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花

作品数:4 被引量:16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生物量碳
  • 3篇施肥
  • 3篇土壤
  • 3篇微生物
  • 3篇微生物量
  • 3篇微生物量碳
  • 3篇长期施肥
  • 2篇玉米
  • 2篇蔗糖
  • 2篇蔗糖酶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 2篇脲酶
  • 2篇微生物量碳氮
  • 2篇物量
  • 1篇导水率
  • 1篇有机物
  • 1篇玉米生育
  • 1篇玉米生育期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4篇李花
  • 3篇张树兰
  • 2篇杨学云
  • 2篇马晓霞
  • 1篇葛玮健
  • 1篇王莲莲
  • 1篇李志军
  • 1篇孙本华
  • 1篇史银光
  • 1篇李平儒
  • 1篇任卫东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期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4
2012年
以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不同养分管理对玉米生育期塿土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合(NP)、氮磷钾配合(NPK)、NPK+秸秆(SNPK)以及有机肥+NPK(MNPK)。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显著。不同施肥管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高低显著性分别为MNPK>SNPK、NP、NPK>N、CK。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也变化显著,蔗糖酶、脲酶和纤维素酶在玉米抽雄期达到活性高峰,而磷酸酶在玉米拔节期出现活性高峰。不同施肥管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总体表现为MNPK处理最高,其次为SNPK处理,再次为NPK和NP处理,N和CK处理最低。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水平密切相关。塿土长期施用氮磷或氮磷钾化肥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一季作物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化肥与氮磷钾相比有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的趋势。在等氮量下,有机肥配合化肥与其他施肥模式相比,均显著提升土壤化学肥力因素、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因此,塿土上建议进行有机无机肥配合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生物健康。
马晓霞王莲莲黎青慧李花张树兰孙本华杨学云
关键词:长期施肥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
长期施用化肥或不同有机物对土娄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根据18 a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关中土娄土土壤有机碳、导水率、体积质量、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的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土壤体积质量均下降,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效果较好;长期配合施用不同有机物与化肥均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施用有机肥处理比对照饱和导水率显著增加;长期施用不同有机物配施化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团聚结构,秸秆还田对非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有良好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则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史银光李花李平儒李志军张树兰
关键词:导水率孔隙度团聚体
长期施肥和管理对塿土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在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下,施肥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作为重要的土壤生物肥力指标,不仅与土壤类型有关,而且受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以及施肥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管...
李花
关键词:根际蔗糖酶脲酶
文献传递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施肥对(土娄)土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以20年(土娄)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化学肥力要素、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响应。试验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NP)、磷钾(PK)、氮磷钾(NPK)、NPK+秸秆(SNPK)以及不同量有机肥+NPK(M1NPK、M2NPK)等8种施肥模式。结果表明,与CK相比,长期施用氮、磷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达34.0%、全氮34.0%、全磷58.5%、速效磷608.9%、微生物量碳23.3%、微生物量氮54.0%、蔗糖酶活性53.9%、脲酶132.6%、碱性磷酸酶29.9%以及脱氢酶40.9%。NPK处理与NP处理效果相似,钾素效果甚微。作物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化肥与施氮、磷、钾肥相比没有明显影响土壤有机碳、氮和磷水平,但是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的含量(29.5%)、碱性磷酸酶(23.0%)和脱氢酶(26.9%)的活性。有机肥配合氮、磷、钾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显著提升土壤化学肥力要素,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特别是引起了磷素的大量富集(速效磷含量大于150 mg/kg)。因此,(土娄)土不施有机物情况下,氮磷配合可以提高土壤化学和生物肥力,作物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化肥的培肥效果优于氮磷钾化肥配合,而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是(土娄)土提升化学肥力和保证土壤生物健康的最佳施肥模式。
李花葛玮健马晓霞黎青慧任卫东杨学云张树兰
关键词:长期施肥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