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玥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胆囊
  • 3篇胆囊癌
  • 3篇结石
  • 2篇胆结石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胆囊癌
  • 2篇诊治
  • 2篇诊治进展
  • 2篇肿瘤
  • 2篇综合征
  • 2篇MIRIZZ...
  • 2篇病理
  • 2篇病因
  • 1篇胆结石成因
  • 1篇胆囊癌患者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炎
  • 1篇胆囊肿瘤
  • 1篇胆酸
  • 1篇胆酸类

机构

  • 10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中...
  • 1篇解放军451...

作者

  • 10篇韩玥
  • 9篇石景森
  • 5篇李国才
  • 5篇杨毅军
  • 5篇焦兴元
  • 2篇卢云
  • 2篇韩文胜
  • 2篇刘刚
  • 2篇赵凤林
  • 1篇邢建桥
  • 1篇卓健生
  • 1篇周连锁
  • 1篇党诚学
  • 1篇赵波
  • 1篇于跃利
  • 1篇秦兆寅
  • 1篇黎一鸣
  • 1篇纪宗正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7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被引量:4
2000年
1940年Mirizzi根据术中胆道造影所见提出“肝总管有生理括约肌功能”,1948年发表功能性肝管综合征,即胆囊管、胆囊颈结石嵌外压肝总管引起黄疸,称之为Mirizzi综合征(MD)^([1])。MD是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的少见并发症,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1.0~2.7%^([2、3])。但由于术前诊断较困难。
韩玥石景森
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
细菌L型与胆囊结石的成因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细菌L型在胆囊结石、胆囊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高渗培养技术对胆囊结石、胆囊炎病例 1 30份的胆囊胆汁标本进行了普通菌及L型菌联合培养。另外对其中胆囊切除标本行革兰染色 ,于光镜油镜下观察。结果 :胆囊疾病组细菌L型总检出率为 59 2 3 % ,对照组为 5 0 % ;各种类型胆囊结石胆汁中 ,以胆色素类结石检出率最高 ,为 88 89% ,其次为混合性胆石 (80 0 % ) ,胆固醇类胆石 (54 84% )和黑色结石 (50 0 % ) ,但各种类型的胆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多发性结石明显高于单发性结石。 59例胆囊标本的革兰染色阳性率为83 1 % ,细菌L型感染受年龄因素影响 ,随年龄增加 ,其感染率增高。结论 :细菌L型感染在胆囊结石、胆囊炎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重视细菌L型的致病性 。
石景森李国才韩文胜卓健生杨毅军韩玥焦兴元
关键词:细菌L型胆囊炎胆结石病因
原发性胆囊癌1898例病理类型的分析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方法 :对 1898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1898例胆囊癌中腺癌占 92 .9% ,其中有NOS(Nototherwisespecified)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未分化腺癌、管状腺癌、印戒细胞癌等类型 ,鳞癌及腺鳞癌占 4.9% ,腺瘤恶变占 1.7%。此外尚发现炎症恶变 3例 ,息肉恶变 4例 ,类癌及恶性淋巴瘤各 1例。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中腺癌最多 ,侵袭能力强 ,预后差。其组织学类型比癌细胞分化程度更能决定其预后。
韩玥赵波石景森李国才杨毅军焦兴元
关键词:胆囊癌病理类型预后
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进展(文献综述)
2000年
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有关文献 ,详细讨论了 Mirizzi综合征 (Mirizzi′s syndrome,MD)的分型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认为影像学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 MRCP的应用。术前诊断可减少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治疗以胆囊次全切除及肝肠吻合术最佳 ,内窥镜、腹腔镜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韩玥石景森
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
TNF、sTNFR在结石致胆囊癌变的机理研究
2000年
石景森卢云周连锁韩文胜韩玥
关键词:TNFSTNFR结石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癌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
2000年
目的探讨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癌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27例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三天、第一周、第二周及第三周测定血清白蛋白、胆固醇、总铁结合量、转铁蛋白、铁、镁、锌浓度。结论术后第三天,所有的营养评估指标均急剧下降(P<0.01)。术后二~三周,血清白蛋白、镁、锌浓度已恢复到术前水平,但血清铁、转铁球蛋白和血清总铁结合量在术后第三周仍未恢复。结论胆囊场根治性切除术对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是暂时的和可逆转的,患者应补充足量的铁,同时要定期检查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焦兴元石景森于跃利刘刚韩玥
关键词:营养水平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微量元素水平可逆转胆囊癌总铁
脾脏占位性病变25例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25
1999年
目的 总结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 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结果 25 例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B 超诊断率为85 % (17/20) 。CT 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82 % (9/11) 。20 例行脾切除,4 例肿块切除或脾部分切除,1 例活检。术后病理类型:良性占位性病变15 例(60 % ) ,恶性10 例(40 % ) 。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5 年以上2 例,均为早期病例。结论 影像检查是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诊断手段。提高脾脏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石景森杨毅军韩玥焦兴元李国才赵凤林
关键词:脾肿瘤外科手术占位性病变
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附679例分析)
1999年
目的 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和对本病的发病、病理分期及转归的认识.方法 对1956~1998年收治的679例胆囊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679例胆囊癌中,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多数病例诊断时已属晚期,胆囊癌手术452例,发现早期病变46例(6.8%).679例中,手术率66.6%(18.2%~78.2%),切除率30.3%(20.0%~36.0%).病理分期199例中,Ⅰ—Ⅱ期获早期诊断者仅7例(11.1%~31.6%).结论 加强对本病的发病、病理分期及转归的认识以及各种检查手段的合理运用,是获得早期诊断及改善预后的基本途径.
石景森刘刚杨毅军焦兴元李国才韩玥赵凤林卢云
关键词:胆囊肿瘤原发性胆囊癌病因病理
nm23/NDPK在胰腺癌中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胰腺癌中nm2 3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神经浸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3 0例胰腺癌中nm2 3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胰腺癌中nm2 3的表达率为 46.67% ,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胰腺癌中nm2 3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淋巴转移 ,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P <0 .0 1) ,与神经浸润无关 (P>0 .0 5 ) ;nm2 3阳性表达组预后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 (P <0 .0 0 5 )。结论 nm2 3的表达与胰腺癌恶性度及预后相关。
党诚学韩玥秦兆寅纪宗正黎一鸣
关键词:胰腺癌NM23基因表达
肝硬变合并胆结石成因的探讨
1998年
目的 探讨肝硬变状态下胆石发生的机理。方法(1)采用四氯化碳灌胃的方法建立豚鼠的肝硬变模型,观察豚鼠的胆石形成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胆结石的细微结构,用薄层色谱扫描的方法定量测定胆汁酸的含量。(2)对716例肝硬变合并胆囊结石病人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豚鼠中肝硬变组的胆石发生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0%和慢性肝损害组的37.5%,肝硬变组总结合胆汁酸含量及G/T比值均较对照组降低。临床资料显示肝硬变病人胆石发生率为15.1%,肝硬变代偿期胆石发生率为9.7%,失代偿期胆石发生率为15.7%。胆石以胆囊内为多,占98.2%。结论 肝硬变病人胆石发生率升高,且随肝功能的降低,成石率升高。肝硬变状态下胆石发生率升高与胆汁中结合胆汁酸含量下降,G/T比值下降有关。
石景森李国才杨毅军韩玥余跃利邢建桥
关键词:胆结石肝硬变胆酸类发病机理扫描电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