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震东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综合征
  • 4篇激素
  • 3篇短肠综合征
  • 3篇生长激素
  • 3篇肠内
  • 3篇肠内营养
  • 3篇肠外
  • 3篇肠综合征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增生
  • 2篇外营养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分泌
  • 2篇肠道
  • 2篇肠外营养
  • 2篇肠营养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9篇苏震东
  • 7篇秦环龙
  • 3篇林擎天
  • 2篇邹扬
  • 2篇胡雷光
  • 2篇丁在咸
  • 1篇冯昌宁
  • 1篇汪昱
  • 1篇樊友本
  • 1篇狄建忠
  • 1篇毛明华
  • 1篇张惠箴
  • 1篇黄玉耀
  • 1篇蒋智铭

传媒

  • 3篇上海医学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甲状腺癌112例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设立分析一些指标 ,来合理使用超声、核素检查 ,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998年收治的 112例甲状腺癌病人资料 ,B超检查 10 8例 ,核素检查 48例 ,两者联合检查了 46例。结果 B超敏感性最高 ,发现结节最小直径在 0 .2~ 0 .3cm。核素和体检相似 ,敏感性稍差 ,46例联合检查的病人中 ,40例术前确诊敏感性为 87% ,特异性为 97%。结论 B超应作为甲状腺结节的第一常规检查 ,B超发现砂粒体或不规则钙化有诊断意义 ,而低回声、不均质、包膜和边界不清、结节内部和周围有血流的发现应与核素扫描。
毛明华苏震东林擎天
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波诊断放射性核素扫描
生长激素对短肠综合征残留小肠增生及吸收功能的影响
2002年
苏震东秦环龙
关键词:生长激素小肠黏膜综合征综合病症
肠外与早期经肠营养对犬急性胰腺炎外分泌和自然病程的影响
秦环龙苏震东胡雷光丁在咸林擎天
课题旨在观察早期经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犬急性胰腺炎(AP)自然病程和肠道屏障功能,消化液分泌、胰腺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亚细胞成分中酶蛋白合成,酶 颗粒数量及面积和肠源性激素分泌及代谢对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持续营养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急性胰腺炎
脾切除术治疗Evans综合征合并白细胞减少症1例
2003年
苏震东秦环龙汪昱冯昌宁
关键词:脾切除术EVANS综合征合并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
肠外与肠内营养联合奥曲肽对胰瘘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 17例胰瘘病人在实施肠外与肠内营养联合奥曲肽对胰瘘分泌的影响。 方法 :观察肠外或经鼻空肠管和空肠造口管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并比较使用奥曲肽前后 1、4、7天胰液分泌、胰液中蛋白量、淀粉酶以及HCO-3 、K+ 、Na+ 和Cl-量的变化。 结果 :肠外与肠内营养期间胰液量、胰液中蛋白量、淀粉酶及HCO-3 、K+ 、Na+ 和Cl-量两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加用奥曲肽后两组均有下降 ,肠外营养加奥曲肽组虽下降幅度稍大于肠内营养加奥曲肽组 ,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肠外和经空肠置管的肠内营养没有刺激胰腺分泌和加重胰腺负担 ;若结合奥曲肽 。
秦环龙苏震东邹扬樊友本
关键词: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奥曲肽胰瘘
生长激素对短肠综合征鼠残存肠道代偿及吸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在肠内营养(EN)条件下不同剂量生长激素(GH)对短肠大鼠残存肠道代偿性增生和吸收功能的影响. 方法:40只SD(?)鼠,切除85%以上小肠制成短肠综合征(SBS)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8)、SBS组(n=8)、大剂量GH(H-GH)组.(n=8)、中剂量GH(M-GH)组(n=8)和小剂量GH(L-GH)组(n=8).GH注射剂量:H-GH组每日7.5 IU/kg, M-GH组每日3.75 IU/kg,L-GH组每日1.88 IU/kg,从术后2-15 d每日2次皮下注射GH;假手术组和SB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6 d取残留小肠、结肠作组织学检查,测血浆血糖、氨基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肝PCNA. 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术后体质量均明显下降, H-GH组体质量下降幅度最小,与SBS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36±4.4 g vs 94±10.0 g,P<0.05).各组术后空、回肠长度无显著差异,但各组空、回肠黏膜厚度差异显著,H- GH组和M-GH组显著大于SBS组(分别为997±65.9μm, 752±79.3μm和974±67.6μm,788±75.1 μm vs 776±61.0 μm,664±64.0μm,P<0.05),同样,各组空、回肠肠壁厚度吐断显著,H-GH组和M-GH组也显著大于SBS组(分别为1142±65.4 μm,884±91.2 μm和1145±78.7 μm,895±95.6 μm vs 848±194.7 μm.776±57.5 μm,P<0.05),但H-GH组和M-GH组的空、回肠黏膜和肠壁厚度均无显著差异.能全力推注1.5 h后各组血氨基酸、葡萄糖浓度无显著差异.各组血IGF-1浓度和肝PCNA无显著差异. 结论:GH可减缓体质量下降幅度;能促进肠黏膜代偿性增生,但其促进增生的作用并不始终随GH的剂量增加而增加;未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吸收.
苏震东秦环龙
关键词:生长激素短肠综合征代偿功能动物实验肠内营养
早期短程大剂量生长激素对鼠短肠综合征肠道增生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早期短程使用大剂量生长激素 (GH)对短肠综合征 (SBS)鼠残存肠道增生反应的影响。方法  2 0只SD雄鼠 ,切除 85 %小肠 ,制成SBS模型 ,分为大剂量GH治疗组 (10只 )和对照组 (10只 )。GH治疗组术后 1~ 5d ,予GH 5 .70mg·kg-1·d-1分 2次皮下注射 ;对照组注射等量注射用水。结果 两组摄食量、体重减少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回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升结肠黏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早期短程大剂量GH治疗SBS并不能促进残存肠道黏膜代偿性增生。
苏震东秦环龙
关键词:生长激素短肠综合征
早期经空肠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激素分泌及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早期经空肠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激素分泌及效应的影响。 方法 :15只杂种犬 ,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制成后 2 4h分为肠外营养 (PN)组和早期经空肠营养 (EIN)组。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 30、6 0、12 0和 180min时相点测定外周血中缩胆囊素 (CCK)、促胰液素 (SEC)、胃泌素等含量及 180min内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量及其淀粉酶、脂肪酶、HCO3 -、Cl-、Na+ 、K+ 的含量。 结果 :EIN组CCK含量在输注营养液 6 0min及以后各时相点均高于PN组 (P <0 .0 5 ) ;两组SEC在营养液输注后均高于输注前 (P <0 .0 5 ) ,6 0min时相点高于PN组 ,随后又下降 ,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EIN组胃泌素指标有逐渐上升趋势 ,在 12 0、180min时相点高于PN组(P <0 .0 5 ) ;观察时间内两组间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等含量及其淀粉酶、脂肪酶含量和电解质HCO3 -、Cl-、Na+ 、K+ 含量差异均不显著。 结论 :EIN在某种程度上能刺激肠源性激素的分泌 ,但并没有过多地刺激消化液分泌。
秦环龙苏震东胡雷光丁在咸林擎天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肠外营养动物实验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被引量:6
2003年
邹扬苏震东狄建忠黄玉耀张惠箴蒋智铭
关键词:P53蛋白结直肠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