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先海

作品数:138 被引量:751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7篇切除
  • 52篇胆管
  • 50篇切除术
  • 42篇腹腔
  • 40篇腹腔镜
  • 35篇肿瘤
  • 27篇胆管癌
  • 23篇细胞
  • 22篇十二指肠
  • 20篇手术
  • 20篇肝切除
  • 18篇胆囊
  • 18篇胰十二指肠
  • 18篇胰十二指肠切...
  • 18篇十二指肠切除
  • 17篇胆道
  • 15篇肝内
  • 14篇胆囊切除
  • 13篇胆囊切除术
  • 13篇术后

机构

  • 109篇湖南省人民医...
  • 25篇湖南师范大学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1篇南华大学
  • 10篇川北医学院附...
  • 10篇东南大学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海南省人民医...
  • 5篇青岛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8篇毛先海
  • 55篇吴金术
  • 32篇段小辉
  • 31篇蒋波
  • 30篇杨建辉
  • 27篇田秉璋
  • 22篇李灼日
  • 22篇周力学
  • 19篇刘昌军
  • 19篇彭创
  • 13篇刘初平
  • 12篇陈晨
  • 12篇耿智敏
  • 12篇汤朝晖
  • 12篇宋天强
  • 10篇沈贤波
  • 10篇吴泓
  • 10篇李敬东
  • 10篇程张军
  • 10篇翟文龙

传媒

  • 18篇中国普通外科...
  • 14篇中华普通外科...
  • 13篇中国现代医学...
  • 12篇中华肝胆外科...
  • 9篇中华外科杂志
  • 9篇中国现代手术...
  • 6篇中华肝脏外科...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5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华夏医学

