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彪

作品数:35 被引量:291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术后
  • 8篇地氟醚
  • 8篇细胞
  • 7篇地氟醚预处理
  • 7篇手术
  • 7篇麻醉
  • 7篇病人
  • 5篇老年
  • 4篇心肌
  • 4篇再灌注
  • 4篇粘附
  • 4篇镇痛
  • 4篇术后认知
  • 4篇老年患者
  • 4篇分子
  • 3篇心肌细胞
  • 3篇异丙酚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粘附分子

机构

  • 35篇复旦大学
  • 5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35篇朱彪
  • 18篇薛张纲
  • 9篇蒋豪
  • 6篇缪长虹
  • 5篇徐国海
  • 4篇蔡一榕
  • 3篇卢忆梅
  • 3篇唐建国
  • 2篇余树春
  • 2篇罗振中
  • 2篇吴贵龙
  • 2篇廖庆武
  • 2篇李渊
  • 2篇朋立超
  • 2篇肖凡
  • 2篇胡衍辉
  • 2篇吴利东
  • 2篇朱晓红
  • 2篇李敏
  • 1篇杨耀芳

传媒

  • 11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比卡因对大鼠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对甲醛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不给任何处理;炎性痛组:右足底掌部皮下注射2.5%甲醛试剂0.1 mL,建立甲醛炎性痛模型;布比卡因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0.125%布比卡因40μL后同炎性痛组建立炎性疼痛模型;生理盐水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40μL生理盐水后同炎性痛组建立炎性疼痛模型。于建立右足底掌部炎性疼痛模型的术前,术后1、3和5 d分别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累积疼痛评分,并于术后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L4~6脊髓进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测定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术后1 d,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假手术组及布比卡因组大鼠MWT升高,累积疼痛评分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OX42和GFAP的表达增加(P<0.05);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大鼠脊髓OX42和GFAP的表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大鼠脊髓IL-1β、TNF-αmRNA表达下调(P<0.05),而IL-6表达水平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炎性疼痛模型中,布比卡因可抑制脊髓胶质细胞OX42和GFAP的表达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
廖庆武肖凡罗振中朱晓红卢忆梅薛张纲朱彪
关键词:布比卡因炎性疼痛星形胶质细胞
地氟醚预处理对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心肌细胞对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方法: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Ⅰ组缺氧/复氧组、Ⅱ组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Ⅲ组地氟醚预处理组、Ⅳ组地氟醚预处理+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四组,每组六复孔,各组实验开始时测定LDH、CK-MB、H2O2,实验结束测定LDH、CK-MB、H2O2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除地氟醚预处理组外,缺氧前和复氧后LDH、CK-MB均有显著差异(P<0.01),复氧后LDH、CK-MB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缺氧/复氧组和地氟醚预处理组H2O2组间元明显差异(P>0.05),其余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率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地氟醚减轻中性粒细胞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与LDH、CK-MB酶的释放有相关性,而且与H2O2生成减少有关。
朱彪陈伟薛张纲蒋豪
关键词:地氟醚心肌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凋亡
地氟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ECV304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地氟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A/R)损伤ECV304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ECV304细胞株.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TNF-α不同持续时间刺激组共6组,用West-ernblot法分析NF-κB的抑制因子IκB蛋白的降解和磷酸化。(2)将细胞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Ⅰ组)、A/R组(Ⅱ组)、A/R+TNF-α10ng/mL刺激组(Ⅲ组)、地氟醚1.0MAC预处理+A/R组(Ⅳ组)和地氟醚1.0MAC预处理+A/R+TNF-α10ng/mL刺激组(Ⅴ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NF-κB/p65亚基的定位。结果TNF-α刺激ECV304细胞后,IκB-α蛋白降解的时间高峰为30min,而IκB-α磷酸化的时间高峰为1h。A/R损伤可激活ECV304细胞中NF-κB的活性,而经1.0MAC地氟醚预处理后,由TNF-α激活的上述变化可受到抑制。免疫荧光分析显示,TNF-α刺激可使NF-κB/p65荧光标记由胞浆区转入胞核区,而经地氟醚预处理后,NF-κB/p65入核明显减少。结论抑制NF-κB的激活可能是地氟醚预处理减少ECV304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之一。
李渊张小楠朱彪薛张纲
关键词:地氟醚NF-ΚB
地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循环黏附分子和脂质过氧化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对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例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用吸入麻醉药,地氟醚预处理组在气管插管后至体外循环转流前吸入地氟醚,使地氟醚呼气末浓度达到1MAC左右,累积维持时间不少于30min。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30min及1h抽取抗凝动脉血,测定PMN表面CD11b的表达、血浆sICAM-1浓度、MDA、SOD浓度。结果:(1)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血浆sICAM-1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开放后30min、60min血浆slCAM-1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2)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PMN表面CD11b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地氟醚预处理组开放后30min、60minCD11b的表达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PMN表面CD11b的表达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主动脉开放后30min地氟醚预处理组CD11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3)体外循环前,组间比较血浆SOD、MD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30min、60min,MDA的血浆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SOD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地氟醚预处理组,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SOD有升高趋势;MD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心肺旁路术后早期MDA的释放,增加SOD活性的趋势,与再灌注早期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PMN表面CD11b有关,地氟醚预处理在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无关系。
