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丽春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社区获得性
  • 5篇难治
  • 5篇获得性
  • 5篇儿童
  • 5篇肺炎
  • 4篇社区获得性肺...
  • 4篇获得性肺炎
  • 3篇住院
  • 3篇住院儿童
  • 2篇多中心
  • 2篇非典
  • 2篇非典型肺炎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气管
  • 1篇气管炎
  • 1篇细支气管
  • 1篇细支气管炎
  • 1篇毛细支气管炎
  • 1篇合并腹泻

机构

  • 5篇成都市第三人...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成都市第二人...
  • 3篇四川大学
  • 1篇蒲江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郭丽春
  • 5篇杨涛毅
  • 4篇李磊
  • 3篇彭珉娟
  • 2篇万朝敏
  • 1篇张彤
  • 1篇陈桂华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儿童病毒感染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住院患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CAP)病毒感染临床特点的比较,了解成都地区病毒性RCAP的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和特点,为RC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1例RCAP和CAP住院患儿痰液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Ig M抗体检测,痰液和血清细菌学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在391例住院肺炎患儿检测出病毒检测阳性24.81%,110株病毒。在冬季病毒检出率最高为43.58%,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检出率差异。193例RCAP病毒检测阳性患儿20.73%(47株),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和EB病毒感染占前3位,混合感染占78.72%。结论病毒感染是RCAP主要致病菌之一,病毒在RCAP中有较低的检出率,混合感染和病毒感染种类不同是导致RCAP的原因之一。
杨涛毅郭丽春陈桂华张彤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
成都地区住院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住院病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fractory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非典型...
杨涛毅彭珉娟李磊郭丽春万朝敏
成都地区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目的对成都地区难治性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流行的优势菌株、感染模式以及耐药情况探讨儿童难治性CAP的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儿章难治性CAP的合理治疗方...
杨涛毅彭珉娟李磊郭丽春万朝珉
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年龄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小儿腹泻的机制。方法观察196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药前后腹泻发生率,分析其年龄特征,并作腹泻的病因学检查。结果1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28例(14.3%),用药后继发腹泻104例(53.1%),合计132例(67.4%),且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大,合并继发感染,继发乳糖不耐受,菌群失调的比例越大。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可引起患儿腹泻,于年龄明显相关,其腹泻原因通过粪便检测发现与菌群失调、合并继发感染和乳糖不耐受等有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郭丽春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腹泻
成都地区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多中心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肺炎衣原体在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MIF对163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血清标本进行了肺炎衣原体检测和其它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肺炎衣原体阳性标本5例,阳性率为3.06%,其中80%为混合感染。结果肺炎衣原体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低的检出率,混合感染常见,易并发喘息。
杨涛毅彭珉娟李磊郭丽春万朝敏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衣原体
成都地区住院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的多中心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住院病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fractory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非典型病原体(Atypical pathogens,AP)感染的比较,了解成都地区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和特点,为RC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MIF)对315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和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和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niae,LP)和多种检测方法检测其它病原微生物,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163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共检测出典型病原体阳性36例,检出率22.09%,MP、LP、CP阳性率分别为14.11%、4.91%和4.29%。CAP中病原体阳性53例,检出率34.87%,MP、LP、CP阳性率分别为23.68%、6.57%和5.26%。非典型病原体在全年均可发病,感染率秋、冬季最高,其中肺炎支原体低于同期CAP的检出率,36例RCAP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患儿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者16例(44.44%),非典型病原体和其它2种病原菌混合感染5例(13.88%),非典型病原体间混合感染2例(5.55%)。在RCAP非典型病原体检测阳性的患儿有并发症出现17例(47.22%),CAP的10例(18.86%)。两组在发热率、发热和咳嗽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日和联合抗感染治疗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的住院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是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较低的检出率,低于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RCAP中混合感染、并发症是导致RCAP的原因之一。
杨涛毅彭珉娟李磊万朝敏郭丽春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