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呈光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儿童
  • 9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淋巴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3篇治疗儿童
  • 3篇神经母细胞
  • 3篇神经母细胞瘤
  • 3篇基因
  • 3篇恶性
  • 2篇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液
  • 2篇遗传性球形红...
  • 2篇增多症
  • 2篇突变
  • 2篇球形红细胞
  • 2篇球形红细胞增...

机构

  • 1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0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长沙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娄底市中心医...

作者

  • 21篇朱呈光
  • 17篇贺湘玲
  • 17篇邹润英
  • 15篇田鑫
  • 10篇陈可可
  • 8篇游亚兰
  • 8篇陈可可
  • 3篇邹惠
  • 3篇贺晶
  • 2篇杨曼琼
  • 2篇曾敏慧
  • 2篇邹惠
  • 1篇何军
  • 1篇李艳春
  • 1篇刘震宇
  • 1篇沈贤波
  • 1篇毛志群
  • 1篇曾赛珍
  • 1篇何学华
  • 1篇刘丽萍

传媒

  • 5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PK/PBK在儿童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TOPK/PBK在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淋巴结中的表达差异。方法以80例恶性淋巴瘤、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淋巴结组织的TOPK/PBK表达,对比分析TOPK/PBK的表达情况。结果恶性淋巴瘤患儿的TOPK/PBK阳性率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P<0.05);TOPK/PBK阳性率在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的TOPK/PBK阳性率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最高,但成熟B细胞淋巴瘤与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TOPK/PBK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能与NHL病理类型有关。
田鑫贺湘玲袁小叶邹润英邹惠游亚兰陈可可朱呈光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儿童
儿童恶性淋巴瘤9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2017年期间确诊的95例恶性淋巴瘤患儿临床资料,并通过Pearson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分析法对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例儿童恶性淋巴瘤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占68.42%(65/95)。全组资料显示:男70例,女25例,男女比例2.8∶1,中位发病年龄为8岁。淋巴结内起病55例(57.89%),淋巴结外起病40例(42.11%),结外以胃肠道起病常见。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起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明显以结内起病为主。HL 13例(13.68%),NHL 82例(86.32%),病理类型HL以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为主;NHL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其次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临床分期以中晚期多见,Ⅰ、Ⅱ期34例(35.79%),Ⅲ、Ⅳ期61例(64.21%)。Ki-67在淋巴瘤Ⅰ、Ⅱ期及Ⅲ、Ⅳ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血清LDH水平对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而年龄、起病部位对临床分期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H水平为临床分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儿童恶性淋巴瘤误诊率为36.84%(35/95),最常见误诊为淋巴结炎,占42.86%(15/35),其次为淋巴结核及上呼吸道感染。95例患儿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体生存时间范围为0~120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67.70%。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以NHL为主,6岁以上男性儿童多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伯基特淋巴瘤。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初诊时血清LDH水平是临床分期的影响因素,Ki-67高表达在Ⅲ、Ⅳ期恶性淋巴瘤中多见。
曾敏慧贺湘玲邓绍阳袁小叶朱呈光陈可可邹润英龚军
关键词:淋巴瘤病理类型儿童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无事件生存期(EFS)、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为NB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及随访的134例NB患儿,纳入11个潜在的预后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病理组织学类型、骨髓浸润、MYCN基因扩增情况、手术切除情况、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和尿香草苦杏仁酸(VMA)等,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它们与EFS、OS的关系。结果NB患儿肿瘤原发部位、LDH、NSE组间比较EFS有差异(P<0.05),NSE、组织学类型组间比较O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B患儿肿瘤原发部位、LDH、NSE是EFS的独立影响因素,NSE、组织学类型是OS独立影响因素。
贺晶李佳倬田鑫陈可可邹润英朱呈光贺湘玲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预后分析
5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邹润英贺湘玲曾敏慧田鑫游亚兰陈可可朱呈光邹慧
小儿喘息性疾病喘息反复发作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小儿喘息性疾病病原学及与喘息发作有关的因素。方法:227例患儿来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在有喘息发作及无喘息发作时均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并对可能与喘息发作有关的因素做统计分析。结果:喘息发作时细菌感染91例(40.1%),病毒感染110例(48.5%),无喘息时72例(31.7%)检出细菌感染,59例(26%)检出病毒感染,喘息发作时细菌和病毒感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喘息时(P<0.05)。单因素分析过敏史、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被动吸烟史、家族史和季节等暴露因素在喘息次数超过和低于4次患儿之间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毒感染(OR=2.839)、细菌感染(OR=2.434)、过敏史(OR=4.412)和家族史(OR=2.158)为喘息性疾病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增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病毒和细菌感染为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原,病毒和细菌感染、有过敏史与家族史是喘息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杨曼琼黄寒肖霓光曾赛珍朱呈光
