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品数:2,734 被引量:13,333H指数:39
相关作者:马海乐董英赵杰文欧阳臻邹小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76篇期刊文章
  • 53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379篇农业科学
  • 297篇理学
  • 230篇医药卫生
  • 203篇化学工程
  • 152篇生物学
  • 122篇文化科学
  • 10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机械工程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电子电信
  • 15篇经济管理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1篇发酵
  • 204篇光谱
  • 193篇活性
  • 185篇红外
  • 184篇抗氧化
  • 173篇食品
  • 141篇近红外
  • 138篇红外光
  • 138篇红外光谱
  • 124篇近红外光
  • 124篇近红外光谱
  • 117篇蛋白
  • 106篇教学
  • 105篇酶解
  • 103篇色谱
  • 92篇超声波
  • 87篇乳酸
  • 80篇多糖
  • 79篇乳酸菌
  • 77篇抗氧化活性

机构

  • 2,710篇江苏大学
  • 99篇江苏省农业科...
  • 72篇江苏省农产品...
  • 51篇河南科技大学
  • 40篇江西农业大学
  • 37篇江南大学
  • 33篇江苏科技大学
  • 28篇中国海洋大学
  • 25篇九江学院
  • 25篇德兴市百勤异...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8篇中国农业机械...
  • 17篇江苏农牧科技...
  • 17篇天津科技大学
  • 17篇江苏大学京江...
  • 16篇大连工业大学
  • 16篇江苏农林职业...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96篇马海乐
  • 264篇董英
  • 165篇邹小波
  • 156篇赵杰文
  • 106篇石吉勇
  • 101篇高瑞昌
  • 100篇何荣海
  • 99篇陈斌
  • 92篇蔡健荣
  • 89篇姜松
  • 89篇王振斌
  • 89篇崔凤杰
  • 87篇肖香
  • 82篇陈全胜
  • 77篇徐斌
  • 74篇张红印
  • 73篇段玉清
  • 70篇黄达明
  • 69篇张志才
  • 62篇马永昆

