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气象局
- 作品数:48 被引量:174H指数:6
- 相关作者:高正华张中平王西贵颜俊王中洋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 《淮南子》的农业气象观及其形成与意义
- 本文对《淮南子》中有关本源、实验、农时、地宜、物我方面的农业气象观作了重点提取,并分析了其形成过程的农业经济、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条件,并结合现代农业气象的发展,就做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 张中平
- 关键词:《淮南子》传统文化社会政治
- 文献传递
- 淮南市二十四节气旱涝气象指标研究
- 2023年
- 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采用偏度-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和幂指数方法重新构建降水正态分布,建立淮南市旱涝气象指标。结果表明:二十四节气共有相应级别旱涝指标144个;二十四节气降水量旱涝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淮南市旱涝状况;从旱涝灾害特征分析,时间跨度越长,干旱指标指示性越好;洪涝指标采用芒种至处暑6个降水量较大的节气指标更加科学。
- 王西贵李德朱公群高正华
-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旱涝指标降水量
- 淮南市近50多年气候变化分析
- 利用淮南市1955~2006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使用累积距平、一元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找出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气候异常年份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淮南市50多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3...
- 黄远山
-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量气温
- 文献传递
- 淮南市近6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
- 利用淮南市近60年(1955~2014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使用累积距平、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找出它们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异常情况。分析表明,淮南市近60年来年平均...
- 余敏; 黄远山;
- 关键词:气温降水突变
- 文献传递
- 一次江淮气旋引发的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5月25—26日出现的西南涡发生发展为江淮气旋及引发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上南支槽的东移发展以及地面气旋发生前西南涡的产生是使得本次江淮气旋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触发机制,槽后冷平流与地面倒槽前部的偏南暖湿气流交汇,有利于地面气旋的发生和发展;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导致的上升运动加强以及正涡度的产生和维持,为江淮气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暴雨就发生在正涡度中心东部的等值线密集区;高低层急流配置和次级环流的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强烈的减压作用又使低空急流得以发展维持;暴雨过程大气层结稳定,但由于底层冷暖平流的作用使得冷暖气团的温度梯度加大,促使冷暖锋锋生,江淮气旋发展,降水增强。
- 沐贤俊刘冬梅
- 关键词:江淮气旋暴雨
- 冷空气与梅雨的关系及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通过分析1954~1999年梅雨期合肥低温日数与安徽省梅雨量、梅雨期长度的关系发现梅雨期的冷空气强弱是影响梅雨的一个重要因子。冷空气势力强,一般梅雨期长、梅雨量多;反之,梅雨期短、梅雨量少。
- 姚叶青王兴荣沐贤俊
- 关键词:冷空气梅雨降水量
- 《淮南子》的农业气象观及其形成与意义
- 本文对《淮南子》中有关本源、实验、农时、地宜、物我方面的农业气象观作了重点提取,并分析了其形成过程的农业经济、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条件,并结合现代农业气象的发展,就做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 张中平
- 关键词:《淮南子》
- 文献传递
- 近51年来淮南雷暴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本文使用淮南市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59-2009年雷暴日、降水量和气温等日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淮南雷暴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雷暴与降水、气温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淮南地区属于多雷暴区域,淮河以南年雷暴日数最大...
- 黄远山
- 关键词:雷暴天气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华北地区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及物理量统计特征分析被引量:53
- 2017年
- 利用2011—2015年4—9月华北地区主要区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重要天气报和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雷暴大风出现最多的月份为6—7月,最多的时次为下午到前半夜,大范围雷暴大风天气过程起始时间多为13:00(北京时,下同)-15:00,持续时间为4~8 h,高海拔地区出现雷暴大风的频次大于低海拔地区。在将华北地区站点分为高海拔站点和低海拔站点的基础上,使用2011—2013年4—9月的NCEP物理量分析场对雷暴大风过程的指示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常用的热力指标需考虑季节因素;下沉对流有效位能阈值基本不随季节变化,并对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的雷暴大风的出现及其范围均有一定的指示性;对流抑制能量、0~3 km垂直风切变、低层散度、500 hPa风场、整层可降水量、500 hPa相对湿度08:00—14:00变化等物理量在一些具体方面对于雷暴大风的出现及范围有一定的指示性。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过程,850 hPa的相对湿度均在50%以下;主要发生在低海拔地区的雷暴大风天气过程,850 hPa的相对湿度基本在50%以上;850 hPa相对湿度较大的大范围雷暴大风天气过程,850 hPa和500 hPa的温差在24~28℃,850 hPa相对湿度较小的大范围雷暴大风天气过程,850 hPa和500 hPa的温差则常常达到30℃或以上。
- 方翀王西贵盛杰曹艳察
- 关键词:雷暴大风重要天气报物理量
- 雾的形成机理和人工消雾方法分析
- 秋冬季节是雾的多发期,雾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逐年增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雾造成的损失越大,本文对雾的种类及形成机理、危害和人工消雾方法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 黄远山朱正远
- 关键词:消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