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产科
  • 3篇手术
  • 3篇妇产科
  • 2篇助产
  • 2篇分娩
  • 2篇产后
  • 1篇带仓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模式
  • 1篇刀具
  • 1篇凶险
  • 1篇旋钮
  • 1篇腰部
  • 1篇医护
  • 1篇婴儿
  • 1篇照明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升降台
  • 1篇实习带教

机构

  • 11篇铜仁职业技术...
  • 1篇铜仁市中医医...

作者

  • 11篇王芳
  • 1篇张玉丽
  • 1篇杨再艳
  • 1篇吕金星
  • 1篇袁渊

传媒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妇产科手术用破膜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手术用破膜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限位块、柔性层、管体、移动机构、锁紧机构以及破膜组件;限位块固定连接在管体的外侧面上方,柔性层固定连接在管体外侧面,移动机构滑动连接在管体的内部,锁紧机构...
王芳
文献传递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对其盆底康复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对其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从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妇中选取100例,其中50例剖宫产,50例阴道分娩。同时对两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的Ⅰ类肌肉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持续时间、Ⅱ类肌肉纤维的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产妇的Ⅰ类肌肉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持续时间、Ⅱ类肌肉纤维的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
王芳
关键词: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
一种妇产科新型手术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新型手术床,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坐板、背板、底板、液压杆、床架、支撑架、伸缩杆、收卷轮、腿托、扶手;所述收卷轮分为带仓和收卷仓,所述收卷轮轴心线上设有轴承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在带仓内的...
王芳
文献传递
一种妇产科手术辅助工具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手术辅助工具架,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万向轮、大抽屉、小抽屉、机体、升降机构、转向机构、侧抽屉、照明组件以及放置板;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机体的下底面,大抽屉滑动连接在机体的内部前侧下方,小抽...
王芳
文献传递
一种产科临床辅助助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产科临床辅助助产设备,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左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右壁转动安装有靠板,矩形槽底壁向下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与滑槽滑...
王芳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助产产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助产产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操控筒以及设置在所述操控筒一侧的两组相对分布的产钳夹,所述操控筒内部设置有移动柱,所述操控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柱移动的操控机构;所述移动柱内部开设有通孔...
王芳
文献传递
一种防感染新型妇产脐带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感染新型妇产脐带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剪体、限位机构、切割机构、连接轴、第二剪体以及弧形杆;第一剪体以及第二剪体的内部均与连接轴的表面活动套接,弧形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剪体以及第二剪体的右端...
王芳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妇产检查用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妇产检查用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呈水平方向设置的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腰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通过连接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呈对称分布的弧形滑槽,所...
王芳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妇产会阴袋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妇产会阴袋,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环形的垫圈,垫圈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袋体,垫圈顶壁固定连接有黏贴层,所述垫圈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相互紧贴的位于袋体内的第一放置盘和第二放置盘,第一放...
王芳
文献传递
“校内教研室-院内科室”共建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校内教研室-院内科室"共建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及其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对铜仁市中医院外科实习的专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带教,试验组采用"校内教研室-院内科室"共建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并发放实习问卷调查表以评价实习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及对自身实习效果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校内教研室-院内科室"共建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更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
吕金星金志丽张玉丽冉淑容袁渊王芳杨再艳
关键词:护生带教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