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心同

作品数:27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动脉瘤
  • 11篇颅内
  • 9篇动脉
  • 9篇血管
  • 9篇颅内动脉
  • 9篇颅内动脉瘤
  • 8篇血管内治疗
  • 7篇栓塞
  • 5篇弹簧圈
  • 3篇血管内栓塞
  • 3篇药物
  • 3篇破裂动脉瘤
  • 3篇外科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大脑
  • 2篇弹簧圈治疗
  • 2篇用药
  • 2篇预后
  • 2篇载瘤动脉

机构

  • 17篇皖南医学院弋...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
  • 3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27篇赵心同
  • 17篇李真保
  • 17篇方兴根
  • 15篇刘佳强
  • 13篇赖年升
  • 7篇吴德刚
  • 6篇徐善水
  • 4篇吴德刚
  • 4篇狄广福
  • 4篇汪慧芳
  • 4篇赵洪洋
  • 4篇吴德刚
  • 4篇盛斌
  • 3篇姚东晓
  • 3篇王海均
  • 3篇陈三送
  • 3篇刘俊
  • 3篇张家旗
  • 3篇袁金龙
  • 3篇袁金龙

传媒

  • 7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2例
2014年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2,NF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NF2患者报道如下。
狄广福江晓春戴易徐善水潘先文陈建民赵心同方兴根
关键词:神经鞘瘤脑膜瘤
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初步体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1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93个动脉瘤,48 h内行支架辅助治疗,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动脉瘤特征、治疗结果及造影随访情况。预后随访结果利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进行评价。术后3、6、15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支架释放满意。术后即刻见动脉瘤完全填塞66例,次全填塞22例,部分填塞5例。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再出血后死亡。在访的79例患者中71例预后良好(m RS 0~2分)。3个月及后期造影随访69例患者,60例未见复发或进展。结论:Enterprise支架及LVIS支架辅助治疗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但仍需更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
赖年升方兴根吴德刚赵心同刘佳强张家旗李真保
关键词:颅内宽颈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A_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_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2月采用血管内方法治疗的25例大脑前动脉A_1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5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5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例A_1段宽颈动脉瘤合并烟雾综合征予以球囊辅助栓塞,1例微小动脉瘤使用2枚enterprise支架重叠释放置入,3例行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9例,Ⅱ级5例,Ⅲ级1例;无弹簧圈突入载瘤血管、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17例,1分5例,2分1例,4分2例。16例术后临床和影像学随访3~24个月,未出现再出血和脑缺血并发症,m RS评分0分11例,1分3例,2分1例;2例复发,均为单纯弹簧圈填塞的动脉瘤,继续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方法治疗大脑前动脉A_1段动脉瘤安全有效,为保证成功栓塞,需要结合各种辅助技术和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吴德刚李真保赵心同袁金龙秦飞云盛斌张兵兵方兴根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疗效
我院31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310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研究,登记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品名称、给药途径,ADR名称、级别、转归。结果ADR集中发生在40~50岁年龄段,女性比男性比例高;新的、严重的ADR分别占总数的1.29%和6.45%;静脉滴注引起的ADR175例,占总数的56.45%,口服给药引起的ADR112例,占总数的36.13%;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ADR发生比例高;ADR临床表现分布广泛,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β-内酰胺类是引起严重ADR的主要抗菌药物。结论抗菌药物引起ADR的原因较为复杂,应加强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汪慧芳赵心同江佳刘俊
关键词:抗菌药物安全用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前交通动脉瘤189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89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造影随访3~24个月。结果:成功栓塞前交通动脉瘤189例,致密栓塞161例;瘤体少量显影12例;瘤颈少量残留16例。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12例;血栓形成6例;术中破裂3例,2例因出血死亡。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14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43例。术后92例造影随访3-24个月均无再出血,14例复发,23例支架辅助治疗患者随访中均未见复发及再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可靠。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降低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复发率。早期治疗,合理应用各种辅助技术,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并减少预后不良。
