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菅敏钰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麻醉
  • 9篇神经外科
  • 9篇外科
  • 7篇血管
  • 6篇手术
  • 6篇肿瘤
  • 6篇颅脑
  • 6篇脑血
  • 6篇脑血管
  • 5篇血管病
  • 5篇麻醉进展
  • 5篇脑血管病
  • 4篇围术期
  • 4篇脑肿瘤
  • 3篇血性
  • 3篇全身麻醉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细胞
  • 3篇颅脑创伤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作者

  • 26篇菅敏钰
  • 24篇韩如泉
  • 7篇刘海洋
  • 5篇梁发
  • 4篇彭宇明
  • 3篇张利勇
  • 2篇王静
  • 2篇景龙年
  • 2篇王成尉
  • 2篇王会文
  • 2篇陆瑜
  • 2篇张海静
  • 1篇董佳
  • 1篇康熙雄
  • 1篇王娟
  • 1篇王云珍
  • 1篇李俊发
  • 1篇韩松
  • 1篇李霄
  • 1篇王爱东

传媒

  • 8篇国际麻醉学与...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组47例,无深静脉血栓组24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0分[P=0.004,比值比(odds ratio,OR)=1.359,95%CI 1.101~1.677]、凝血酶原时间<12.0 s(P=0.029,OR=1.945,95%CI 1.216~2.341)、蛛网膜下腔出血(P=0.013,OR=2.030,95%CI 1.502~2.781)和手术时间>3.1 h(P=0.040,OR=3.171,95%CI 2.031~3.922)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术前GCS评分较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手术时间长的颅脑外伤患者,应警惕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菅敏钰俞美荣刘海洋梁发韩如泉
关键词:颅脑外伤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
2020年神经外科麻醉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神经外科麻醉主要包括3个方面:脑肿瘤手术麻醉、脑血管病手术麻醉和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手术麻醉。文章就以上3个方面的麻醉进展进行论述,并对2020年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围手术期管理、围手术期药物应用、麻醉方法等进行综述。
菅敏钰姜泽杨宛凝付宇翾韩如泉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创伤
miRNA-29a在神经细胞的表达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mi RNA)-29a在小鼠神经系统内的表达特征。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经原代培养第3、7、15、21天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出生后相应时间点小鼠大脑皮质mi RNA-29a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小鼠生长发育,mi RNA-29a在神经系统内的表达逐渐增强,与体外原代培养第3天相比,第7、15、21天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或P〈0.01);与饲养第3天小鼠相比,饲养第7、15、21天小鼠大脑皮质mi RNA-29a相对表达量亦升高(P〈0.05或P〈0.01);同一观察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相对表达量是神经元的20~40倍(P=0.000),而大脑皮质mi RNA-29a相对表达量仅为星形胶质细胞的1/3(P=0.000)。结论 mi RNA-29a在小鼠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呈现的高丰度特异性表达,主要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表达上调。
陆瑜菅敏钰李晔韩如泉
关键词:微RNAS星形细胞神经元大脑皮质聚合酶链反应
2021年神经外科麻醉进展
2022年
神经外科麻醉主要包括脑肿瘤手术麻醉、脑血管病手术麻醉和颅脑创伤手术麻醉等。作者团队自2018年以来,每年都会跟踪神经外科麻醉最新文献进展,文章针对2021年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围手术期管理、围手术期药物应用、麻醉方法等进行阐述。
菅敏钰孙婉琛吴侑煊王昕馨王静王鑫焱韩如泉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创伤
吗啡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吗啡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T98G和U118MG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胶质母细胞瘤T98G、U118MG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吗啡0.1(M1)、1(M2)、10(M3)和100μmol/L(M4)等5组。处理胶质母细胞瘤T98G和U118MG细胞24和48 h后,用甲臢MTS法和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与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吗啡在M3、M4组显著促进T98G和U118MG细胞增殖(P<0.05),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M3、M4组T98G、U118MG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和cyclin D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吗啡可能通过调节ERK1/2激活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胶质母细胞瘤T98G和U118MG细胞增殖。
