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利
- 作品数:30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及其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3年
- 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认为组蛋白乙酰化可促进基因表达,而组蛋白去乙酰化可抑制基因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使组蛋白乙酰化过程增强。促进基因的表达.白血病中许多染色体易位均涉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或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异常,引起抑癌基因表达抑制或癌基因激活和过度表达,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在淋巴瘤的发病中,许多类型的淋巴瘤有明确的基因突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基因,如bcl-6基因,导致淋巴瘤的发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荆(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IS)是一类抗恶性血液病的化疗新药.体内和体外实验均显示HDAIS可抑制白血病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受阻,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和/或凋亡.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抗恶性血液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刘红利陈燕
-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恶性血液病基因表达
- 雷公藤内酯醇的抗淋巴瘤细胞增殖效应及其对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是否具有抗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效应及雷公藤内酯醇对淋巴瘤细胞黏着斑激酶(FAK)表达的调控。方法:运用细胞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对Raji细胞的抗增殖效应,用WesternBlot,免疫沉淀的测定方法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黏着斑激酶(FAK)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降低其存活率,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方式,最适合作用时间为24h,24h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5nmol·L-1;②雷公藤内酯醇分别作用于Raji细胞4h和24h,24h后FAK表达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雷公藤内酯醇作用Raji细胞4h和24h,4h及24hFAK的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h,P<0.05,24h,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抗淋巴瘤细胞增殖效应,并同时降低FAK含量和活力,提示雷公藤内酯醇抗肿瘤效应可能与抑制黏着斑激酶介导细胞信号转导有关。
- 刘芳崔国惠张纯王妍刘红利陈燕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淋巴瘤黏着斑激酶
- 雷公藤内酯醇对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FCM)等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作用24h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5nmol/L。且经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K562细胞G1/S期所占的百分比较对照组上升(P<0.05)。雷公藤内酯醇作用48h,其浓度的变化与K562细胞凋亡率具有相关性(r=0.97,P<0.05),而作用24h时,则无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有明确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能力,干扰K562细胞周期,上调细胞G/S期检测点,并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 刘芳陈燕崔国惠王妍刘红利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红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多重打击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多重打击淋巴瘤是一类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伯基特淋巴瘤之间不能明确分类的异质性疾病,具有生存期短、预后差、易复发等特点,现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多重打击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面作一综述。
- 杨博涵刘红利伍钢
-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免疫表型预后
- 鱼藤素对U937细胞细胞周期及核孔蛋白Nup98和Nup88的调控作用
- 2007年
- 目的研究鱼藤素对人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其引起细胞周期与核孔蛋白Nup98和Nup88的改变,探讨其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up98和Nup88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电镜和流式细胞术观测鱼藤素对Nup98和Nup88的调控,Western blot检测鱼藤素对U937细胞Nup98和Nup8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鱼藤素对U93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②鱼藤素作用U937细胞后细胞周期发生变化,0、5、10、20、40、80nmol/L鱼藤素处理U937细胞24h,主要使细胞阻滞于S期和G2/M期,而G1/G0期细胞呈浓度依赖性降低。G1/G0期细胞比例依次为73.01%、71.15%、68.42%、52.45%、43.99%和22.82%,S期细胞比例依次为17.18%、16.30%、18.09%、27.56%、31.21%和46.85%,G2/M期细胞比例依次为9.75%、12.31%、13.09%、18.99%、24.83%和27.79%。③鱼藤素可以调节U937细胞Nup98和Nup88的表达,低浓度即可使Nup98表达上调,而使Nup88表达下调。结论鱼藤素能够抑制U93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S期和G2/M期,而G1/G0期细胞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其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参与调控U937细胞Nup98和Nup88的表达,使Nup98表达上调,而使Nup88表达下调有关。
- 陈燕刘红利崔国惠吴秋玲何静陈卫华
- 关键词:鱼藤素U937细胞细胞周期核孔蛋白
- 姜黄素调控B细胞系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作用
- <正>目的了解姜黄素对B细胞系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HDAC3, HDAC8和乙酰化的组蛋白H4 Ac-Histone H4的影响,探讨其对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唑盐(MT...
- 陈燕刘红利崔国惠吴秋玲何静
- 文献传递
- 结直肠癌肝转移和非肝转移患者的肠道菌群构成差异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伴肝转移(liver metastasis,LM)和结直肠癌不伴肝转移(non-liver metastasis,NLM)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73例作临床研究。建立2个队列,分别是原发肿瘤组织固定及石蜡包埋样本队列(primary tumor tissues with fixation and paraffin embedding,FFPE samples)和粪便标本队列(Fecal samples)。每个队列按照有无LM分为两组:LM组和NLM组。FFPE samples队列中,LM组入组15例,NLM组入组30例;Fecal samples队列中,LM组入组12例,NLM组入组16例。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LM组和NLM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情况。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一步寻找可预测结直肠癌LM的潜在微生物标志物。结果在2个队列中,LM组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NLM组(均P<0.05),LM组和NLM组的物种组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拟杆菌门在2个队列的LM组中均显著富集。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拟杆菌门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LM的潜在微生物标志物,对评估其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等预后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结直肠癌LM组和NLM组之间具有不同的肠道菌群特征。拟杆菌门对结直肠癌LM和预后不良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 樊启林张松徐丹文峰朱杰伦张俊金敏师琳丽周彬程明霞程建国刘红利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道菌群肝转移
- 1474例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癌患者1 474例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分为四组:A组(≤45岁)、B组(>45岁且<65岁)、C组(≥65岁且<75岁)和D组(≥75岁)。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相关因素。结果 A组172例(11.67%),B组856例(58.07%),C组331例(22.46%),D组115例(7.80%)。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患者在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分化状态、肿瘤原发部位及微卫星不稳定状态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和B组总生存均优于C组和D组(均P<0.05)。C组总生存优于D组(P<0.01)。D组无进展生存劣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论 年龄是影响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年龄<65岁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对良好的因素,年龄≥75岁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 樊启林张松文峰朱杰伦陈娟张俊刘千元程建国刘红利
- 关键词:结直肠癌年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研究中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介导的可逆性组蛋白乙酰化对一系列生理进程及恶性肿瘤的调控产生重要影响。由于HDAC抑制剂(HDACi)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作用极小,使其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HDACi中如伏立诺他及罗米地辛已经被FDA批准用于进展期、复发难治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对HDAC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其深入临床应用。
- 于丹丹伍钢刘红利
-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 hGCN5在Burkkit淋巴瘤细胞株Daudi中的表达及TSA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hGCN5(humangeneralcontrolofaminoacidsynthesisprotein5)在Burkkit淋巴瘤细胞株Dau-di中的表达及曲古柳菌素A(TSA)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观察Daudi细胞hGCN5蛋白的表达。结果:TSA可明显抑制Daudi细胞增殖;TSA(50、100μg/L)使细胞积聚于G0/G1期;TSA(200μg/L)则使细胞周期受抑于S期,而对G2/M期的作用不明显;TSA(200、400μg/L)处理24h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结果均显示处理组hGCN5的吸光度比未处理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SA通过上调HATs家族成员中hGCN5的表达,实现对Daudi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 刘红利陈燕李新刚吴青谷俊侠
- 关键词:TSA淋巴瘤DAU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