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莹

作品数:2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近视
  • 8篇激光
  • 8篇角膜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小鼠
  • 5篇基质
  • 5篇飞秒
  • 5篇病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屈光
  • 4篇角膜基质
  • 4篇飞秒激光
  • 3篇切口

机构

  • 26篇南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九人...

作者

  • 27篇俞莹
  • 17篇陈辉
  • 10篇程新梁
  • 3篇朱寅
  • 3篇朱蓉嵘
  • 3篇金国娟
  • 3篇管怀进
  • 2篇梁舒
  • 2篇李曼
  • 2篇顾立群
  • 1篇苏绍波
  • 1篇季海霞
  • 1篇贾砚文
  • 1篇刘红
  • 1篇施健
  • 1篇张静
  • 1篇彭文艳

传媒

  • 5篇国际眼科纵览
  • 5篇中华眼视光学...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眼科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CTA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CBM和VIP数据库建库至2020-10-27关于OCTA诊断wARMD患者CNV的相关研究。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QUADAS-2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Meta-Disc 1.4及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患者995眼。OCTA诊断wARMD患者CNV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sROC曲线下面积和阳性验后概率依次为0.88[95%CI(0.83,0.92)]、0.95[95%CI(0.85,0.99)]、18.45[95%CI(5.36,63.52)]、0.12[95%CI(0.08,0.18)]、152.73[95%CI(36.39,641.05)]、0.95[95%CI(0.92,0.96)]和0.96。结论: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用于诊断wARMD患者CNV具有较高价值,尤其适用于wARMD的早期诊断。
刘爽王诗逸王子辰俞莹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ETA分析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也是重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机制复杂。DR是一种低度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是最新发现的一种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机制,在各种刺激因素下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向细胞外释放由解聚的染色质和细胞内颗粒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能够捕获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以及活化的血小板、趋化因子等多种诱导物。最新研究表明,NETs参与了DR的发病过程,尤其在增生型DR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NETs在DR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DR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陈洪良施健娄雪莹俞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
组织因子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012年
组织因子(即凝血因子Ⅲ)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近年来发现在新生血管形成、炎症发生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均有组织因子的参与,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有与之相似的病理过程,组织因子广泛表达于黄斑区具有玻璃膜疣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视网膜组织与细胞、炎症细胞、成熟血管和新生血管区。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组织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AMD中表达情况及意义的研究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在AMD病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彭文艳俞莹陈辉
视网膜Egr-1与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对闪烁光诱导小鼠近视的调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Egr-1在低频闪烁光(FL)诱导的小鼠近视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将28日龄健康C57BL/6J(B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FL组。闪烁光组光照频率为2 Hz,明暗周期为50%。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1h、1d、l周、2周、恢复1周(FL诱导2周后撤除FL,于正常光照下继续饲养1周),使用红外偏心验光仪和动物专用A超测定仪测量所有小鼠有眼的屈光度及眼轴。于实验后每个时间点每组各提取10只小鼠右眼的视网膜组织进行RT—PCR检测Egr-1、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l一MMP)、金属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组织抑制金属蛋白酶2(TIMp-2)的动态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观察Egr-1与MTl-MMP蛋白表达及定位。FL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组内均数行ANOVA分析,组间均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FL光照2周后.小鼠的屈光度相比对照组发生了近视改变[(0.32±0.14)Dvs.(3.42±0.31)D,t=29.08,P〈0.01],眼轴也显著增长[(2.97±0.01)mmvs.(2.93±0.01)mm,t=6.914,P〈0.O1]。FL光照1h后Egr-lmRNA和蛋白快速下调.且随诱导时间持续低于正常,MTl-MMPmRNA和蛋白水平快速持续上调,实验1dMMP-2mRNA水平开始上调.趋势与MTl-MMP相同,T1MP-2mRNA在实验1周和2周的时候明显低于正常组。恢复1周后,Egr-1和TIMP.2明显上调,而MTl-MMP和MMP-2表达下调,Egr-l与MTl-MMP呈现负相关关系(r2=O.6478,P〈0.05)。免疫荧光双标示Egr-l与MTl.MMP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在共表达。结论视网膜中Egr-1可能通过调控MTl-MMP的表达来影响MMP-2的活化,进而参与闪烁光诱导的小鼠近视的发生及恢复过程。
李曼俞莹管怀进陈辉
关键词:近视EGR-1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2
SMILE与FS-LASIK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探讨SMILE术后角膜界面混浊对视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5/2021-10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93例186眼,其中SMILE组48例96眼,FS-LASIK组45例90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1、3、6mo时角膜光密度、等效球镜、裸眼视力(UCVA)的变化。结果:纳入9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无失访病例。FS-LASIK组在术后1d,1wk UCVA分别为0.044±0.064和-0.001±0.065优于SMILE组(0.102±0.077和0.023±0.064)(均P<0.05)。两组间术后各随访时间的等效球镜均无差异(P>0.05)。FS-LASIK组术后1d在距角膜顶点0~2、2~6mm的角膜光密度及总角膜光密度分别为18.0(17.5,18.6)、16.2(15.6,16.7)、16.7(16.1,17.3),均低于SMILE组[18.6(18.1,19.3)、16.8(16.4,17.4)、17.2(16.6,17.8)](均P<0.05);FS-LASIK组术后1wk在距角膜顶点0~2、2~6mm处的角膜光密度及总角膜光密度分别为17.2(16.7,17.6)、15.5(15.0,15.9)、15.9(15.3,16.7),均低于SMILE组[17.6(17.1,18.3)、16.0(15.6,16.5)、16.6(15.9,17.1)](均P<0.05)。结论:SMILE术后出现的一过性界面混浊是导致其早期角膜光密度高于FS-LASIK的原因,界面混浊的出现或是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
