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跃祖

作品数:167 被引量:704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3篇肿瘤
  • 40篇胆囊
  • 32篇胆囊癌
  • 28篇肠癌
  • 26篇细胞
  • 24篇去甲
  • 24篇去甲斑蝥素
  • 24篇斑蝥
  • 24篇斑蝥素
  • 22篇淋巴
  • 22篇囊肿
  • 21篇胆囊肿瘤
  • 20篇血管
  • 19篇蛋白
  • 18篇大肠
  • 17篇大肠癌
  • 16篇肠肿瘤
  • 15篇预后
  • 15篇直肠
  • 12篇淋巴管

机构

  • 136篇同济大学附属...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同济大学
  • 9篇上海铁道大学
  • 7篇上海铁道医学...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福建省立医院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宁波市第二医...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浦东新区人民...
  • 2篇上海市浦南医...
  • 2篇基尔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济南铁路中心...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67篇范跃祖
  • 25篇赵泽明
  • 23篇陈春球
  • 21篇刘文方
  • 18篇蔡同年
  • 14篇黄道景
  • 14篇张景涛
  • 13篇孙伟
  • 13篇傅锦业
  • 12篇鲁星燧
  • 12篇龚凯
  • 11篇李新平
  • 8篇李光明
  • 7篇张文忠
  • 7篇姬舒荣
  • 6篇王宝昌
  • 6篇张圣道
  • 6篇刘凯
  • 5篇陈泉宁
  • 5篇张亚明

