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仓
- 作品数:39 被引量:1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类风湿病患者早期运动心肺功能变化被引量:1
- 1999年
- 类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患,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和血管。肺脏血管和结缔组织丰富,故类风湿病患者也常引起肺部病变。我们对类风湿因子阳性但肺部X线、心电图和普通肺功能均正常的早期类风湿患者,进行了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检查,以了解该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早期...
- 朱宝玉魏蔚陈光瑾曹书通冯玲曹洁郭美南杜文彬郭仓
- 关键词:类风湿病运动心肺功能
- ARDS与MODS二者发病机制的相互关联性被引量:57
- 1999年
- ARDS于1967年由Ashbaugh等首先加以描述后,迄今对该征的认识大大加深了。ARDS发病率明显增高,并已成为最严重的肺疾患,且倾向于侵袭素来健康的人;多由于误吸胃内容物、急性胰腺炎、多发性创伤以及严重细菌感染而诱发。创伤或大手术后某单个器官功...
- 郭仓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SIRS病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1994年
-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趋势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压积(Hct)、pH、PaO_2及PaCO_2的关系。发现:1.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大部明显下降。2.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变化与心功能状态有关。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进展的一定阶段,pH、PaCO_2与红细胞变形性无直线相关关系,Hct、PaO_2与红细胞变形性分别呈直线正、负相关关系,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
- 曹洁郭仓
-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红细胞变形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氧合作用的变化
- 1994年
- 对25例经右心导管检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氧合作用指标进行分析,观察肺动脉压正常组、隐性肺动脉高压组及肺动脉高压组之间氧合作用的变化。方差分析结果:动脉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氧孢和度、混合静脉血氧孢和度、动静脉氧含量差、混合静脉血氧含量、肺泡氧分压以及左右分流等氧合指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3组患者的肺组织结构及肺毛细血管床破坏、缺氧程度加重、肺循环阻力增大及肺循环储备力减低有关,致使其氧合作用亦发生相应的改变。
- 朱宝玉陈光谨杜文彬郭仓崔书章
-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肺心病氧合作用
- 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其与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对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22例非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及肺气肿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与血气分析、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肺气肿急性发作期,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以上);与非老年肺心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全血高、低切变粘度与PaO2、O2sat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PaCO2呈正相关(分别P<001、P<001、P<001、P<005);血浆粘度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P<005),与PaO2及PaCO2无相关。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随病情进展血液粘稠度逐渐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影响血液流变学的原因之一。
- 王燕陈光瑾徐大文郭美南杜文彬郭仓
-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老年人血液流变学
- 肝-肺综合征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肝-肺综合征(Hep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包括:慢性肝病、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肺血管异常、动脉氧合功能降低放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变的疾病.而患者一旦发生肺动脉高压,多于1年~5年内死亡.早在1884年即有学者发现肝硬变患者伴发绀和杆状指.其后又有学者尸检发现肝硬化患者肺血管扩张和肺动-静脉交通.1977年Kennedy和Kncedson又有机关报道.但肝-肺综合征首先由瑞典Eriksson及其同事于1988年提出.近年来随着肝脏移植术前准备的深入研究及其移植的频频成功,有关肝一肺综合征的报道日趋增多,本文拟就此作一综述.l 病因和发病机制HPS的直接病因是慢性肝病,尤以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多见,也有便门脉高压而无肝硬化但出现HPS者.肝功能不全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曹洁郭仓
-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病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乳酸与血气变化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1999年
- 朱宝玉陈光瑾郭美南郭仓杜文彬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乳酸血气
- 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处理
- 1965年
- 急性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时常遇到,且多呈严重危急状态,这样就要求临床医生对它要有充分的认积,并能及时作出诊断,正确地给以处理。一、发病机制急性呼吸衰竭多继发于急、慢性肺脏和心脏疾病,亦多发生于慢性呼吸衰竭的基础上。最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及支气管痉挛等所诱发;亦可发生于心力衰竭,肺切除术中,支气管痉挛状态下;常因过量使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如鸦片,吗啡等)安眠药(如巴比妥酸盐类)或因吸入纯 O而引起。
- 郭仓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阻塞性肺气肿发病机制
-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致病特点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34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居同期136例肺心病下呼吸道感染的首位,老年、有较严重基础病和并存症、有多种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史是引起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临床症状严重,混合感染率高(52.9%),院内感染率高(29.4%),病死率高(26.5%)。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比洛菲不动杆菌的致病性强。结论老年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预后不良。
- 王燕陈光瑾李云生杨秀菊杜文彬郭仓
- 关键词:肺心病不动杆菌药敏试验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伴发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附101例临床分析
- 1984年
-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伴或不伴肺心病(简称慢阻肺病)病人,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导致死亡。本文通过对两年来住院的101例慢阻肺的病例分析,探讨伴发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等问题,希望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俾益。
- 郭仓陈光瑾林珊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慢阻肺病抗菌素庆大霉素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