关键词:喘息性疾病病原学
CRP、IL-6、IL-10在儿童血液病化疗后感染中的变化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儿童血液病化疗后感染中的变化,探讨CRP、IL-6和IL-10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对4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血液病患儿,分别在化疗前的基础值(T0),化疗后3d(T1),发热后d1(T2)、d7(即使用抗生素d7,T3)采集血标本,分析儿童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前后CRP、IL-6,IL-10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T0与T1相比CRP、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相比CRP、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相比CRP、IL-6、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RP、IL-6水平在儿童血液病化疗后感染中均有显著上升,感染控制时其水平趋于正常水平,且与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否无关,动态联合监测CRP与IL-6作为早期发现感染、指导治疗、判断疗效的指标是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IL-10在儿童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并感染中增高不明显,提示IL-10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目相关。
陈可可邹润英朱呈光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ANK1基因Arg1436Ter突变导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加强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认识。方法对1例ANK1基因Arg1436Ter突变导致HS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表现为反复面色苍白、黄疸和脾肿大,血常规提示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骨髓细胞学检查表现为增生性贫血;多次行血涂片检查,外周血球形红细胞比例均<10%,最高为7%;经基因测序在患儿ANK1基因发现c.4306C>T(编码区第4306号核苷酸由C变为T)的杂合核苷酸变异,该变异的致病性已经被证实,与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相关。结论HS的病因明确,为先天性遗传性的红细胞膜缺陷,临床上HS的误诊及漏诊率较高,基因检查是HS中极其重要的检测手段,我们在HS患儿中发现的ANK1基因新突变可为进一步探索我国人群中HS的遗传学病因提供参考。
田鑫贺湘玲周润芯邹润英陈可可朱呈光邹惠游亚兰
关键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锚蛋白
0~18岁住院患者实体肿瘤1279例分析
朱呈光贺湘玲邹润英陈可可田鑫游亚兰
90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状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PAIgM),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7(IFN-γ),探讨ITP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收治的90例新诊断ITP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IL-4,IFN-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PAIgG、PAIgA、PAIgM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16+56+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IgG、PAIgA、PAIgM浓度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高于治疗前,CD19+B细胞百分比低于治疗前,CD3-CD16+56+NK细胞百分比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FN-γ浓度低于治疗前、IL-4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ITP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结果,更深层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陈可可邹润英朱呈光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杀伤细胞白细胞介素4儿童
不同检测方法在血流感染新型隐球菌大鼠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血培养、血清荚膜抗原实验检测新型隐球菌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新型隐球菌FQ-PCR检测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A、B、C和D 4组。A组(免疫抑制和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实验D4尾静脉注射隐球菌悬液。B组(正常状态下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D4尾静脉注射隐球菌悬液。C组(免疫抑制和非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实验D4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组(正常对照组):实验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D4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在实验D 4大鼠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后,从大鼠眼内侧静脉丛按奇偶编号分别采集0、6、12、24、48、72 h血液标本,提取大鼠血浆,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不同时间段感染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血培养和荚膜凝集实验,比较3种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结果:FQ-PCR检测体系检测新型隐球菌显示,A组血浆12 h后的阳性率与B、C、D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 <0. 05),且对于血液标本来说,FQ-PCR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血培养及血清荚膜抗原法,而且可以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隐球菌FQ-PCR反应体系能检测出感染大鼠血液中的病原菌,其敏感性高于血培养、血清荚膜抗原检测;新型隐球菌FQ-PCR检测方法较血培养及血清荚膜抗原检查能更早检测到感染大鼠血液中的病原菌。
田鑫贺湘玲刘华邹润英邹惠游亚兰陈可可朱呈光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新型隐球菌血液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