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栋
- 作品数:2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程面临一些新的变化。为了深化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高职院校应该着手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路径,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 孙栋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 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培养微观世界观察者--“微生物培养与检验”开展课程思政实践被引量:3
- 2022年
- “微生物培养与检验”是我院生物医药学院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该课程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微生物基本概念和微生物的培养与检验方法,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细菌的形态与分类”一节的教学实施为例,阐述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培养微观世界观察者”的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实施案例。
- 方月琴孙栋姚骅珊严丹红
- 高职院校班级DNA的构建——高职院校班级DNA构建的研究
- 2015年
- 高职院校渴求对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进行研究,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在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中健康成长。本课题研究高职院校班级DNA的构建,核心概念为高职院校和班级DNA。
- 孙栋
- 关键词:班级文化
-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研究——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视野下,社会主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科技人才,而创新科技人才大多都是源自于大学生,国家提倡实行的对高校人才创新创业体制改革正在不断进步,导致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关注度日益增长,也随着各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的建设”不断推进,有关教育部门更是从项目管理建设来分析大学生创业计划的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 孙栋
- 关键词:大学生项目管理
- 当前形势下高职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 2010年
-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办好学校不可缺少的方面之一,对高职学校的发展、稳定及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高职学校的历史比较短暂,从上世纪80年代职业大学到90年代高职学校,时间短,大多学校把精力放在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调整、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而在思想队伍建设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随着高职学校思政管理队伍不断探索、共同交流,现已成为高职学校所探讨和交流的首要问题。
- 孙栋
-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化
- 重视社会实践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 2017年
- 社会实践是推进高职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就业目标的关键。要开展社会舆论宣传,营造保障环境;完善就业机制,满足毕业生实践需求;制定培训机制,增强实践教学针对性;注重考评结合,促进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
- 孙栋
-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就业能力
- 花盆(水纹状)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花盆(水纹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栽种花卉植物的水纹状镂空花盆。;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范平平孙栋
- 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教育 及就业教育的共同体研究
- 2024年
-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思政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家国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 价值。通过与企业合作,实施产学研一体化,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工匠精神的力量,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实践教育 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更能培养他们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工匠精神。对于高职教 育而言,如何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实现思政教育、实践教育及就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应着力推进思政教育、实践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教育共 同体。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工匠精 神背景下,高职教育中思政教育、实践教育及就业教育的共同体构建策略。
- 孙栋
-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践教育就业教育
- 社会实践对学生素质现状的研究报告(二)
- 2019年
- 社会实践于学生而言,富有深刻的意义,因为社会实践不仅是人们各项物质与精神创造活动的概述,同时也是人们在生存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全部活动。任何人的任何活动都缺少不了“社会”这个“土壤”,一切活动的展开也必须以“社会”为基础,由此可知,社会实践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社会实践”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但其真正意义上被纳入到教育体系,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这两位伟人在分析了社会生产以及教育本质之后,发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并认为,若在教育中融入社会实践理念,将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和学生素质的“双向提高”。对于未来社会来讲,假若年轻一代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不会“学以致用”,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灾难”,所以无论是脱离教育进行生产,亦或是脱离生产进行教育,都不是社会发展想要的局面。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融入社会实践,以避免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纸上谈兵”的类型,也即“只会动口、不会动手”,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需要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 孙栋
- 关键词:社会实践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体系社会生产力
- 企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被引量:5
- 2018年
- 目前,不管是学生本人、高职院校还是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各高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大都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体制,多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而且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素养教育与企业的要求相脱节,培养的学生的素养状况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部分院校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创业教育。
- 孙栋张标
-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