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篇关节
  • 31篇韧带
  • 29篇关节镜
  • 18篇交叉韧带
  • 13篇韧带重建
  • 13篇手术
  • 13篇骨折
  • 12篇前交叉韧带
  • 12篇膝关节
  • 12篇半月板
  • 10篇计算机导航
  • 9篇十字韧带
  • 8篇镜检
  • 8篇交叉韧带重建
  • 7篇前十字韧带
  • 7篇胫骨
  • 7篇外科
  • 7篇关节镜检
  • 7篇关节镜检查
  • 5篇肱骨

机构

  • 6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62篇耿向苏
  • 49篇洪雷
  • 49篇冯华
  • 48篇张辉
  • 40篇王雪松
  • 15篇王满宜
  • 13篇张晋
  • 11篇荣国威
  • 6篇姜春岩
  • 5篇刘心
  • 5篇贡小英
  • 4篇安贵生
  • 4篇蒋协远
  • 3篇黄强
  • 1篇龚晓峰
  • 1篇李莹
  • 1篇吴关
  • 1篇朱以明
  • 1篇黄苏
  • 1篇刘晓华

传媒

  • 12篇中国运动医学...
  • 11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2006年骨...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第二届中华骨...
  • 1篇亚洲肩关节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00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隧道的规划及定位(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常规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可改善关节的后向稳定性,但移植物与胫骨隧道口之间相互磨损,使移植物机械强度下降或隧道口扩大而导致后交叉韧带术后残存松弛。目的:利用基于术中透视的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隧道的合理规划及准确定位,探讨导航技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6-08/2007-03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对象: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15例均为复合韧带损伤,14例选用异体跟腱移植,1例选用自体骨一髌韧带中1/3一骨移植。方法:导航系统需要在胫骨及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上分别安装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主动发射的信号,实时计算确定胫骨近端的三维空间位置及与胫骨导向器的相对关系,并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所需要的虚拟胫骨隧道路径叠加至由术中"C"型臂X射线透视机所获得的胫骨近端X射线影像上。根据规划方案术中实时调整虚拟隧道的位置,正位影像隧道出口位于两侧髁间嵴中线偏外侧、关节面远侧1.5cm处,侧位影像上要求在保证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完整的情况下、与胫骨平台关节线角度呈最大。主要观察指标:手术中透视时间和次数,术后标准正、侧位X射线片、三维CT及MRI评估胫骨隧道的出口位置、移植物与隧道的角度、隧道与胫骨后方皮质的贴合程度及隧道后壁的完整性。结果:15例患者中14例获得手术成功,1例失败。手术中透视次数由2~15次减少至2~4次,透视时间缩短10~30min。无导航相关并发症出现。14例获得成功的病例隧道出口均位于后交叉韧带的解剖附丽区内,胫骨隧道与移植物夹角平均为123.3°;隧道与胫骨后方皮质贴合紧密,贴合距离均在2mm内。10例隧道后壁完整,4例轻度破裂但隧道整体完整性存在。结论
张晋冯华洪雷王雪松耿向苏张辉
关键词:透视导航后交叉韧带关节镜
全关节镜下膝关节后外复合体重建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介绍全关节镜下腘肌腱重建、腘肌腱联合腘腓韧带重建或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rner,PLC)解剖重建的手术技术,探讨全关节镜下PLC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不稳定的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共完成全关节镜下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PLC重建手术34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34.1岁(15~52岁);男32例,女2例;从受伤到手术平均10.7个月.所有病例均为陈旧性损伤,且均为复合韧带损伤.所有PCL损伤的病例都存在PLC损伤.合并前十字韧带损伤6例(17.6%),合并前十字韧带、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5.9%),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14.7%).对膝关节PLC损伤进行分型,采用不同的重建技术进行治疗.对于A型旋转不稳定,采用全关节镜下腘肌腱重建、腘肌腱联合腘腓韧带重建;对于C型后外不稳定,采用全关节镜下PLC解剖重建.结果 14例患者获得随访并进行二次关节镜检查,平均随访18.5个月(13~25个月).终末随访包括:膝关节查体、KT-1000测量、膝关节应力像和胫骨外旋稳定性.使用膝关节应力像测量胫骨后移程度,胫骨后移由术前平均15.56mm减少为术后5.16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屈膝30°位胫骨外旋试验评估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对比患侧与健侧胫骨外旋的差值,由术前平均14.92°减小为术后-0.2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平均屈曲受限4.23°,无伸膝受限.结论 对于膝关节PLC损伤导致的不稳定,采用全关节镜下PLC重建的手术技术,能够有效恢复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这种手术技术能够与PCL重建联合应用.
