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品数:2,212 被引量:11,604H指数:35
相关作者:朱文学康怀彬王萍任广跃刘建学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87篇期刊文章
  • 19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425篇农业科学
  • 190篇医药卫生
  • 162篇生物学
  • 149篇文化科学
  • 137篇化学工程
  • 99篇理学
  • 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经济管理
  • 16篇机械工程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电子电信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87篇食品
  • 130篇活性
  • 121篇教学
  • 119篇抗氧化
  • 118篇发酵
  • 91篇蛋白
  • 78篇响应面
  • 71篇课程
  • 67篇杆菌
  • 64篇黄酮
  • 57篇抗氧化活性
  • 57篇光谱
  • 57篇红外
  • 54篇冷冻
  • 53篇冻干
  • 53篇免疫
  • 50篇冷冻干燥
  • 49篇基因
  • 47篇细胞
  • 43篇色谱

机构

  • 2,177篇河南科技大学
  • 72篇河南省农业科...
  • 58篇江苏大学
  • 30篇国家粮食局科...
  • 30篇东北农业大学
  • 29篇西北农林科技...
  • 28篇洛阳师范学院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1篇江南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石河子大学
  • 19篇江苏省农产品...
  • 18篇河南农业大学
  • 1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7篇华中农业大学
  • 15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西南大学
  • 1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0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93篇朱文学
  • 188篇康怀彬
  • 187篇任广跃
  • 149篇刘建学
  • 146篇段续
  • 125篇罗磊
  • 121篇刘丽莉
  • 116篇侯玉泽
  • 111篇罗登林
  • 109篇刘云宏
  • 96篇张仲欣
  • 93篇徐宝成
  • 86篇任国艳
  • 82篇郭金英
  • 79篇李欣
  • 73篇王耀
  • 69篇于慧春
  • 69篇李佩艳
  • 68篇殷勇
  • 67篇张敏

传媒

  • 253篇食品科学
  • 125篇食品与机械
  • 83篇食品与发酵工...
  • 76篇食品研究与开...
  • 68篇农产品加工
  • 64篇农产品加工(...
  • 62篇食品科技
  • 59篇食品工业科技
  • 51篇河南科技大学...
  • 50篇农业机械学报
  • 45篇中国粮油学报
  • 38篇安徽农业科学
  • 27篇农业工程学报
  • 27篇河南农业科学
  • 26篇肉类工业
  • 25篇食品工业
  • 23篇中国食品学报
  • 22篇核农学报
  • 2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9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8篇2024
  • 111篇2023
  • 114篇2022
  • 115篇2021
  • 121篇2020
  • 122篇2019
  • 106篇2018
  • 104篇2017
  • 99篇2016
  • 95篇2015
  • 105篇2014
  • 117篇2013
  • 99篇2012
  • 98篇2011
  • 104篇2010
  • 149篇2009
  • 130篇2008
  • 107篇2007
  • 95篇2006
  • 96篇2005
2,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氮量和氮肥后施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后施对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升高,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POD、CAT、SOD活性和玉米产量呈升高趋势,MDA含量呈降低趋势。同时,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氮肥后施处理玉米穗位叶MDA含量明显降低,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也显著提高,增产幅度达15.0%。氮肥后施可以延缓夏玉米叶片衰老进程,显著提高产量。
李佩艳尹飞王俊忠付国占
关键词:施氮量玉米叶片衰老
香菜多糖的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2024年
本研究以香菜为原料,探究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通过测定香菜多糖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检测香菜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其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香菜多糖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总还原能力以及对自由基清除率提高,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1.32%和70.76%,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此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当香菜多糖浓度为6 mg/mL时,其对这两种酶抑制率分别可达49.01%和64.76%,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因此,香菜多糖可作为一种新的天然抗氧化剂和降糖物质,这将为香菜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王萍郭金英郭金英任国艳
关键词:香菜多糖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
生物学专业《免疫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3年
探讨免疫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方法:以生物制药专业2019级和202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块,完善教学资源,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各项成绩可以看出,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明显,学生对模块式教学比较认可,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后主动复习,作业完成概率大幅度提高。结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教学模块的调整比按部就班的单一的线下讲授效果更好,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更高的成就感。
牛明福龚明贵陈秀金孙晓菲秦翠丽
关键词:生物学免疫学教学模式
反刍动物源和工业源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对心脏代谢风险标志物的影响
2023年
反式脂肪酸(TFA)主要来源于氢化植物油和反刍动物(瘤胃中通过生物氢化途径合成)源食品。人类膳食中总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危害因子的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紧密相关。但有关工业源反式脂肪酸(iTFA)与反刍动物源反式脂肪酸(rTFA)对心血管代谢疾病危害因子影响的差异仍存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查阅国内外有关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代谢疾病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综合考虑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以及食物营养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工业源和反刍动物源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对成人心血管代谢疾病危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来源的反式脂肪酸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风险因子,反刍动物源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代谢风险的影响要高于工业源反式脂肪酸,并且对女性的影响要高于对男性的影响。此外,引起风险的大小除了与TFA来源有关外,还与性别、摄入量以及膳食结构存在紧密的关系。建议加大对不同人群、不同膳食模型条件下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的研究,为指导并制定我国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允许安全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
赵晶晶陈晓冬徐宝成刘茜茜丁玥
关键词:膳食脂肪反式脂肪酸
6-氯苯并噁唑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基因的克隆及其代谢途径研究
董维亮侯颖王飞李周坤黄彦崔中利
关键词:苯并噁唑
三槽型批式制取强酸性水设备的结构及参数被引量:3
2005年
为克服二槽型强酸性水制取设备的缺点,探讨并设计了三槽型强酸性水制取设备的结构和方法,工作原理、单元材料的选择等问题。利用本研究制作的三槽型批式强酸性水制取设备制取强酸性水的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距离为10cm、电压32V、盐水浓度5.32%时,设备生产强酸水的电流效率最高。
洪妍董铁有朱娜
关键词:膜电解
食品工艺学A课程思政教学探析与实践
2022年
食品工艺学A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食品加工工艺的一门科学,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应用型食品专业创新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监测机构等单位,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食品安全责任的教育。本文以食品工艺学A课程为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通过把国家食品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贯穿其中,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成为合格的食品专业人才。
刘丽莉于影杨协力罗磊贺家亮肖枫程伟伟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道德
食品专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
2014年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既是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文结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情况,阐述了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食品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对策措施。
陈俊亮段续任广跃康怀彬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食品专业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被引量:3
2008年
建立了连翘中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连翘苷回收率达到100.6%,该法可作为连翘的控制指标。同时对5个产地的连翘中连翘苷含量进行了对比,发现不同产地连翘苷的含量差别较大。
张晓慧刘建学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翘连翘苷
基于低场核磁的马铃薯切片干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29
2018年
为研究马铃薯切片热泵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迁移规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峰面积A2x的变化,建立水分变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热泵干燥过程中,提高热风温度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加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以及自由水的迁移。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先于不易流动水发生变化,自由水含量在前90 min基本保持不变,之后迅速下降,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自由水被脱除后,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依次达到最大值,随着干燥进行不易流动水逐渐被脱除,随后结合水开始被脱除至干燥结束。马铃薯切片热泵干燥过程属于内部扩散控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范围为5. 228×10-8~1. 434×10-7m2/s,建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 98,可用于预测马铃薯切片干燥过程中不同状态的水分迁移规律。
朱文学尤泰斐白喜婷白喜婷侯亚玲
关键词:马铃薯水分迁移低场核磁共振数学模型
共2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