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诸冰雪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脏
  • 6篇心脏病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5篇术后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5篇先天性心脏
  • 5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动脉
  • 4篇心肌
  • 3篇心肌缺血
  • 3篇心肌缺血再灌
  • 3篇心肌缺血再灌...
  • 3篇心肌缺血再灌...
  • 3篇选择素
  • 3篇抑肽酶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手术

机构

  • 1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4篇诸冰雪
  • 9篇贾兵
  • 7篇叶明
  • 6篇陈张根
  • 4篇沈华
  • 3篇闫宪刚
  • 3篇宓亚平
  • 2篇何春兰
  • 2篇李忻
  • 2篇钟慧
  • 2篇陶麒麟
  • 1篇孙勇
  • 1篇王秀华
  • 1篇马晓静
  • 1篇梁雪村
  • 1篇刘芳
  • 1篇李炘
  • 1篇陈纲
  • 1篇吴琳
  • 1篇惠慰

传媒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漫科学(新健...
  • 1篇第七届全国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时心肌组织黏附分子的表达及抑肽酶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前后P -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1)的表达 ,并探讨抑肽酶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2 0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治疗组 10例 ,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 10万kIU/kg ;对照组 10例 ,未用抑肽酶。于体外循环前后各取右心耳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 -选择素、ICAM 1及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P -选择素、ICAM 1及MPO免疫组化灰度值术后均较术前增高 (P <0 .0 1) ;术后治疗组中其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体外循环心肌组织黏附分子P -选择素及ICAM 1表达增加。抑肽酶可以通过抑制这些黏附分子的表达 。
诸冰雪贾兵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组织黏附分子抑肽酶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的诊治:10年总结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原因和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41例乳糜胸病例,年龄生后6天至7岁,体重3.5.23kg.诊断为...
闫宪刚贾兵陈张根叶明宓亚平诸冰雪
关键词:乳糜胸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围术期处理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总结16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收治16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0例,手术年龄为2个月至13岁,平均(23.25±0.63)个月,体重5~30(19.77±0.75)kg。全组均行冠状动脉移植术,并综合管理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尿量、血乳酸、中心静脉压等。结果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9例,其中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1例;全组共1例因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死亡,死亡率为6.25%;体外循环时间为85~260(135.61±35.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0~97(57.32±16.02)min,机械通气时间34~187(106.34±41.62)h;住CICU时间2~21(8.13±5.02)d,住院时间12~51(22.14±5.00)d,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缩短分数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围术期系统性处理,术前心功能维护,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及新技术应用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沈华贾兵陈张根叶明陶麒麟闫宪刚宓亚平诸冰雪
关键词:围术期冠状血管畸形婴幼儿
应激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心脏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小儿体外循环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可能导致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了CPB术后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mgNA变化规律,探讨了CPB手术对GRmRNA的影响及术后应激剂量GC治...
诸冰雪
关键词:小儿心脏手术糖皮质激素临床药理
打造健康饮食计划,助力先心病儿童茁壮成长
2024年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其源于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的发育异常。在活产婴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介于0.6%~1%。值得注意的是,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急性和慢性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高达48.4%和37.5%。营养不良不仅严重影响这些儿童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他们手术期间的风险。因此,及时识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是否遭受营养不良,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关键。
诸冰雪
关键词:手术期间先天性疾病先心病胎儿期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
2005年
贾兵孙勇李炘陈张根沈华诸冰雪
关键词: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外科治疗紫绀型心脏病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弓部
P-选择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研究
2002年
选择素(selectin)是一种细胞粘附分子,通过介导多形核白细胞与冠状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粘附,对缺血心肌产生再灌注损伤。目前,应用其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正逐步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并将逐步从实验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诸冰雪
关键词:P-选择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单克隆抗体
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血糖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 (CPB)前和停机后各时间点的血糖变化。方法  12 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按CPB时间分为四组 ,即非CPB组 (A组 )、CPB时间 <6 0min组 (B组 ) ,CPB时间 6 0~ 12 0min组 (C组 ) ,CPB时间 >12 0min组 (D组 )。按体重分组为体重≤ 8kg组 (a组 )和体重 >8kg组 (b组 )。 结果 CPB时间越长 ,体重越轻的患者的各时间点血糖波动就越大 ,其血糖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越久。结论 停机后胰岛素分泌受抑制 ,导致血糖升高 ,大多数病例血糖随时间推迟能够恢复正常 。
沈华陈张根叶明诸冰雪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血糖
提高新生儿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心病治疗效果的新技术研究
贾兵黄国英闫宪刚马晓静叶明刘芳吴琳陈纲陶麒麟诸冰雪梁雪村钟慧何春兰
该项目属于医药卫生科技领域。该课题是大样本的临床系列研究,重点总结新生儿、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心病的根治手术和围术期关键技术的应用,强调早期诊断、治疗,手术疗效好,超声诊断技术研究对以往的技术做出了补充和规范。该项目为完善新...
关键词:
关键词:先心病超声诊断
体外循环时P-选择素的表达及抑肽酶对其影响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P-选择素在体外循环时的表达规律,阐述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并探讨抑肽酶对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20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组10例,预冲液中加入抑肽酶10000万IU/kg;对照组10例,未用抑肽酶。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中、后多个时点采血,检测血浆P-选择素的浓度(双抗夹心免放法)。于体外循环前、后各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水平。结果两组血浆P-选择素浓度均在缺血再灌注后1h即有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后6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回落;但在治疗组其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P-选择素免疫组化灰度值术后均较术前增高(P<0.01);术后治疗组中其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选择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表达增加。抑肽酶可以通过抑制P-选择素的表达,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诸冰雪贾兵
关键词:P-选择素抑肽酶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