传媒

  • 31篇同济大学学报...
  • 26篇外科研究与新...
  • 8篇上海医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4篇上海铁道大学...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肿瘤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13篇2006
  • 6篇2005
  • 12篇2004
  • 14篇2003
  • 13篇2002
  • 12篇2001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甲斑蝥素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67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系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 67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将去甲斑蝥素作用于经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 SD细胞 ,应用SABC法检测其对GBC SD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和Ki 67表达影响。结果 对照组GBC SD细胞可见核仁或胞核呈不同程度的PCNA或Ki 67棕褐染色 ,PCNA和Ki 67阳性指数分别达 0 .93 2和 0 .964;去甲斑蝥素 (60 μg/ml)作用 48h后 ,PCNA表达和Ki 67表达阳性的细胞数明显减少 ,PCNA和Ki 67阳性指数仅为 0 .3 18和 0 .2 9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去甲斑蝥素可影响GBC SD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和Ki 67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抑制人原发性胆囊癌GBC
傅锦业范跃祖赵泽明陈春球
关键词:胆囊肿瘤去甲斑蝥素PCNAKI-67
血清肿瘤标志CA19-9在胰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英文)
2004年
目的 评价血清肿瘤标志CA19- 9在胰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0胰腺癌、92例其它消化道癌和 115例良性胆胰疾病病人的血清CA19- 9,结合B超、CT、MRCP和 /或ERCP等检查及临床病理、手术和预后资料 ,探讨血清CA19- 9检测对胰腺癌的临床意义。结果 胰腺癌病人的血清CA19- 9值 (196 .7± 98.8U·ml-1)和阳性率 (90 .0 % )均高于肝癌 (70 .6± 6 0 .0U·ml-1,5 8.3% ,P <0 .0 1)、胃十二指肠癌 (34.9± 5 5 .2U·ml-1,2 5 .0 % ,P <0 .0 1)、结直肠癌 (2 9.8± 4 4 .8U·ml-1,2 1.9% ,P<0 .0 1)和胰腺炎 (10 .2± 13.7U·ml-1,6 .3,P <0 .0 1)、胆管结石性黄疸 (4 6 .7± 4 3.0U·ml-1,4 0 .7% ,P <0 .0 1)及胆囊炎胆石症 (13.5± 15 .4U·ml-1,10 .0 % ,P <0 .0 1)等。将 10 0U·ml-1作为CA19- 9临界值 ,其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分别从 6 8.5 %和 74 .6 %提高到 83.4 %和 81.6 % ;若结合B超、CT或MRCP/ERCP检查 ,诊断符合率可达 10 0 % ,并有助于鉴别肝外胆管癌。血清CA19- 9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胰腺癌切除后病人血清CA19- 9可迅速降至正常 ;一旦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又复增高。结论 血清CA19- 9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
范跃祖刘文方朱勤王雷懿吴社华
关键词:胰腺肿瘤血清学诊断CA19-9预后
去甲斑蝥素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 (NCTD)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NCTD组 ( 7个浓度梯度组 ,每组 6孔 )和对照组 (n =6 ) ,分别应用MTT、流式细胞术、光学和电子显微镜、SABC法检测NCTD对体外培养GBC -SD细胞的杀伤抑制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和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 6 7表达。结果 NCTD在浓度 10μg/ml、时间 6h时即对GBC -SD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作用增强 ,呈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在实验组 ,流式细胞仪示GBC -SD细胞的G2 +M期细胞明显增多 ,S期细胞减少 ,凋亡率上升 ;光镜下出现细胞固缩 ,胞膜突出 ,核碎裂和凋亡小体 ;电镜示微绒毛卷缩、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衰退现象和典型凋亡细胞 ;SABC法检测示PCNA、Ki- 6 7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和阳性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CNA :0 .932± 0 .0 31vs 0 .318± 0 .0 2 3;Ki- 6 7:0 .96 4± 0 .0 92vs 0 .2 97± 0 .0 18;P <0 .0 0 1)。结论 NCTD能抑制人原发性胆囊癌GBC -SD细胞的生长 ;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GBC -SD细胞增殖、干扰生长周期、抑制DNA合成代谢、诱导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 6
范跃祖傅锦业赵泽明陈春球
关键词:胆囊肿瘤去甲斑蝥素细胞增殖PCNA蛋白KI-67蛋白
原发性胆囊癌nm23-H1和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02年
张景涛范跃祖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NM23-H1P53基因蛋白基因表达
大肠癌组织淋巴管生成与淋巴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D,VEGF-D)、癌旁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5′-Nase-酶组织化学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50例大肠癌组织、正常肠组织测定中VEGF-C、VEGF-D和癌旁LMVD。结果:癌旁LMVD与VEGF-C、VEGF-D的表达呈正相关,大肠癌旁LMVD与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转移、Duke分期相关。结论:VEGF-C、VEGF-D/VEGFR-3信号传导机制促进淋巴管生成,导致癌旁LMVD的升高,进而促进大肠癌淋巴转移。
李光明范跃祖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医源性胆管损伤狭窄的原因和外科对策
@@医源性胆管损伤狭窄:是指在手术等医疗操作过程中对胆管造成直接损伤,以及与手术或手术相关因素如胆管血供障碍、胆汁渗漏、炎症、瘢痕产生的纤维性狭窄等在术后乃至术后相当长时间出现的胆管狭窄,又称胆管手术后狭窄、胆管损伤性狭...
范跃祖
血清透明质酸与大肠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血清透明质酸 (HA )与大肠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分为大肠癌组 ( 4 7例 )、良性肿瘤组 ( 31例 )和非肿瘤对照组 ( 4 0例 ) ,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清HA水平 ,并分析临床分期、根治手术、淋巴结转移等与HA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患者血清HA水平 ( 10 8.5 μg/L± 31.2 μg/L )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非肿瘤对照组 ,P <0 .0 1,且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手术切除后HA水平则明显降低 ( 4 5 .3μg/L± 12 .1μg/L) ,P <0 .0 1。结论 在一定程度上血清HA水平反映了大肠癌生物学行为 ,并对大肠癌的诊断、疗效判断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颜鸣范跃祖
关键词:大肠癌透明质酸生物学行为
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胆石、胆汁蛋白含量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告一种新的胆石、胆汁蛋白定量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可达1000mg/L。棕色胆石蛋白批内X±SD;14.22±0.35mg%,CV% 2.46%;批间X±SD:14.20±0.37mg%,CV2.6%;平均回收率100.88%(97.22~106.98%)。胆固醇石蛋白批内X±SD:2.99±0.10%,CV%3.34%;批间X±SD 2.95±0.15mg,CV% 5.08%。黑色胆石蛋白批内X±SD 14.70±0.50mg%,CV% 3.40%;批间X±SD: 14.86±0.76mg%,CV% 5.11%。胆汁蛋白批内1854.8±35.4mg/L,CV%:2.86%;批间1860.9±90.1mg/L,CV%:4.88%。显色反应在几分钟内完成,且1.5小时内显色稳定。干扰因素少。本法具有简便快速、稳定可靠、灵敏、干扰少等优点,适用于科研及临床的胆石、胆汁蛋白质定量。
范跃祖张圣道赵小团傅培彬
关键词:胆石症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8例临床诊治探讨
2002年
刘凯鲁星燧范跃祖蔡同年
关键词:胆囊炎黄色肉芽肿性
蟾毒灵对裸鼠人胰腺癌的作用和诱导细胞调亡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蟾毒灵对裸鼠人胰腺癌的疗效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建立裸鼠人胰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蟾毒灵低剂量组(1.0mg/kg)、蟾毒灵高剂量组(1.5mg/kg)、5-Fu组(24mg/kg)、5-Fu+低剂量蟾毒灵组(24mg/kg+1.0mg/kg),生理盐水(NS)组。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给药6d。各组保留6只荷瘤鼠观察带瘤生存期,其余6只于用药第7天处死,测量鼠重变化、肿瘤生长抑制率;TUNEL法检测瘤体凋亡指数。结果治疗后,与NS相比,蟾毒灵高、低剂量组裸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5-Fu组、5-Fu+低剂量蟾毒灵组裸鼠体重明显降低差异(P<0.01);各用药组瘤体体积与NS组相比均显著缩小(P<0.05),蟾毒灵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瘤体体积显著缩小(P<0.05),蟾毒灵+5-Fu组较单纯蟾毒灵组瘤体体积显著缩小(P<0.05);蟾毒灵高、低剂量组平均生存期较NS组显著延长(P<0.05);蟾毒灵高剂量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蟾毒灵对裸鼠人胰腺癌移植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蟾毒灵的抗肿瘤机理之一。
殷佩浩李琦李先茜秦爱军范跃祖
关键词:蟾毒灵胰腺癌裸鼠抗肿瘤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