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壮宏

作品数:31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9篇静脉
  • 8篇外科
  • 6篇手术
  • 6篇下肢
  • 6篇甲状腺
  • 5篇深静脉
  • 5篇主动脉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术后
  • 4篇缺血
  • 4篇人工血管
  • 4篇肿瘤
  • 4篇主动脉瘤
  • 4篇外科治疗
  • 4篇腺癌
  • 3篇动脉缺血
  • 3篇血管
  • 3篇血栓

机构

  • 19篇中山医科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哈佛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吴壮宏
  • 18篇王深明
  • 15篇李晓曦
  • 12篇林勇杰
  • 9篇黄雪玲
  • 8篇常光其
  • 7篇吕伟明
  • 7篇陈国锐
  • 4篇黄灿之
  • 4篇刘仁斌
  • 4篇叶有强
  • 4篇王劲松
  • 3篇吕伟明
  • 3篇梁惠珍
  • 2篇黄雪玲
  • 2篇胡作军
  • 2篇李松奇
  • 2篇王佳妮
  • 2篇刘仁斌
  • 2篇庄文权

传媒

  • 4篇新医学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1篇1998
  • 1篇199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8
2000年
李晓曦王深明黄灿之吴壮宏林勇杰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MTC外科手术
40例股浅动静脉转流术后动脉血逆流灌注
1998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转流术后动脉血在深静脉系统中逆流的情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动态观察比较术后14d、6个月、1年3种术式(分期动静脉转流22例,Ⅰ期动静脉转流12例和Ⅰ期动静脉转流并水压破坏深静脉瓣6例)动脉血在深静脉系统中逆流距离。结果:在术后相同时间内,Ⅰ期转流组比分期转流组逆行更远,而Ⅰ期转流加水压破坏静脉瓣组逆行最远。但即使患者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后,动脉血均不能循静脉系统逆流到达肢端。结论:动静脉转流术的疗效并不是依靠动脉血循静脉系统逆流到肢端而实现,其治疗机制仍未明。
吕伟明林勇杰吴壮宏陈国锐常光其
关键词:血液循环
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恶性肿瘤并发DVT的认识。方法:分析18例恶性肿瘤并发DVT病人的临床表现、血栓形成的部位、原发肿瘤的类型、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恶性肿瘤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5例(15/18,占83%),血管阻塞的程度平均为84%,原发肿瘤的第1位是肺癌,占39%;其次,是胃肠道癌,占28%。溶栓治疗后肿胀的肢体周径仅比治疗前缩小平均为1.8cm。结论:恶性肿瘤可能使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导致DVT;对无明显诱因的DVT患者,都应注意是否由于恶性肿瘤所致;
吴壮宏王深明吕伟明常光其林勇杰
关键词:血栓形成
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_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方法。方法:将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1与单用尿激酶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血管再通率的变化。结果: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1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
常光其吴壮宏林勇杰詹世光吕伟明
关键词:静脉
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破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1年
吴壮宏王深明李晓曦王劲松黄雪玲
关键词: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外科手术血管移植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渗漏性损伤的预防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患者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120例,共720例次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化疗前的健康教育,合理选用静脉,掌握用药、冲管和拔针方法,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加强巡视等方法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结果720例次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渗漏发生率为0。结论化疗前做好患者的教育工作,掌握化疗渗漏性损伤的预防方法,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
郑瑞玉伍淑文罗晓梅吴壮宏
关键词:化疗患者渗漏性损伤乳腺癌术后化疗前自我观察化疗药物渗漏
巴曲酶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巴曲酶共治疗了45例病程2~30天的下肢DVT患者,疗程10天。结果:显示应用该药后,血纤维蛋白原迅速降至较低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01),凝血酶原时间则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1疗程后,全组病例血栓溶解率平均为39.3%,患肢消肿的比率为70%,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结论:巴曲酶对DVT有较好的溶栓效果,而且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吴壮宏王深明吕伟明黄灿之黄雪玲
关键词:巴曲酶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溶解疗法
喉肌电活动实时监测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利用喉返神经监测仪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实时监测,探讨实时监测技术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NIM-ResponseTM肌电监测仪对16例气管内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术中实时监测。所有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式电极,术中分离显露喉返神经,并以神经刺激探针探测证实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后段行程及功能状态以保护其免受损伤。【结果】16例患者中甲状腺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双叶甲状腺全切除7例,单叶甲状腺全切除1例,双叶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并另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术3例。解剖分离喉返神经21侧,分离显露颈中段迷走神经5侧。术中及术后证实所有病例双侧喉返神经功能保持完好。【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喉肌电实时监测对喉返神经解剖及功能的保护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减少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预防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价值,值得在甲状腺手术特别是甲状腺全切除和再次手术中广泛推广应用。
刘仁斌Gregory W.Randolph吕伟明吴壮宏
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
血运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总结对严重下肢动脉缺血患者重建患肢血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重建肢体血液循环的 49例 5 6侧肢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动脉闭塞分别位于近肾腹主动脉 -双髂动脉 ,腹主动脉 -双髂动脉 ,髂动脉 ,股动脉或股 -月国动脉。手术指征是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和趾端坏疽。手术方式是股动静脉转流术 12例 14侧肢体 ,人造血管旁路搭桥术 2 8例 33侧肢体 ,动脉内膜切除及股深动脉补片成形术 5例 5侧肢体 ,一期截肢 4例。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 38个月。在重建血运的 5 2侧肢体中 ,4侧出现患肢坏疽而截肢 ;共截肢 8侧 ,累计截肢率为 14.3%。人造血管旁路搭桥术、动脉内膜切除及股深动脉补片成形状的肢体血流通畅率为 6 8.4%(2 6 / 38侧肢体 ) ,保肢率为 94.7% (36 / 38侧肢体 ) ;股动静脉转流术的保肢率为 85 .7% (12 / 14侧肢体 )。结论 血运重建是救治下肢动脉闭塞患肢的有效方法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动脉旁路搭桥、动脉内膜切除及股深动脉补片成形或股动静脉转流术。
李晓曦吕伟明常光其吴壮宏林勇杰
关键词:下肢动脉缺血人工血管血运重建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1990年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术后复发(复发甲亢),近年来渐趋用手术治疗。我们近10年来手术治疗甲亢365例中有5例是复发甲亢,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33~40岁。本院术后复发2例,外院3例。术后复发时间3个月~9年。均出现甲亢症状。
林勇杰陈国锐詹世光刘奕山黄灿之吴壮宏
关键词:甲亢复发外科治疗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