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
-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生理生态过程
-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整体水平破译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特定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变化规律,并与土壤关键元素的通量变化规律耦合,能够清楚反映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微生物作用者.针对三种典型稻田土壤(湖南古市、湖南桃...
- 郑燕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理生态特性测序技术
- 文献传递
- 中国浓香型白酒“增己降乳”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19
- 2018年
- 适当增加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的质量浓度,降低乳酸乙酯的质量浓度,即"增己降乳",是提高浓香型白酒品质的有效途径.从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化学性质与生物合成机理、与"增己降乳"相关的微生物及其应用、"增己降乳"综合技术措施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分别由己酸和乳酸与乙醇通过酯化作用生成,己酸和乳酸分别是这两种酯生物合成的底物;己酸菌、甲烷菌、酯化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都是与"增己降乳"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微生物,单独或复合使用这些微生物制剂可以取得明显的"增己降乳"的效果;此外,白酒企业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科学建造窖池、优化窖泥配方、提高大曲质量、做好清洁卫生、调整入池条件、精细蒸馏操作、低温缓慢发酵等综合措施,也有助于实现"增己降乳".未来应深入研究不同生产条件下,乳酸菌、降乳菌等"增己降乳"相关微生物的种群演替规律;采用人工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学等免培养技术,系统研究与揭示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规律.以科学发展的态度,规范白酒产业化管理,保持"增己"和"降乳"的合理与适度,从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适应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的品牌产品.
- 何培新胡晓龙郑燕沈祥坤李绍亮李学思范海报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己酸乙酯乳酸乙酯
-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DNA/RNA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
- 21世纪以来,DNA测序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将成为一种常规手段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类似于目前土壤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化学分析,成为土壤质量评价的常规方法.而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简称DNA/RNA-S...
- 郑燕贾仲君
- 我国8个典型水稻土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产甲烷古菌主导稻田甲烷生成,是稻田生态系统的模式微生物类群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然而,水稻土产甲烷古菌群落组成的空间分异却鲜有报告。【方法】本研究沿20.55°N至47.43°N梯度,采集了我国不同纬度上8个典型水稻土,利用PCR-DGGE指纹图谱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揭示不同地点水稻土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的组成;结合多个环境因子,利用生物信息学,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维恩图(Venn diagram)明确产甲烷古菌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研究发现p H值是驱动水稻土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组成分异的主要因子;此外,沿纬度梯度,8个地区的产甲烷古菌群落组成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结论】本研究首次阐明了稻田中产甲烷古菌群落分布情况,并揭示其主要驱动因子。该认知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产甲烷古菌的生物地理学分布,还有助于从微生物学机制上阐明我国温度梯度带上有机质转化空间的差异。
- 俎千惠王保战郑燕贾仲君林先贵冯有智
- 关键词:水稻土典范对应分析
- 典型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过程的微生物地理分布规律研究
- 郑燕贾仲君
- 关键词:稻田甲烷氧化
- 生物工程专业精密仪器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 2019年
- 仪器分析实训是许多理工科高等院校开展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目前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精密仪器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两多两少"和"三重三轻",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及动手实践能力,使该课程更符我校人才培养要求。
- 胡晓龙迟雷迟雷何培新张勇张书铭
- 关键词:教学改革生物工程专业
- 信息技术下《基因工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17年
- 基因工程是一门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具有知识点广且分散、内容抽象枯燥、逻辑性强等特点,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一定的难度。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将其逐步引入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基因工程》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资源内容和形式得到极大丰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探讨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及展望,为进一步提高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支撑。
- 郑燕何培新胡晓龙
-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教学改革
-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DNA/RNA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被引量:32
- 2013年
- 【目的】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复杂土壤环境中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特定功能微生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微生物核酸DNA/RNA,研究复杂土壤中关键元素转化的微生物调控机制。【方法】针对我国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3种稻田红壤,围绕13C-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过程,在DNA和RNA水平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群落16S rRNA基因和16S rRNA,通过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土壤微生物总核酸获得13C-标记的DNA/RNA,进一步采用克隆文库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作用者。【结果】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种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中,甲烷好氧氧化菌占土壤整体微生物群落的丰度显著增加,RNA水平的增幅显著高于DNA水平,能够更为灵敏地反映土壤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过程。3种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中,类型Ⅰ和类型Ⅱ甲烷好氧氧化菌在湖南古市土壤中显著增加,湖南桃源土壤中类型Ⅱ甲烷好氧氧化菌增加明显,而类型I甲烷好氧氧化菌在广东雷州土壤中增幅最大。进一步利用13C-DNA和13C-RNA分别构建pmoA基因和16S rRNA克隆文库,发现类型I甲烷好氧氧化菌主导了湖南古市和广东雷州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类型II甲烷好氧氧化菌主导了湖南桃源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结论】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在整体微生物群落水平,清楚反映复杂土壤中特定功能微生物的生理生态过程,而RNA较DNA水平的分析更为灵敏;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微生物核酸DNA/RNA技术能够准确地揭示复杂土壤重要过程的微生物作用者。
- 郑燕贾仲君
- 关键词:RNA
- 浓香型白酒窖泥梭菌的分离及其挥发性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从河南张弓老酒酒业的窖泥中分离厌氧梭菌属细菌,基于微生物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萃取和检测了分离菌株发酵液中的挥发性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分离到的88株细菌与基因库中8种芽孢梭菌(Clostridium celerecrescens、C.cochlearium、C.carboxidivorans、C.sporogenes、C.sartagoforme、C.thermopalmarium、C.aurantibutyricum和C.butyricum)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从分离菌株的发酵液中共检测到20种酯类、12种酸类、11种醇类和4种醛类物质,还有一部分酮类和醚类物质;其中主要的酯类物质有丁酸乙酯、丁酸丁酯、3-苯丙酸乙酯等,酸类物质主要为丁酸和己酸,醇类物质主要为丁醇、己醇和3-苯丙醇。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窖泥中可培养梭菌菌群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贡献。
- 何培新李芳莉郑燕张勇胡晓龙孙西玉郭福利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窖泥RRNA基因
- 内蒙古岗更诺尔湖泊退化情景下好氧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内蒙古岗更诺尔湖退化为碱地、草地情景下,研究好氧甲烷氧化过程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针对湖泊沉积物及其退化后形成的碱地、草地土壤,在不同初始甲烷浓度下培养,研究其甲烷氧化速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甲烷氧化菌的群落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湖泊退化过程中,沉积物和碱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甲烷氧化速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与草地土壤有显著差异。在微生物属水平,甲烷氧化菌Methylococcus的丰度显著增加,在沉积物、碱地和草地中的丰度分别为19.2%、48.8%和78.3%,而Crenothrix的丰度明显降低,依次为54.7%、32.1%、和13.9%。进一步室内模拟不同初始浓度下甲烷氧化过程,发现沉积物中Crenothrix和Methylocaldum的增幅最大;碱地土壤中Methylococcus和Methylomonas的增幅远高于其他甲烷氧化菌;而在草地土壤中,Crenothrix增加高达7.81%,增幅达196倍。这些显著增加的微生物可能在不同浓度甲烷氧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湖泊退化过程中,甲烷氧化潜力降低。沉积物中的甲烷氧化菌发生了显著分异,Methylococcus逐渐成为碱地和草地的优势微生物,而Crenothrix则逐渐成为弱势类群。然而,草地土壤氧化高浓度甲烷过程中,数量上占弱势的Crenothrix迅速变为优势类群,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莫永亮郑燕金凤金凤贾仲君
- 关键词:生态演替CH4甲烷氧化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