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信起

作品数:257 被引量:75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3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机械工程
  • 12篇理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13篇柴油
  • 100篇柴油机
  • 96篇燃烧
  • 69篇二甲醚
  • 62篇甲醚
  • 56篇发动机
  • 55篇喷油
  • 48篇燃料
  • 26篇燃机
  • 26篇内燃
  • 25篇内燃机
  • 24篇增压
  • 24篇二甲醚发动机
  • 22篇喷雾
  • 19篇喷油器
  • 18篇燃油
  • 16篇压燃
  • 15篇油泵
  • 15篇油嘴
  • 15篇预混

机构

  • 2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41篇大连理工大学
  • 9篇无锡油泵油嘴...
  • 5篇山东大学
  • 5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山东轻工业学...
  • 3篇扬州大学
  • 3篇中国重型汽车...
  • 2篇解放军汽车管...
  • 2篇山东交通学院
  • 2篇山东工业大学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上海船用柴油...
  • 2篇龙口龙泵燃油...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57篇乔信起
  • 155篇黄震
  • 34篇方俊华
  • 28篇高希彦
  • 24篇李孝禄
  • 23篇张俊军
  • 23篇陈家骅
  • 22篇张武高
  • 22篇张光德
  • 21篇宋永臣
  • 19篇肖进
  • 15篇罗马吉
  • 14篇张贵阳
  • 14篇李德钢
  • 14篇白金龙
  • 14篇吴君华
  • 13篇宋钧
  • 12篇吕兴才
  • 12篇宋军
  • 11篇王真

