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群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单胞菌
  • 3篇药性分析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假单胞菌
  • 2篇药物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多重耐药
  • 2篇杆菌
  • 2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不动杆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因子

机构

  • 6篇沈阳医学院
  • 6篇北京海淀妇幼...
  • 5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立群
  • 6篇陈咏君
  • 5篇吴丽霞
  • 5篇陈咏玫
  • 4篇夏莉
  • 2篇郭晶
  • 1篇王宇
  • 1篇陈洋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5-2017年沈阳某教学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5-2017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科室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94.86%;呼吸病房检出率最高,为26.88%;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其次是环丙沙星。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同时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其耐药性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陈咏君陈咏玫张立群夏莉吴丽霞郎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多重耐药
91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91株,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病房、干诊三病房和呼吸病房,均为26.4%,以痰液分离最多,为87.9%;哌来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32.8%、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34.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陈咏君陈咏玫王宇张立群夏莉吴丽霞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2015-2017年沈阳某教学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7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科室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共165株,所占比例为94.29%;呼吸内病房检出率最高,共检出70株,所占比例为40.00%;2015年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耐药率均明显较高;2016-2017年基本所有药物的耐药率均呈现整体上升现象。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同时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其耐药性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陈咏君陈咏玫张立群夏莉吴丽霞郎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多重耐药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因子的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扩增CA-MRSA PVL、SEA、SEB、SEC、SED、SEE、TSST-1、ETA、ETB毒素和PSMα。结果 6株CA-MRSA有4株...
陈咏君陈咏玫田素飞陈洋张立群吴菲褚云卓
文献传递
219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干诊三病房(53.9%),主要以痰液分离最多(91.3%);其耐药率分别为:复方新诺明(100%)、头孢噻肟(83.94%)、庆大霉素(53.42%)、头孢他啶(51.83%)、氨曲南(50.55%)、头孢西林(50.27%)、环丙沙星(48.62%)、左氧氟沙星(44.95%)、妥布霉素(43.38%)、头孢吡肟(42.66%)、阿米卡星(26.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7%)、美罗培南(16.90%)、亚胺培南(14.3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陈咏君陈咏玫张立群夏莉吴丽霞郭晶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明确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19株,筛选亚胺培南耐药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对临床分离的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MBL)表型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BL基因型别,并对PCR扩增阳性株进行测序。结果 21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5株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14株MBL表型阳性,占40%。其中IMP-1型阳性7株、VIM-2型阳性2株。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及产酶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陈咏君陈咏玫张立群吴丽霞郭晶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金属Β-内酰胺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