张辉冯华洪雷耿向苏张晋刘心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膝损伤韧带
透视导航技术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工作原理及手术流程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介绍双平面透视导航技术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原理、术前规划方案、手术流程。方法:术前根据标准正、侧位X线片设计股骨、胫骨隧道的理想位置、角度。股骨采用四方格定位法,胫骨采用矢状位46±3%、正位65°~70°方案进行设计。术中C臂获得标准正侧位X线透视影像后输入计算机系统形成虚拟工作界面。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分别固定主动型红外线追踪器,称为“患者追踪器”。前交叉韧带胫骨及股骨导向器上另分别装配“工具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所发射的信号,经过计算确定膝关节与手术工具的空间位置与相互关系,实时跟踪手术工具的位置、方向并投射在上述工作界面上,作为隧道的虚拟路径,供术者实时调整,直至达到术前规划要求。最后将理想化的虚拟隧道转换为真实骨隧道,置入移植物并固定,实现导航目的。结果: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共完成导航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47例,全部获得成功。其中,单纯ACL损伤43例,合并MCL损伤4例。急性损伤18例,陈旧损伤29例。移植物均选择骨-髌韧带中1/3-骨,其中自体移植物36例,异体移植物11例。固定方式均为金属挤压螺钉。术后除3例于股骨侧追踪器固定钉孔处出现骨化现象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透视导航技术可以实现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骨隧道的术前、术中规划,保证隧道位置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冯华张辉洪雷耿向苏王雪松
关键词:透视导航前交叉韧带关节镜
导航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与关节镜下重建手术骨隧道位置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将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导航系统)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分组测量导航手术和同期进行的传统关节镜下手术中股骨和胫骨隧道位置,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评估导航系统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导航下完成47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选取其中连续进行的40例导航手术作为研究组,再选取40例同期连续进行的传统关节镜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后的股骨和胫骨隧道关节内口位置进行比较测量。胫骨隧道位置的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进行测定,股骨隧道按照Amis法进行测量。结果:导航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5.35%(标准差3.827%,范围37%~5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1.05%(标准差6.008%,范围25%~54%),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导航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62.25%(标准差5.610%,范围52%~7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56.62%(标准差7.316%,范围46%~77%),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结论:导航系统应用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与传统关节镜下重建手术相比,股骨和胫骨的隧道位置均明显偏后,更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位置,导航手术组的可重复性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
王雪松冯华洪雷张辉耿向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
腘窝小切口入路治疗后十字韧带胫骨附丽撕脱骨折
<正>目的介绍后十字韧带胫骨附丽撕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腘窝小切口入路及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 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治疗26例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附丽撕脱移位骨折,Ⅱ型17例 (65.4%),Ⅲ型9例(34....
洪雷王雪松张辉耿向苏冯华
文献传递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18例1年以上二次手术探查结果
目的:报告一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病例的早期临床结果。 方法:2006年6~2008年7月,连续完成共19例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其中18例入选本研究组。半月板移植的手术适应症为:半月板全切除忠者:关节...