年份

  • 9篇2023
  • 12篇2022
  • 6篇2021
  • 16篇2020
  • 13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远端胆管癌根治术自我质控体系建设及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已广泛应用于远端胆管癌根治,然而由于远端胆管癌临床病理特点,远端胆管癌行LPD仍然是技术难度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手术,有必要开展该手术的自我质控体系建设。本研究探讨LPD远端胆管癌根治术自我质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1月建立自我质控体系前开展的37例远端胆管癌LPD患者(对照组)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建立自我质控体系后开展的30例远端胆管癌LPD患者(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指标行历史对照分析。自我质控体系的内容包括:"en-block"切除流程进行淋巴神经清扫;外科医师术后分拣淋巴结;妥善处理胃十二指肠动脉、冠状静脉、Helen干以及"危险三角",同时注意防止遗漏胃右动脉;胰肠吻合确保空肠浆肌层贴覆胰腺后壁以及5-0 vicryl线固定胰管导管;胆肠吻合注意保护胆道血运同时采用4-0 PDS缝线完成吻合;胃肠吻合完成后注意探查吻合口有无渗血,并采用能量设备止血;各吻合口区域全方位引流,吻合口区域全方位引流。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淋巴结获取方面,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获取数达到第8版AJCC最低要求标准(≥12枚)比例明显高于较对照组(96.7%vs.78.4%,P=0.029)。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1.0±59.7)mL vs.(176.2±39.5)mL,P=0.042]。观察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vs.37.8%,P=0.333);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vs.8.1%,P=0.41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胰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3.3%vs.21.6%,P=0.867),但观察组B级以上胰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全组67例患者仅1例胆汁漏发生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5.4%,P<0.01)。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针对远端胆�
刘小梯毛先海杨建辉杨建辉蒋波刘昌军
关键词:胆管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处理策略
2021年
该文围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血管处理策略展开阐述。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应熟悉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重点区域血管解剖并且通过术前三维重建了解血管变异。提出应用"一轴二面四区"及"危险三角"的解剖概念处理胰十二指肠血管。术中注意避免动脉内膜损伤和静脉撕脱,尤其注意腹腔镜下血管的"帐篷效应",避免血管损伤。手术团队应增强手术配合意识,及时处理术中意外出血,避免灾难性大出血的发生。严密监测术后出血和早期积极处理,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段小辉毛先海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血管处理
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结果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移位的发生率高于普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0.005)。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腹膜炎反应低于普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0.005)。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高(P<0.05)。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普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选择存在差异(P<0.05),但去除胆囊移位因素的影响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移位及合并症发生率高,手术方式以开腹胆囊切除术为宜,尤其是存在胆囊移位者。
毛先海吴金术李灼日周力学
关键词:老年人胆石症胆囊炎胆囊切除术
肝尾叶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 探讨肝尾叶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并总结操作经验。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接受腹腔镜肝尾叶入路解剖性肝右后区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46例,回顾性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显露肝蒂所用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60.0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44例,B级2例;解剖性Ⅵ段切除14例,Ⅶ段切除17例,右后叶(Ⅵ+Ⅶ段)切除15例。46例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中显露肝蒂所用中位时间18.0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200.0 mL。术后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7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胆漏,1例出现腹水,1例出现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1例同时出现胆漏、腹水、胸腔积液,1例出现胸腔积液合并腹水。2例术后胆漏患者均引流通畅并带引流管出院,1例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患者经治疗剂量的肝素抗凝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9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中位住院时间7.0 d。结论 肝尾叶入路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切除手术,能安全高效地显露并处理右后区肝蒂,优化手术流程。
卿宇豪段小辉毛先海
关键词:肝细胞癌腹腔镜肝切除
一种腹腔镜手术中用的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中用的吸引器,包括管体、调节阀、冲洗接口、吸引接口、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调节阀连接,调节阀与冲洗接口和吸引接口连接,所述的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位于管体前端;所述调节阀...
刘昌军沈贤波阳利顺李霞毛先海
文献传递
不同淋巴结分期指标评估肝内胆管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探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 探讨阳性淋巴结数目(NMLN)、阳性淋巴结比例(LNR)、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在评估肝内胆管癌(I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10家三甲医院肝胆外科中心行意向性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4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性205例,女性235例;年龄(57.0±9.9)岁(范围:23~83岁)。85例(19.3%)合并肝内胆管结石,98例(22.3%)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随访截至2019年4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总体生存率,生存分析中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检验。结果 440例患者均接受意向性根治性切除治疗,其中R0切除424例(96.4%),R1切除16例(3.6%)。所有患者均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分化比例为4.2%(18/426),中分化比例为60.6%(258/426),低分化比例为35.2%(150/426);腺癌比例为90.2%(397/440),非腺癌比例为9.8%(43/440);Tis期2例(0.5%),T1a期83例(18.9%),T1b期97例(22.0%),T2期95例(21.6%),T3期122例(27.7%),T4期41例(9.3%)。所有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4.0个月,1、3、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4.3%、37.7%、18.3%。175例(39.8%)患者出现淋巴转移,清扫淋巴结[M(QR)]6(5)枚,NMLN为0(1)枚,LNR为0(0.33),LODDS为-0.70(-0.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结石、分化程度、有无血管侵犯、LODDS、切缘、T分期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P值均<0.05)。进一步的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切缘、T分期、LODDS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 LODDS可作为I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分期指标,同时也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陈晨吴予涵李起吴泓邱应和宋天强毛先海何宇程张军翟文龙李敬东耿智敏汤朝晖
关键词:胆道肿瘤肿瘤分期
胆囊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与预后关系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 探讨胆囊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6家医疗中心收治的401例行意向性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53例(38.2%),女性248例(61.8%),年龄(62.0±10.5)岁(范围:30~88岁)。53例(22.2%)患者术前伴有黄疸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意向性根治性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R0或R1切除。采用X-tile软件以不同淋巴结清扫数目作为截断值,分组进行统计检验,分析不同截断值与预后的关系,寻找最佳截断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401例胆囊癌患者中,135例(33.6%)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N1期98例(24.4%),N2期37例(9.2%)。共清扫2 794枚淋巴结,每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M(QR)]为6(5)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0(1)枚,阳性淋巴结比例为0(0.20)。X-til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数目12枚和15枚为两个界值,据此将全部患者按淋巴结清扫数目分为1~11枚、12~15枚、≥16枚三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2%、74.5%、12.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胆囊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不同T分期分析结果显示,T1b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1~7枚组患者预后优于≥8枚组(χ2=4.610,P<0.05);T2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7枚组患者预后优于1~6枚组(χ2=4.287,P<0.05);T3+T4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12~15枚组患者预后优于1~11枚组(χ2=5.007,P<0.05)及≥16枚组(χ2=10.158,P<0.01)。结论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T1b期患者推荐清扫<8枚淋巴结;T2期患者清扫>6枚淋巴结能改善患者预后;T3期以上患者推荐清扫12~15枚淋巴结,清扫≥16枚淋巴结不能改善预后。
张瑞吴予涵张东张永杰邱应和杨宁宋天强楼健颖李江涛毛先海李升平司书宾蔡志强陈晨耿智敏汤朝晖
关键词:胆囊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PKHD1基因新突变致兄弟同患Caroli综合征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2例案例,探索Caroli综合征的新型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方法分析2例临床诊断Caroli综合征的兄弟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发现兄弟二人为PKHD1基因新突变致病。结果兄弟二人PKHD1基因均存在c.5059A>T(exon32)碱基置换突变;c.4358(外显子32)delC移码突变,该2种变异在OMIM数据库中均未见报道。结论经过分析c.4358(外显子32)delC、c.5059A>T(exon32)可能为该病新的致病性突变,突变基因型相同但表型可能完全不同。
黄志君陈可可毛先海贺湘玲
关键词:CAROLI病DNA突变分析儿童
误食鱼刺致肝脓肿四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8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误食鱼刺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1例先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1例患者行开腹探查手术,余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探查手术。1例患者伤口合并感染,余患者术后无任何相关并发症,术后住院12~20 d,平均住院15.5 d。结果表明,腹腔镜治疗鱼刺致肝脓肿是安全可行的。
阳利顺刘昌军梁刚段小辉田秉璋杨建辉毛先海易为民彭创蒋波吴金术
关键词:肝脓肿开腹探查腹腔镜探查诊治分析随访资料鱼刺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i0月至2015年10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围手术期情况、病理学检查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大部分为中青年女性(7/9),5例患者无自觉症状,其余患者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或胀痛。8例患者肿瘤为单发,位于左半肝4例,右半肝4例;1例患者肿瘤为多发,局限于右半肝。术前B超检查均发现肝脏占位;CT检查示平扫期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改变,动脉期显著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强化减退。MRI检查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明显,而门脉期、延迟期强化衰减。多发肿瘤病例MRI示:动脉期显著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延迟期强化明显。免疫组化检查示9例患者HMK45、Melan-A和SMA均呈阳性。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并顺利出院,出院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及死亡。【结论】肝脏PEComa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患者,无特异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不易识别,当病灶中出现脂肪密度或脂肪信号时要高度怀疑PEComa,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行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近期效果良好。
向彩岭毛先海罗良段小辉陈晚平周力学
关键词:肝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