刘佳强李真保方兴根吴德刚赵心同陈三送狄广福陈建民赖年升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介入治疗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床突旁破裂动脉瘤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床突旁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床突旁破裂动脉瘤26例。结果 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1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5例。术后即刻造影示:Raymond分级Ⅰ级15例,Ⅱ级8例,Ⅲ级3例。术中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1例术中再次破裂,最后死亡。25例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5例复发,其中3例再次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患者预后:预后良好(0-2分)23例,预后差(3-6分)2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床突旁破裂动脉瘤仍存在挑战,常需使用支架辅助技术,尽管存在一定复发率,但近期仍可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李玉龙方兴根李真保吴德刚赖年升赵心同徐善水狄广福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预后
子囊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的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探讨子囊型破裂与未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 A-AN)的血流动力学和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全脑DSA诊断为子囊型PCoA-AN 31个,其中破裂动脉瘤20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重组三维DSA动脉瘤模型,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PCoA-AN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形态学的相关参数。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未破裂组[(11.8±1.3)Pa比(13.8±1.0)Pa,P=0.02]。破裂组低WSS面积比值(LSA)明显高于未破裂组[中位数为9.0(8.2,10.2)比3.1(2.3,3.2),P<0.01]。两组间的剪切振荡指数、归一化WSS、纵横比、大小比、椭圆形指数、波动指数及非球面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WSS和高LSA可能是导致子囊型PCo A-AN破裂的原因。
袁金龙方兴根李真保赵心同吴德刚赖年升刘佳强徐善水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形态学
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由于血泡样动脉瘤特殊的病理结构,显微手术治疗的再出血及复发率较高,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多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15例,其中双Enterprise 5例、三重Enterprise 3例、Enterprise+Lvis 4例、双Lvis支架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分析纳入病例临床特点、即刻栓塞率(采用Raymond分级)、临床随访结果、并发症及影像学随访情况。结果采用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方法成功治疗15例,弹簧圈和支架植入成功率100%。动脉瘤即刻Raymond分级显示:RaymondⅠ级9例、RaymondⅡ级4例、RaymondⅢ级2例。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术中仅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1例出现支架少许移位,1例出现颈内动脉岩骨段夹层,无动脉瘤术中破裂、飞圈等术中并发症,术后有迟发型脑梗死2例。术后影像学随访2周~25个月,其中治愈11例、稳定2例、进一步血栓形成2例;临床随访2周~28个月,改良Rankin评分为0~2分者12例、4分1例、5分1例、6分1例。结论多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具有一定有效性,可降低BBAs的再出血及复发的风险。
袁金龙方兴根赵心同吴德刚赖年升刘佳强吴丹李真保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脑胶质瘤治疗中自由基清除剂的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对肿瘤大小的影响及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MTT比色法测定EDA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C6脑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右侧尾状核,建立脑胶质瘤模型,将荷瘤大鼠随机分为EDA高和低剂量组、对照组及空白组4组。空白组用来测定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其他组用EDA或生理盐水干预,观察对肿瘤大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10-3、1×10-4、1×10-5和1×10-6mol/L的EDA作用48 h后,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8.3%、13.2%、21.9%和30.6%,呈浓度依赖性。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中SOD活性较低,而MDA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EDA高剂量组平均肿瘤体积最大,其次为EDA低剂量组,对照组最小。3组荷瘤大鼠肿瘤平均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63,P=0.008),EDA高剂量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EDA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基清除剂EDA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自由基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潜在的价值。
赵心同赵洪洋姚东晓王海均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自由基清除剂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547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上报的抗菌药物致ADR 54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DR分级、ADR转归、ADR涉及药品、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ADR发生集中在41~50岁年龄段,女性比男性发生ADR的比例高;新的、严重的ADR分别占总数的0.73%、5.12%;其中,静脉滴注367例(占67.09%),口服给药153例(占27.97%);左氧氟沙星引发ADR比例最高(占23.4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4.90%)和消化系统损害(占27.84%)为主。β-内酰胺类是引起严重ADR的主要抗菌药物。结论:抗菌药物致ADR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汪慧芳江佳赵心同
关键词:抗菌药物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