陆志峰周佳佳陆嘉君程新梁俞莹梁舒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中旋转补偿对散光矫正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旋转补偿对散光矫正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以及CNKI、VIP、CBM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2010-01/2022-08试验组为SMILE术中进行旋转补偿;对照组为SMILE术中不进行旋转补偿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使用Stata16.0软件对术后裸眼远视力(UDVA)、残余散光、矢量分析法用于衡量散光矫正效果的指标[包括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手术矫正散光的轴向与预期的误差绝对值;误差大小(ME):手术矫正散光与预期的算数差值]和术后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846眼(试验组442眼,对照组404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残余散光≥1.00D的眼所占百分比(OR=0.17,95%CI:0.06~0.49,P<0.01)、|AE|(WMD=-1.56,95%CI:-2.68~-0.45,P<0.01)、彗差(WMD=0.06,95%CI:-0.08~-0.04,P<0.01)和总高阶像差(WMD=-0.04,95%CI:-0.06~-0.02,P<0.01)均有差异,但在术后UDVA(WMD=0.00,95%CI:-0.02~0.01,P=0.54)、残余散光度数(WMD=0.08,95%CI:-0.02~0.18,P=0.10)、ME(WMD=-0.01,95%CI:-0.14~0.12,P=0.85)及球差(WMD=0.03,95%CI:-0.07~0.13,P=0.52)均无差异。结论:SMILE术中进行旋转补偿能有效减少散光矫正时因眼球旋转所致的角度误差、降低术后残余散光,在精确矫正散光的临床疗效上更具优势。
陆志峰王子辰陆嘉君周佳佳俞莹梁舒
关键词:散光META分析
一种便捷式滴眼药水辅助支架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捷式滴眼药水辅助支架,包括:支架主体、连接机构以及计时机构,所述支架主体的右端向下弯曲,支架主体右端向下弯曲部分表面开有通孔,连接机构设置在通孔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上表面开有凹槽,所述支架主体...
俞莹陈诵惟季海霞程新梁
闪烁光诱导性和形觉剥夺性近视与视网膜中c-fos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闪烁光异于正常的光学环境,研究已证实闪烁光能诱导多种动物发生近视,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目的研究闪烁光诱导性近视小鼠眼视网膜内c-fos基因的表达。方法选取经屈光度检查双眼屈光度相近、28日龄的健康C57BL/6J小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和形觉剥夺组。除形觉剥夺组外,其他4个组每组15只小鼠,分别在持续白色光照下及频率为10、5、2Hz的白色闪烁光下饲养;形觉剥夺组30只小鼠右眼佩戴半透明塑料眼罩,在白色不闪烁光照下饲养。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2周测量各组小鼠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实验2周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os蛋白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分别用Westernbfot法和逆转录PCR法检测视网膜内e-yo~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2周后各组小鼠视网膜中c—fos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00±10.368)%、(51.000±6.519)%、(46.000±6.519)%、(31.000±7.416)%、(25.000±7.071)%,各频率闪烁光诱导组及形觉剥夺组c—fos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4、4.017、6.490、7.661,均P〈0.05),而低频闪烁光组与形觉剥夺组c—fos蛋白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9,P=0.226)。Westernbfot检测结果显示,5个组小鼠c—fos蛋白表达的平均相对值(c—fos/GAPDH)分别为0.804±O.050、0.687±O.047、0.667±0.036、0.5584-0.036和0.532±0.056,各频率闪烁光诱导组和形觉剥夺组c—fos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1、3.184、6.971、6.276,均P〈0.05)。逆转录PCR法检测表明,5个组小鼠视网膜中c—fosmRNA相对含量(c—fosmRNA/GAPDHmRNA)分别为0.820±0.056、0.663±0
朱寅陈辉俞莹
关键词:C-FOS基因屈光不正近视形觉剥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立体视觉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随着人工晶状体的不断改进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白内障患者已不再是简单地要求“看得见”,而是要求术后拥有良好的视觉质量和立体视觉。立体视觉现已成为白内障手术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本文将主要对白内障术后立体视觉的检查方法和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的临床应用展开综述。
袁玉蓉秦苗苗陈威宋佩茆馨木俞莹管怀进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视功能立体视觉立体视锐度
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SBK矫治中高度近视的效果比较
2012年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的SB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SBK的近视患者258眼的术后疗效,其中飞秒激光SBK 128眼,微型角膜板层刀SBK 130眼,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裸眼视力,术后残留屈光度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0±0.11,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6±0.13;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2±0.15,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7±0.17;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2±0.13,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7±0.16(各时间段P值均>0.05)。术后1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20±0.19,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7±0.23;术后3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17±0.16,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3±0.16;术后6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18±0.16,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3±0.18(各时间段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的SBK在矫治中高度近视患者的疗效相似。
程新梁俞莹陈辉金国娟
关键词:飞秒激光高度近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