冯华张辉洪雷耿向苏王雪松张晋刘心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半月板移植手术适应症
文献传递
解剖重建腘腓韧带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介绍解剖重建胭腓韧带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手术技术与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7月~2006年9月,采用胭腓韧带重建手术治疗19例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患者。随访时间大于等于1年的病例占94.7%(18/19),平均随访期27.2个月。所有病例均为陈旧性损伤,且均为复合韧带损伤,包括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全部病例的术前胫骨外旋与健侧相比均大干10°。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临床查体、X线片、MRI检查以及IKDC主、客观评分。手术方法为:通过膝关节外侧切口,在腓骨头胭腓韧带止点处制作双骨隧道,在股骨侧胭肌腱起点制作骨隧道,移植物选择自体半腱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移植物的两端穿过腓骨头骨隧道后,使用一枚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在股骨隧道内。同时对合并的其它韧带损伤进行修复或重建。结果:与健侧相比胫骨外旋角度减小0°~5°(不包括5°)者14例,减小5°~10°(不包括10°)者3例,减小10°~15°(不包括15°)者2例。屈膝受限平均4.2°(O°~10°)。无伸膝受限病例。术后IKDC评分为:A级7例,B级12例。术前所有病例均为D级。结论:胭腓韧带解剖重建技术是治疗单纯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良好方法,手术安全,操作简单,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张辉冯华洪雷耿向苏王雪松
异体韧带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
创伤性膝关节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损伤,累及3~4组韧带,破环了膝关节的稳定性。更严重者,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折。治疗这种损伤对骨科医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多年以来沿用的单纯制动的治疗方法常常会遗留晚期的关节不稳定。随着...
冯华洪雷耿向苏张辉
关键词:膝关节韧带损伤
文献传递
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的缝合方法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介绍一种经前方关节镜入路进行全关节内半月板缝合的手术技术,探讨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安全、有效的修补方法。方法2002年7月至2006年5月,共采用经前方入路的全内缝合技术修补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36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26例,单纯桶柄样撕裂2例,盘状软骨损伤8例。常规关节镜前内及前外侧入路,缝合时关节镜置于前外侧入路,前内侧入路为缝合通道。膝关节屈曲90°位内翻,呈“4”字位。将预装配可吸收缝线的缝合钩通过前内侧入路置入关节内,在腘肌腱两侧分别进行缝合,关节内完成垂直褥式缝合、过线、打结、剪线的全部操作步骤。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同时行韧带重建手术,具备修补性的盘状软骨损伤者在修补术之前进行成形术。结果其中30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5.8个月。采用临床检查及二次手术探查对半月板愈合状况进行综合评估。30例可随访病例全部进行了临床检查,均属于“无症状”,其中26例进行了二次手术探查,结果25例完全愈合,1例部分愈合,未发现不愈合病例。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经前方关节镜入路的全关节内缝合技术修补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可以达到牢靠的缝合效果,有效地避免损伤腘肌腱及腓总神经,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冯华洪雷耿向苏张辉王雪松
关键词:关节镜
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被引量:41
2005年
目的探讨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发生率、诊断方法、修补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共进行333例单纯前十字韧带损伤重建术,陈旧性损伤(>3个月)215例,急性损伤(<3个月)118例。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者89例,其中85例需手术修补。手术取腘绳肌腱、自体或异体骨-髌腱-骨移植物重建前十字韧带,同时应用全内缝合方法,经两个后内入路配合经髁间窝入路,利用缝合钩修补ramp损伤。前十字韧带损伤中,ramp损伤的总发生率为26.7%,其中陈旧性损伤的发生率为30.7%,急性损伤为19.5%。结果可随访者75例(88.2%),随访5~41个月,平均20.2个月。随访时采用主观症状观察、临床查体、二次关节镜手术观察及MR检查。其中二次手术观察25例,MR复查21例。在可随访的75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的主观症状及临床查体均呈正常表现;在二次关节镜手术观察的25例中,均全部愈合。在经MR复查的21例中,18例完全愈合,3例部分愈合。结论大约1/3的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有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陈旧性损伤较新鲜损伤合并ramp损伤的发生率更高。在重建前十字韧带的同时应修补ramp损伤,全内缝合方法是修补ramp损伤的很好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愈合率。
冯华洪雷耿向苏张辉王满宜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前交叉韧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