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桂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 1篇动物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学龄期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预后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治疗预后
  • 1篇沙门菌
  • 1篇沙门菌感染
  • 1篇伤寒
  • 1篇伤寒沙门菌

机构

  • 6篇成都市第三人...
  • 3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桂华
  • 3篇杨涛毅
  • 2篇张彤
  • 2篇万朝敏
  • 2篇叶蕾
  • 2篇彭珉娟
  • 2篇蔡和花
  • 1篇郭丽春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对小鼠Th1/Th2影响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鼠伤寒沙门菌(STM)感染的临床病理特征、机体在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反应特点以及沙门氏菌感染对Th反应平衡的影响,为临床相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建立伤寒沙门菌感染和对照小鼠模型。两组动物在不同时点处死,观察小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测量脾脏IFN-γ和IL-4表达,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计算Th1/Th2比值。结果感染伤寒沙门菌小鼠的小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在3天时最重,持续至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小鼠接种鼠伤寒沙门菌后Th1/Th2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分类向Th1细胞漂移,第3天时,Th1/Th2升到最高值,与病理改变程度和感染中毒症状一致。结论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后,细胞分类向Th1漂移,产生炎症性损伤。
杨涛毅彭珉娟万朝敏陈桂华叶蕾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TH1/TH2细胞因子
暴发性宋内氏痢疾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
陈桂华
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探讨微生态调节剂不同的使用方法对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①预防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预防组和对照组模型;②调节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再分为自然恢复组和调节组。以上各组分别在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①预防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下同时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②调节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结论微生态调节剂产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作用。停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恢复较快。
杨涛毅彭珉娟陈桂华叶蕾万朝敏
关键词:双歧杆菌属动物
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儿童病毒感染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住院患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CAP)病毒感染临床特点的比较,了解成都地区病毒性RCAP的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和特点,为RC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1例RCAP和CAP住院患儿痰液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Ig M抗体检测,痰液和血清细菌学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在391例住院肺炎患儿检测出病毒检测阳性24.81%,110株病毒。在冬季病毒检出率最高为43.58%,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检出率差异。193例RCAP病毒检测阳性患儿20.73%(47株),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和EB病毒感染占前3位,混合感染占78.72%。结论病毒感染是RCAP主要致病菌之一,病毒在RCAP中有较低的检出率,混合感染和病毒感染种类不同是导致RCAP的原因之一。
杨涛毅郭丽春陈桂华张彤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
个体化预测7~14岁学龄期哮喘儿童治疗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和评价
2022年
目的分析影响7~14岁学龄期哮喘儿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而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就诊的7~14岁学龄期哮喘儿童1657例,随访1年失访11例,再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分为控制良好组(ACT评分≥20分)及控制不佳组(ACT评分<20分)。分析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7~14岁学龄期儿童哮喘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后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决策的获益性。结果影响7~14岁学龄期哮喘儿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亲属哮喘病史、父母吸烟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变应性鼻炎史及不规范用药(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显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7~14岁学龄期哮喘儿童治疗预后的能力较强,其中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为0.71,0.93;采用Bootstrap方法验证列线图发现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017;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7~14岁学龄期哮喘儿童治疗预后的阈值为0.07~0.86时适用性最佳。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7~14岁学龄期儿童哮喘治疗预后,进而行促使患儿规范用药、促使其父母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等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李娟蔡和花王志强陈桂华吴晓艳刘茜洋
关键词:哮喘学龄儿童列线图预后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观察
2021年
探究阿奇霉素在干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患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症状缓解周期、住院周期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具体时间等参量。结果:观察组的病患在包括症状缓解周期(6.32±1.22)天、住院周期(9.12±2.03)天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具体时间(4.62±1.28)天几项指标表现方面均要好于另外一组缓解周期(8.84±2.09)天、住院周期(11.46±2.49)天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具体时间(6.45±1.39)天,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以显著提增病患的恢复效果,加快有关症状等的消除。有着一定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蔡和花陈桂华李娟
关键词:阿奇霉素肺炎小儿
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住院的231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31例早产儿中发生医院感染者39例,感染率为16.88%,其中男24例占61.54%,女15例占38.46%;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7d者感染率28.21%,≥7d者感染率71.79%,医院感染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P<0.05);检出病原菌44株,其中5例存在混合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占36.36%,主要以链球菌属及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占63.64%,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医院感染疾病主要是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克雷伯菌属,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导致败血症、皮肤感染的病原菌有链球菌属、肠球菌属、溶血葡萄球菌等,坏死性小肠炎患儿病原菌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是临床常见医院感染疾病。
张彤陈桂华
关键词:医院感染早产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