朱彪薛张纲蒋豪缪长虹
关键词:地氟醚再灌注损伤
非心脏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术中脑氧代谢的关系被引量:28
2008年
目的探讨非心脏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及与术中脑氧代谢的关系。方法择期非心脏大手术老年患者64例,年龄65—85岁,于术前2~3d和术后第7天时,分别由心理医师进行一次神经心理测验。在单项测验中术前与术后分值之差≥1个术前分值标准差定为认知功能受损,一个患者在2项或2项以上测验中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则定为认知功能障碍。于麻醉诱导后即刻、2h、离开麻醉恢复室时分别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比值(CBF/CMR02〉20为异常)。结果61例患者完成术后神经心理测验,有10例(16.4%)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诱导后2h时CBF/CMR02的异常与POCD发生有关。结论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与术中脑氧代谢异常有关。
蔡一榕薛张纲朱彪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后并发症氧耗量
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消除病人的围术期不良记忆(顺行性遗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组入室后分别静脉给眯唑安定0.1 mg·kg 1(Ⅰ组)、0.075 mg·kg 1(Ⅱ组)、0.05 mg·kg'(Ⅲ组)和NS 3 mL(对照组,Ⅳ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眯唑安定至手术结束前20min。记录基础值及使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静程度,遗忘率及术中、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及幻梦等不良反应。结果:I组静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MAP、HR、R、SpO2与基础值比较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程度3级及以上Ⅰ组29例、Ⅱ组26例、Ⅲ组19例均较Ⅳ组0例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组间镇静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较Ⅲ组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遗忘率96.7%、Ⅱ组遗忘率93.3%、Ⅲ组遗忘率76.7%明显高于Ⅳ组无遗忘(P<0.05). Ⅰ、Ⅱ组间遗忘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Ⅲ组(P<0.05);镇静和遗忘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使用咪唑安定病人有8例出现烦躁不安,不听指令,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结论: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
吴利东朱彪朱晓红余树春彭艺徐国海
关键词:咪唑安定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烦躁HR正相关性
氯诺昔康在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在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中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12 0例 ,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n =6 0 )和吗啡组 (M组 ,n =6 0 )接受PCA治疗。PCA药物配方分别为 :L组氯诺昔康32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M组 0 .0 5 %吗啡 10 0ml。手术结束前缝合深层组织时给予患者静脉连接PCA泵。背景输注速率 2ml·h 1,单次PCA剂量 0 .5ml,锁定时间 15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L组在术后 4h、8h、16h、2 0h、2 4h、32h和 4 8h的VAS评分均比M组相应各时间点的参数要低 ,但无明显的组间差异 (P>0 .0 5 )。两组在PCA期间M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L组 (P <0 .0 5 ) ,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氯诺昔康应用于骨科手术后PCA的镇痛效果及耐受性良好。其镇痛效果接近甚至优于吗啡 ;
胡衍辉徐国海朱晓红朱彪
关键词:氯诺昔康骨科手术自控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
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被引量:7
2007年
术后精神障碍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包括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脑功能状态、围术期用药、术中管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等。针对相关因素的综合预防措施是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重要的治疗策略。
蔡一榕薛张纲朱彪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后期间
小牛血清提取物对老年患者术中脑氧代谢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提取物(爱维治)能否改善老年患者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方法82名60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所有患者于术前2~3d和术后第7d由心理医师进行一次神经心理测验。麻醉诱导后治疗组输注小牛血清提取物(爱维治)1g/250mL,安慰剂组输注生理盐水250mL。于用药前(T1)、用药后2~3h(T2)、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T3)3个时间点分别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糖测定,计算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CBF/CMRO2)和脑氧耗/脑糖耗比值(CMRO2/CMRglu)。结果T2时治疗组的CBF/CMRO2较安慰剂组小(P=0.036),两组各时间点的CMRO2/CMRglu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术后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在词汇流畅性测验和视觉辨认功能测验中两组术后评分较术前评分明显降低;在数字倒背测验中,安慰剂组术后评分较术前评分低(P=0.045),而治疗组术后评分与术前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83)。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886)。结论小牛血清提取物(爱维治)能够促进大脑对氧的利用.使老年患者术后某些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所减轻。
蔡一榕薛张纲朱彪
关键词: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异丙酚药代动力学及靶控输注精确性的影响
唐建国吴贵龙朋立超周亚刚杨耀芳杨春辉朱彪曹晖杨美蓉
异丙酚(Propofol)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但用药费用比较昂贵,合理用药及个性化给药可明显降低用药量;高容量血液稀释(HVH)作为节约用血的方法之一,已成功的应用于临床,操作简便、安全、...
关键词:
关键词:异丙酚药代动力学高容量血液稀释靶控输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