刘强邱东宇菅敏钰韩松李俊发韩如泉
关键词:吗啡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ERK1/2CYCLIN
幕上肿瘤患者肿瘤侧和非肿瘤侧额部脑电双频指数的一致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幕上肿瘤切除术中肿瘤侧和非肿瘤侧额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手术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8~65岁,ASAⅡ或Ⅲ级。每位患者肿瘤侧和非肿瘤侧额部同时放置BIS电极。麻醉方法:静脉快速诱导,全凭静脉维持麻醉。记录麻醉手术过程中诱导前期、剪硬膜前、切瘤中、清醒后期四个阶段肿瘤侧和非肿瘤侧的BIS数据行Bland-Altman分析。结果 Bland-Altman分析显示:肿瘤侧与非肿瘤侧额部BIS诱导前平均偏差-0.8(-7.2~5.7);剪硬膜前平均偏差0.6(-8.3~9.5);切瘤期平均偏差1.5(-6.9~9.9);清醒后期平均偏差0.2(-9.3~9.8)。结论肿瘤侧与非肿瘤额部脑电双频指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者可互换。
张海静菅敏钰张利勇景龙年彭宇明韩如泉
关键词:幕上肿瘤丙泊酚脑电双频指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麻醉进展
2022年
麻醉方法、麻醉管理及管理流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后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关于麻醉方法孰优孰劣尚无共识,麻醉管理对AIS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也无指南性意见,管理流程仍需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文章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麻醉管理的影响要素及麻醉实施,管理流程(包括院前及院内管理流程)3个方面对AIS患者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优化麻醉管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梁发吴侑煊王鑫焱菅敏钰刘海洋韩如泉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
幕上肿瘤患者术中输注甘露醇对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甘露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低颅内压的高渗液体。静脉输入高渗甘露醇(20%)溶液后,可在血液和脑实质(脑细胞和细胞外间隙)的液体之间形成渗透浓度差,将脑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血液,并通过利尿作用排出体外,从而缩小脑容积和降低颅内压。但是近年来常有报道称甘露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引起电解质紊乱。Hassan等[1]报道了一例颅内占位患者,术中输注甘露醇1.0g/kg后15 min。
金星菅敏钰刘海洋张利勇李建国韩如泉
关键词:血清电解质高渗液颅内占位
全身麻醉药物的神经毒性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背景全身麻醉药物对未成熟脑的潜在毒性已被大量在体和离体基础研究证实。目的总结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对全身麻醉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结构、功能损伤和可能的长期行为学改变进行综述。内容神经细胞凋亡变性、突触结构和功能异常、神经突生长及定向障碍、神经发生异常等均是全身麻醉药物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除了一过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全身麻醉药物损伤可进一步引起长期认知功能和行为改变。趋向进一步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探讨麻醉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可能损伤及潜在机制,为临床麻醉药物毒性防治提供可能的靶点。
任艺菅敏钰王云珍韩如泉
关键词:未成熟脑神经毒性
神经外科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麻醉恢复室神经外科全麻术后的患者,患者信息和并发症情况按统一标准由专人记录。并发症包括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并发症、恶心呕吐、疼痛、寒战、躁动及苏醒延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95例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血压、心律失常、躁动、寒战、疼痛、低氧血症、苏醒延迟、呼吸道梗阻和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4.5%、13.5%、13.4%、9.3%、8.9%、5.9%、2.5%、1.9%、1.7%、0.3%。回归分析显示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59岁以下、幕下肿瘤(P〈0.05)。PONV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幕上肿瘤、幕下肿瘤、脑血管病、静吸复合麻醉,术毕使用曲马多和肌松拮抗药(P〈0.05)。术后躁动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幕下肿瘤和脑血管病、静吸复合麻醉、使用肌松药拮抗和未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泵(P〈0.05)。结论不同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亦有区别。麻醉医师需针对不同的神经外科手术,严密监测并及时治疗。
王云霞王会文侯春梅彭宇明菅敏钰张雪梅房辉韩如泉
关键词:神经外科并发症麻醉恢复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