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5-FU
  • 1篇滴注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一线治疗
  • 1篇溶瘤
  • 1篇溶瘤腺病毒
  • 1篇杀伤
  • 1篇杀伤作用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酶
  • 1篇人端粒酶
  • 1篇人端粒酶逆转...
  • 1篇转录
  • 1篇转录酶
  • 1篇细胞
  • 1篇腺病
  • 1篇腺病毒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彭伟
  • 2篇李进
  • 1篇孙思
  • 1篇曹君
  • 1篇印季良
  • 1篇季冬梅
  • 1篇徐静芳
  • 1篇赵晓莹
  • 1篇许寅琦
  • 1篇王辰辰
  • 1篇程侣圳
  • 1篇朱晓东
  • 1篇刘欣
  • 1篇于慧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溶瘤腺病毒KH901增强5-FU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与目的:溶瘤腺病毒对正常人体组织毒性很低,在肿瘤细胞内可特异地的复制并杀伤肿瘤细胞,其与化疗药物联合的作用明显强于单药。本文探讨自主复制性溶瘤腺病毒KH901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KH901与5-FU联合对LoVo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用细胞毒性检测来评价KH901和5-FU,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KH901与5-FU在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作用72h后,两者的IC50分别为6pfu和9.84×10-6mol/L,交叉实验结果表明两者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结论:KH901对大肠癌LoVo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与化疗药物可产生协同作用,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彭伟李进程侣圳徐静芳许寅琦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人端粒酶逆转录酶5-FU
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短期5-FU持续滴注的EOF_5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1
2014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胃癌治疗中,ECF(表柔比星、顺铂及5-FU持续滴注21 d)方案系经典一线方案,2004年起我们以奥沙利铂取代顺铂,以低剂量5-FU持续滴注120 h取代标准剂量持续滴注21 d,组成EOF5方案,以期提高疗效及依从性,先后开展了小样本探索性研究及扩大样本的Ⅱ期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两项Ⅱ期研究结果。患者均接受了表柔比星50 mg/m2,静脉推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每天5-FU的剂量为375~425 mg/m2,低剂量持续输注5 d共120 h;每3周重复,每6周评价疗效。治疗到进展、不能耐受或患者退出,对于6~8个疗程后稳定以上疗效的患者根据医师推荐及患者的意愿,选择氟尿嘧啶类药物维持治疗或观察。结果:178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170例可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7例(3.9%)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76例(42.7%)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CR+PR)为46.6%,69例(38.8%)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8例(10.1%)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为6.0个月(95%CI:5.2~6.8),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2.6个月(95%CI:8.9~16.3),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9%和28.0%。3~4度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23.0%及38.8%、血红蛋白下降6.5%、血小板下降23.5%、恶心呕吐14.1%、手足麻木1.2%。接受二线治疗的75例患者,二线治疗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95%CI:4.8~11.2)。结论:EOF5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PFS和OS同ECF及其改良方案类似,不良反应可控,是安全有效的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
朱晓东赵晓莹彭伟孙思曹君季冬梅刘欣王辰辰于慧李进印季良
关键词:表柔比星奥沙利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