传媒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9篇内燃机学报
  • 15篇农业机械学报
  • 12篇山东机械
  • 10篇汽车工程
  • 9篇燃烧科学与技...
  • 9篇内燃机工程
  • 8篇现代车用动力
  • 7篇柴油机
  • 6篇车用发动机
  • 6篇汽车工程学报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内燃机
  • 3篇山东轻工业学...
  • 3篇2004年内...
  • 3篇内燃机清洁高...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8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5篇2009
  • 11篇2008
  • 16篇2007
  • 14篇2006
  • 26篇2005
2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增压二甲醚发动机燃烧与NO_x排放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使用KIVA-3V对增压柴油机和二甲醚发动机标定功率点的缸内燃烧过程与NOx排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气缸压力和放热率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对缸内燃烧的温度分布计算表明:柴油燃烧滞燃期为2.5°CA左右,二甲醚为1.5°CA。柴油燃料着火始于喷雾前端两侧,在燃烧初期,其高温区分布在喷雾前端一侧,且在燃烧室内气流作用下沿垂直于喷雾方向扩散;二甲醚的着火点位于喷嘴附近,随喷雾的进行,其燃烧高温区从喷嘴附近一直延伸到喷雾前端,呈现狭长的高温带。在扩散燃烧后期,与柴油相比,二甲醚燃烧温度分布较均匀,且最高温度比柴油低。选用的9步NOx生成机理可较好地预测发动机实际运行中NOx排放水平。
张俊军黄震肖进乔信起吴君华
关键词:内燃机二甲醚柴油燃烧
二甲醚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研究被引量:32
2003年
在一台 2 135直喷柴油机上 ,对燃油供给系统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测试了燃用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时刻、气缸压力和有害排放 ,计算分析了放热规律及滞燃期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在供油提前角相同的情况下 ,二甲醚的喷射延迟比柴油长而滞燃期比柴油短 ,着火时刻落后于柴油 ;二甲醚的最大放热速率小 ,而燃烧持续期短 ;二甲醚发动机接近无烟排放 ,NOx排放浓度显著低于柴油机。
张光德黄震乔信起宋钧方俊华
关键词:直喷柴油机二甲醚发动机燃烧汽车燃油供给系统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发动机燃烧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3
2002年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能解决柴油机的排放问题,是很有前途的燃烧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几种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系统,包括进气道喷射、缸内早期喷射、推迟喷油定时和分段喷射燃烧系统;分析了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的特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方俊华黄震乔信起周校平陈红岩
关键词: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直喷式柴油机预混合燃烧
共轨柴油机燃用煤直接液化柴油的燃烧与排放特性被引量:8
2012年
在电控共轨柴油机上,试验研究了煤直接液化柴油(DDCL)、石化柴油及二者混合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石化柴油相比,DDCL燃烧始点晚,预混合燃烧强,但在大平均有效压力时不明显.DDCL混合一定比例的石化柴油后燃烧始点接近于石化柴油.随DDCL掺混比例增加,在小平均有效压力时的NOx、CO和HC排放增加较显著,而碳烟降低.对于颗粒物排放,纯DDCL较石化柴油略高,而石化柴油掺混小比例DDCL时颗粒物排放降低.
王真石玉林乔信起庄健金环年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
柴油发动机有害排放控制新方法-燃油喷雾内部EGR研究
黄震乔信起周校平肖进刘建江朱斌
以废气中的代表气体二氧化碳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二氧化碳-烷烃混合体系相平衡预测软件;采用气体喷射溶气法可快速制备溶气燃油CO_2在柴油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其比溶解量随溶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二者不成线性变化关系,空气在柴油中...
关键词: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雾化机理
高压引流EGR和氧化后处理降低二甲醚发动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在一台增压二甲醚发动机上进行了涡前压后高压引流废气再循环(EGR)和氧化后处理(DOC)降低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引流EGR使得进、排气温度和燃油消耗率略有高,进气流量降低。EGR缩短了燃料滞燃期,但增加了燃烧持...
张俊军黄震乔信起方俊华张武高
关键词:二甲醚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排放特性
文献传递
内燃机的生态分析
1995年
本文探讨内燃机与生态危机的联系及内燃机引起生态问题的哲学原因,指出传统内燃机常常存在着燃料经济性与有害物质排放性的矛盾,提出内燃机为迎接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乔信起
关键词:内燃机环境保护生态分析
丙醇-生物柴油斯特林发动机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2023年
斯特林发动机的喷射压力和背压均低于柴油机,一般采用压力涡流和引射耦合的喷雾方式。为研究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在斯特林发动机上的喷雾特性,本文建立了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喷雾可视化试验系统,研究了喷射压差、丙醇含量及喷孔直径对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斯特林发动机的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喷射压差的敏感性较小;在不同喷雾阶段,丙醇含量对喷雾的影响呈现不同规律,在喷雾趋于稳定后,P50BD50、P75BD25和纯生物柴油的喷雾贯穿距明显大于P25BD75和柴油;喷孔直径越大,喷雾锥角越大、喷雾贯穿距越小;引射作用对喷雾形态有质的影响,在可观测范围内,已无明显的雾束结构,引射是低压差下斯特林发动机实现良好雾化的关键。
王继刚李佳奇乔信起王林涛
关键词:丙醇生物柴油喷雾特性斯特林发动机
正十二烷—二氧化碳溶气燃油雾化喷射相变过程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二氧化碳溶气燃油喷射产生的闪急沸腾,可以显著改善喷雾特性,同时降低柴油机氮氧化物和碳烟微粒的排放。其闪急沸腾过程实际涉及到混合体系的相变过程,但是现有相关的研究很少。在相平衡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正十二烷与二氧化碳二元混合体系相变特性的研究,深刻地揭示溶气燃油喷射过程的相变对闪急沸腾的作用。
侯玉春黄震肖进乔信起吕兴才
关键词:二氧化碳正十二烷闪急沸腾相平衡
自主共轨系统在CA4DC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2010年
对CA4DC柴油机的燃油系统进行了国产化研究:沿用原机的进气道和燃烧室方案,采用6×Φ0.14 mm喷油嘴方案,并匹配自主研发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通过对控制参数的详细标定,发动机外特性试验及负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匹配自主共轨系统的发动机完全满足国3排放标准。
杨勇乔信起杭勇庄福如沃傲波
关键词:燃油系统高压共轨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