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C134)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福年张佃良姜丹丹刘香娟王新刚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大学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凋亡
  • 3篇P53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细胞
  • 2篇癌细胞
  • 2篇C-MYC
  • 2篇C-MYC基...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型
  • 1篇增殖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型

机构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青岛大学
  • 2篇菏泽市立医院

作者

  • 5篇李福年
  • 3篇张佃良
  • 3篇姜丹丹
  • 2篇刘相萍
  • 2篇王新刚
  • 2篇刘香娟
  • 1篇孟春晖
  • 1篇王宇
  • 1篇陈亚琳
  • 1篇任红
  • 1篇刘世海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p53依赖通路c-myc基因对p14^ARF基因的调控及细胞凋亡的诱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非p53依赖通路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基因对p14^ARF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凋亡的诱导功能。方法分别用携带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p53缺失型乳腺癌HCC1937细胞并得到二者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未感染组及感染不携带c-myc基因的慢病毒细胞作空白对照和感染对照,采用反转录(RT)-PCR、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及p14^ARF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MTT、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基因过表达乳腺癌HCC1937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印迹均显示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c-myc基因mRNA和蛋白过表达,突变型与野生型组c-myc蛋白[c-myc/β-肌动蛋白(actin)]表达量分别为0.560±0.010、0.651±0.010,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组p14^ARF蛋白(p14^ARF/β-actin)表达量为0.382±0.013,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突变型组p14^ARF蛋白(p14^ARF/β-actin)表达量为0.154±0.011,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突变型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组(P〈0.05),突变型组与两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野生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突变型组与两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为3.8%±0.5%,感染对照组为3.8%±0.4%,突变型组为3.2%±0.4%,野生型组为7.1%±0.7%)(均P〈0.05)。结论非p53依赖性通路中,野生型c-myc基因过表达能明显上调p14^ARF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其促进增殖功能与诱导凋亡功能保持平衡,而突变后此作用丧失,致瘤性增加。
刘香娟李福年姜丹丹王新刚刘相萍张佃良孟春晖
关键词:基因MYC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裂细胞凋亡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细胞HCC1937中p21^wafl抗凋亡机制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细胞HCC1937中p21^wafl抗凋亡机制。方法采用RNAi技术干扰HCC1937乳腺癌细胞中p21^wafl基因表达,以未做处理的HCC1937为对照1组,感染空白载体慢病毒的HCC1937为对照2组,感染p21^wafl-shRNA慢病毒HCC1937为实验组。RT-PCR、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p21^wafl、bim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p21^wafl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60±0.004、0.293±0.006,对照1组分别为0.879±0.028、0.483±0.071,对照2组分别为0.870±0.025、0.469±0.047,与两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21^wafl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实验组bim基因mRNA及蛋白为0.420±0.013、0.355±0.007,对照1组分别为0.258±0.005、0.142±0.012,对照2组分别为0.259±0.002、0.147±0.013,与两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m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高,均P〈0.001。实验组细胞凋亡系数为0.279±0.012,对照1组为0.145±0.008,对照组2为0.148±0.012,均P〈0.001。结论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细胞HCC1937中,p21^wafl可通过抑制bim表达,发挥其抗线粒体凋亡功能。
陈亚琳姜丹丹刘相萍王新刚李福年
关键词:乳腺肿瘤P21
c-myc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构建携带c—myc基因野生型及T58A突变型的慢病毒载体。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c—myc野生型及T58A突变型基因,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后,转染293FT包装细胞,产生相应慢病毒,测定其滴度。结果PCR和测序证实,构建分别携带c—myc野生型及T58A突变型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包装慢病毒,病毒滴度测定结果分别为6.10×10^7、5.65×10^7TU/ml。结论成功构建含有c—myc野生型及T58A突变型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包装出具高效感染力的慢病毒颗粒。
孟春晖李福年张佃良
关键词:C-MYC基因慢病毒GATEWAY技术
非p53依赖途径c-myc对乳腺癌细胞p21Cipl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非P53依赖途径突变型(T58A)与野生型c-myc(WT)对乳腺癌细胞P21cip1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携带c-myc T58A与WT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感染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细胞感染率为85% ),未感染者及仅感染慢病毒者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感染对照组),感染c-myc T58A及WT者为实验组C、D组。慢病毒P21cipl/SiRNA载体感染以上各组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前后各组c-myc、P21c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A、B组比较,C组和D组c-myc过表达(P 〈0. 001)。感染前,C组P21CipI含量显著高于A、B、D组(P 〈 0. 001),D组P21Cipl含量最低(p〈0.01),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A、B、D组,D组凋亡率最高,凋亡率:A组为(5.5 ±0.5)%、B 组为(5. 8 ±0.3)%、C 组为(2. 8 ±0.3)%、D 组为(9. 8 ±0.8)% (P 〈0.01);感染后,各自组内凋亡率较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非P53依赖途径中,野生型c-myc可通过下调P21eipl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突变后(T58A)此功能减弱,诱导细胞凋亡能力降低。
任红李福年王宇张佃良
关键词:乳腺癌C-MYC脱噬作用
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在非p53依赖性通路中对Bim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基因在非p53依赖性通路中对Bim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凋亡的诱导功能。方法分别用携带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基因慢病毒载体感染p53缺失型乳癌HCC1937细胞,并得到二者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以未感染组及感染不携带c-myc基因的慢病毒细胞做空白对照和感染对照,RT-PCR检测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及Bim基因mRNA表达,MTT、TUNEL检测突变型与野生型c-myc基因过表达乳癌HCC1937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c-myc基因mRNA过表达,野生型组Bim基因mRNA表达量与突变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5.191、157.974,P<0.05)。突变型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组(F=769.64,P<0.05)。突变型组与两对照组细胞凋亡率较低,三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野生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突变型组与两对照组(F=61.57,P<0.05)。结论非p53依赖性通路中,野生型c-myc基因过表达能明显上调Bim基因表达,通过Bim诱导细胞凋亡,而突变后此作用丧失,致瘤性增高。
刘香娟李福年孟春晖姜丹丹刘世海
关键词: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