘肃嘉峪关和青海果洛的遥感影像分类,有效地解决了最大似然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缺陷造成的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分类结果表明:与最大似然法和BP神经网络法相比,结合标准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法的分类总精度最高(97.75%),Kappa系数为0.9691。该方法可为西北旱区遥感影像解译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方法支撑。
张静张翔田龙张青峰
关键词:遥感应用西北旱区支持向量机遥感影像分类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2
2010年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接茬麦田土壤碳、氮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缓解土壤氮流失,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固持和供给效果,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提高土壤供肥水平。从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的效应对比与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在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施N 138 kg/hm2,玉米秸秆还田量9000 kg/hm2,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可使接茬冬小麦显著增产7.47%。
张静温晓霞廖允成刘阳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肥力小麦产量
土地利用影响下土壤剖面水分损失和土壤干燥化
在陕西长武,农田已经逐渐由农地转变为苹果园。然而,随着苹果树年龄的增长,土壤蓄水量将会严重亏缺。为了给黄土高原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对2014年1-10月19年生苹果园,9年生苹果园,玉米地和麦地剖面不同层...
张静王力
关键词:土壤干燥化林业农业黄土高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