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龙
- 作品数:17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ax5在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转录因子pax5在造血原始细胞定向分化到B细胞谱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整个B细胞发育过程中需要pax5表达以加强其定向分化,若pax5失活可导致成熟B细胞去分化至原始细胞阶段,从而具有多谱系分化潜能,可导致白血病发生。人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pax5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遗传病变之一。
- 张坤龙王宁玲
- 关键词:PAX5B淋巴细胞分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程慢性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慢性化进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判断疾病转归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5年收治的ITP患儿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以上,按纳入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病例328例,通过病历系统检索、门诊及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可能与ITP慢性化进程相关的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评估其对IT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28例ITP患儿中,新诊断ITP 208例(nITP,64%),持续性ITP 54例(pITP,16%),慢性ITP 66例(cITP,20%),1年内缓解率为7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发病前有感染史和/或预防接种史、抗核抗体、初诊淋巴细胞数(ALC)、治疗方案与患儿预后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驱诱因、初诊治疗方案、ALC是儿童ITP慢性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初诊治疗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组较单独激素组治疗后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时间更短(P <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ALC联合前驱诱因诊断c ITP的曲线下面积高于ALC、前驱诱因单独诊断。ROC曲线结果显示,当淋巴细胞绝对值取值为3.80×109/L时,曲线下面积最大(0.787),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65.53%(P <0.01),将其联合前驱诱因做双变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59,敏感性为77.61%,特异性为78.41%。结论:初诊治疗方案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降低ITP患儿慢性化的发生,且其疗效优于单独激素治疗组(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时间更短);初诊淋巴细胞计数及前驱诱因均是儿童ITP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合对预后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 王丽媛刘亢亢储金华杨林海谢志伟张坤龙蔡华菊吴正玉王宁玲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静脉丙种球蛋白预后
- 131例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3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和骨髓检查结果,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患儿的常见病因类型。结果131例儿童全血细胞减少患儿中,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87例(66.4%)]、发热[86例(65.6%)]、出血[45例(34.3%)];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122例(93.1%),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最常见的病因[54例(41.2%)],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8例(36.6%)];非造血系统疾病9例(6.9%),其中病毒感染性疾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脾功能亢进、神经母细胞瘤和尼曼-皮克病各1例。结论儿童全血细胞减少主要病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不同环境因素病因可能会不同。
- 张坤龙王宁玲
-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儿童病因分析
- 儿科住院患儿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某院儿科住院患儿发生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BSI的病原学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72例确诊BSI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BSI住院患儿中,社区获得性BSI(CABSI)21例(29%),平均年龄4.45±3.84岁,合并基础疾病10例(48%),治愈率95%,医院获得性BSI(NBSI)51例(71%),平均年龄6.44±4.66岁,合并基础疾病50例(98%),治愈率86%(P值均<0.01)。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7株(51%)、革兰阴性菌31株(43%)、真菌4株(6%)。CA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N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CABSI中,MRSA、MRCNS分别占5%、1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NBSI中,MRSA、MRCNS均占2%,对万古霉素均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4%、6%,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均敏感;真菌感染4例,其中白色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1例,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CABSI、NBSI均有着各自的临床特点,需区别对待。根据BSI病原学分布特征,合理有效的选用抗菌药物,对提高治愈率甚为重要。
- 涂松济王宁玲储金华汪燕黄玲玲杨林海张坤龙
- 关键词:儿科血流感染病原学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合并深静脉血栓栓塞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10.1.1-2016.5.31确诊的266例ALL患儿中发生血栓的12例(占4.5%)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2015.1.1前诊断的183例患儿采用SCMC-ALL-05-方案治疗,对2015.1.1后诊治的80例患儿采用CCCG方案治疗。考虑有血栓形成者行彩超、MRI检查明确诊断。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12例患儿中10例为肢体深静脉血栓,2例为颅内静脉窦血栓。DVT多发生在诱导或再诱导期间,中危患儿多发,大部分有感染及凝血象异常。给患儿以低分子肝素(LWHP)治疗,其中拔管5例;6例1周左右彩超复查显示血栓消失;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儿半年后复查头颅MRI显示改善不明显。发生过DVT患儿,应用培门冬酰胺酶时给予LWHP预防治疗,其结果未再有血栓发生。结论:深静脉置管和化疗药物是发生血栓的主要因素;凝血功能异常、感染、危险度分层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发生过血栓的患儿再次应用培门冬酰胺酶时予LWHP预防在临床上是获益的。
- 储金华刘亢亢王宁玲杨林海谢志伟张坤龙涂松济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深静脉血栓血栓栓塞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住院患儿的临床分析
- 2009年
- 张坤龙王宁玲屈丽君储金华余霞杨林海
-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住院患儿儿童生长发育贫血患病率营养缺乏症
- 急性白血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在本院治疗的11例AL并发CLS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1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水肿、低白蛋白血症及少尿,肾功能异常1例,肝功能损害1例,腹水5例,胸水3例,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补充胶体液联合利尿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结论高白细胞血症、感染是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高危因素,应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的液体疗法及抗炎是关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储金华王宁玲杨林海谢志伟张坤龙涂松济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儿童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首次诱导缓解化疗合并肠梗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次VDLP诱导缓解化疗合并肠梗阻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住院并完成首次诱导缓解化疗的新发ALL患儿共246例,比较合并肠梗阻组与非肠梗阻组患儿的感染发生情况、伊曲康唑使用情况,并进行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讨论肠梗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46例ALL中,合并肠梗阻者共43例(17.48%),其中39例梗阻前1周内合并感染并静脉使用广谱抗菌药,有34例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真菌感染;未合并肠梗阻者共203例,其中合并感染者133例,有89例采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真菌感染,经统计学分析,梗阻前合并感染及应用伊曲康唑与肠梗阻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VDLP方案化疗期间,合并感染组的肠梗阻发生率(22.67%)高于非感染组(5.41%),如需应用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因伊曲康唑口服液可增加肠梗阻发生风险,应尽量避免使用。
- 杨林海刘亢亢谢志伟张坤龙涂松济蔡华菊汪燕储金华王宁玲
- 关键词:肠梗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伊曲康唑
- 早产儿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早产儿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2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早产儿生后即监测血常规,出生一周后出现一次或多次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1.5×109/L的纳入病例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组,n=60例),另60例血ANC≥1.5×10^(9)/L的早产儿按1∶1匹配纳入对照组。收集可能与早产儿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根据胎龄将病例组患儿分为极早/超早产儿组(胎龄<32周)、中期早产儿组(胎龄32~33+6周)、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周),比较不同胎龄组早产儿出现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后一周内合并败血症(OR=5.123,95%CI:1.341~22.473)和累计使用抗生素的天数延长(OR=1.345,95%CI:1.187~1.579)与早产儿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密切相关(P<0.05)。病例组不同胎龄患儿比较发现,胎龄越小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的时间越晚(P<0.05);胎龄、出生体质量在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生后一周内合并败血症和累计使用抗生素的天数越长,越有可能发生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胎龄越小出现的时间越晚;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 胡海玉张坤龙程雁
- 关键词:早产儿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及T细胞亚群分析
- 张坤龙王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