传媒

  • 199篇食品工业科技
  • 191篇食品科学
  • 105篇中国食品学报
  • 91篇现代食品科技
  • 88篇农业机械学报
  • 68篇中国粮油学报
  • 66篇农业工程学报
  • 64篇江苏农业科学
  • 59篇食品科技
  • 57篇食品与发酵工...
  • 52篇江苏大学学报...
  • 48篇安徽农业科学
  • 47篇食品研究与开...
  • 45篇食品工业
  • 45篇光谱学与光谱...
  • 39篇农产品加工
  • 37篇食品与机械
  • 32篇中国酿造
  • 32篇食品安全质量...
  • 3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篇2024
  • 105篇2023
  • 141篇2022
  • 105篇2021
  • 108篇2020
  • 140篇2019
  • 167篇2018
  • 213篇2017
  • 218篇2016
  • 243篇2015
  • 146篇2014
  • 176篇2013
  • 164篇2012
  • 159篇2011
  • 167篇2010
  • 193篇2009
  • 130篇2008
  • 94篇2007
  • 38篇2006
  • 2篇2003
2,7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滤技术分离双低油菜ACE抑制肽及其性能研究
采用截留分子量分别为5kDa和3kDa的超滤膜对双低油菜ACE抑制肽进行初步分离,确立了超滤的条件并测定了超滤前后ACE抑制肽的活性。结果表明,截留分子质量为5kDa和3kDa的超滤膜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双低油菜ACE抑制肽...
田万敏马海乐贾俊强刘斌
关键词:ACE抑制肽超滤IC50
文献传递
亚临界水萃取马兰挥发油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以马兰挥发油提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亚临界水萃取马兰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优选出马兰挥发油的亚临界水萃取工艺参数,并对马兰挥发油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提取压力为5.0 MPa、提取温度160℃、水料比20∶1(mL/g)、提取时间30 min时,马兰挥发油提取得率达0.50%,与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醚索氏提取法(挥发油提取得率分别为0.34%,0.23%)相比,亚临界水萃取马兰挥发油从时间和提取率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马兰挥发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张灿张海晖段玉清武妍张瑞
关键词:亚临界水马兰挥发油抑菌
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豆粕的条件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豆粕为原料,米曲霉、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发酵豆粕,通过酸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评价发酵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接种顺序、接种比例、接种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酸溶性蛋白含量影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接种量10%、含水量60%、发酵温度32℃。在最佳条件下发酵豆粕酸溶性蛋白的含量为20.73%。
黄达明张雪管国强宋庆春李倩
关键词:发酵豆粕混菌酸溶性蛋白响应面
控制葡萄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有毒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在葡萄及其制品中经常被检出。本文综述了控制葡萄及其制品中OTA的主要措施,包括抑制OTA产生菌的生长及其产毒和去除已产生的OTA两方面。葡萄中的致病菌主要是青霉和曲霉,而炭黑曲霉是其中最主要OTA产生菌,通过模拟葡萄生长及葡萄制品的生产过程,发现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是影响OTA产生菌的生长及其产毒的重要因素。去除OTA的方法概括的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其中生物降解OTA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王峻峻张红印王海英杨其亚李超兰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葡萄污染生物降解
海参体壁组织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建立了改进的海参体壁组织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制样方法。SEM样品采用戊二醛固定、乙醇梯度脱水、CO2临界点干燥等处理,与直接冷冻干燥制样法相比,可以最大限度上避免因前处理导致的海参组织变化并消除表面张力的影响;TEM样品采用了先用盐酸胍预处理和人造海水(artificial sea water,ASW)平衡后再进行样品固定的方法,与对样品直接固定的常规方法相比,更有利于保持海参体壁胶原纤维的横纹结构。结果表明:改进的SEM和TEM制样方法能较好地保持样品的微观结构,有利于研究海参体壁组织在加工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
董秀萍姜丹江慧敏陈雪娇朱蓓薇
关键词:海参胶原SEMTEM微观结构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0
2011年
简述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研究的最新进展。根据载体种类以及表面修饰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了以无机材料为载体和以壳聚糖为基质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并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无机材料的表面修饰主要通过引入烷基化试剂的功能基团(如氨基、苄基等),再通过分子印迹的方法制备出理想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而对壳聚糖的修饰主要通过各种交联方法,从而获得单一基质载体或者壳聚糖杂化材料载体。文中指出,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材料的吸附性能优良、回收利用率高、颗粒均一。但是,该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微观行为模式以及功能单体同目标分子的成键规律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徐菲菲段玉清张海晖秦宇马海乐闫永胜
关键词:表面分子印迹表面修饰
电子舌对橙汁感官品质定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尝试采用电子舌技术对橙汁感官品质进行快速定量评价。试验以3类20种品牌橙汁为研究对象,以人工感官评价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橙汁感官品质,获得各个感官指标得分值;同时采集样本的电子舌传感器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橙汁各感官指标的权重,根据权重得出橙汁感官品质的总得分。然后对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电子舌传感器响应值与感官品质总得分值之间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因子分析法可以有效分析不同类型橙汁的感官指标,得到色泽、香气、酸度、甜度、苦涩味、体态的权重分别为0.15、0.06、0.20、0.24、0.15、0.20。当采用主成分数为3,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效果最优。模型预测集中预测值与参考值的相关系数为0.93;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20。研究结果可为橙汁感官品质的智能化评价提供参考。
黄星奕戴煌徐富斌姚丽娅韩方凯
关键词:电子舌感官品质橙汁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
豆蔻精油的杀菌活性及其在肉食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目的是调查豆蔻精油的杀菌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试验中,豆蔻精油对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显著的抗菌活性,最小抑制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分别为0.05%和0.1%。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MIC和MBC为0.1%和0.2%,肠炎沙门氏菌MIC和MBC均为0.05%。此外,肉制品是人类主要食物和营养的重要来源。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豆蔻精油在猪肉、鸡肉、牛肉中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猪肉中豆蔻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崔海英张雪婧丛镜郦姜萍宋方平林琳
关键词:抗菌活性肉制品
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5
2007年
仪器分析是高校食品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结合食品专业特点,立足课程基本要求,紧密跟踪国际最新进展,选用和参考国内外优秀教材及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以实现文字叙述图片化、图片影像真实化、复杂过程简单化;并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构建全新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
徐斌董英姜松
关键词:仪器分析食品专业教学
2种葡萄酒酵母发酵黑莓酒的降酸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酵母发酵的黑莓酒中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为筛选出适合黑莓酒同步发酵降酸的酵母提供依据。对61A和71A酵母发酵的黑莓酒进行RP-HPLC分析,结果表明,2种酵母发酵的黑莓酒中主要有机酸都是苹果酸,其次是酒石酸、醋酸和乳酸。与61A酵母相比,用71A酵母发酵的黑莓酒中苹果酸、酒石酸、醋酸、乳酸、草酸和琥珀酸分别下降了3.08mg/mL、0.6mg/mL、0.64mg/mL、0.69mg/mL、0.3mg/mL和0.88mg/mL,柠檬酸含量上升为0.42mg/mL,总酸降低了5.77mg/mL,说明71A酵母在酒精发酵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降酸效果,是酿造黑莓酒的良好菌株。
沈凯娇马永昆魏本喜白洁
关键词:有机酸降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共2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