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丹

作品数:48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肾病
  • 20篇多囊肾
  • 19篇细胞
  • 19篇常染色体
  • 17篇多囊肾病
  • 13篇染色
  • 13篇染色体
  • 12篇常染色体显性...
  • 11篇蛋白
  • 9篇多囊
  • 9篇常染色体显性
  • 8篇常染色体显性...
  • 8篇常染色体显性...
  • 7篇系膜
  • 7篇系膜细胞
  • 7篇基因
  • 6篇融合蛋白
  • 5篇遗传性
  • 5篇染色体显性遗...
  • 5篇显性遗传

机构

  • 3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8篇赵海丹
  • 31篇梅长林
  • 15篇孙田美
  • 13篇张树忠
  • 13篇沈学飞
  • 9篇李林
  • 9篇王文靖
  • 8篇徐成钢
  • 8篇戴兵
  • 7篇周春华
  • 6篇吴玉梅
  • 5篇刘亚伟
  • 5篇张殿勇
  • 4篇汤兵
  • 4篇付莉莉
  • 4篇张岩
  • 4篇周玉坤
  • 4篇关天俊
  • 3篇宋吉
  • 3篇李明旭

传媒

  • 6篇中华肾脏病杂...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海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yr61基因过表达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摘 要 目的:观察Cyr61基因过表达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KC)凋亡的影响,探讨Cyr61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RT PCR扩增Cyr61基因全长,构建pcDNA3. 1 +Cyr61重组质粒,转染并筛选获得稳定转染pcDNA3. 1+Cyr61的HKC细胞。经RT PCR、Northern、Westernblot鉴定转染细胞系基因的整合及表达。对空白HKC、空质粒pcDNA3. 1转染的HKC、Cyr61转染的HKC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去血清培养 72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Akt和Bad含量。 结果:构建了pcDNA3. 1+Cyr61重组质粒并获得稳定转染该质粒的HKC细胞。空白HKC与质粒pcDNA3. 1转染组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 05),Cyr61基因转染组与空白组、pcDNA3. 1转染组相比,凋亡指数显著降低 (P<0. 01),磷酸化Akt和磷酸化Bad含量显著增高 (P<0 .01 ),Cyr61基因转染组与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 (P>0. 05);在Cyr61抗体存在下,Cyr61基因转染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 (P>0 .05 )。 结论:过表达Cyr61的HKC对去血清诱导的凋亡特性与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相似,过表达的Cyr61可能通过自分泌途径,促进Akt和Bad磷酸化,抑制细胞凋亡,参与ADPKD囊肿形成和发展。
沈学飞梅长林张岩赵海丹刘亚伟戴兵王文靖许涛
关键词:PCDNA3凋亡基因过表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ADPKD
抗多囊蛋白-1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人类最常见的致死性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列遗传性肾病的第一位。其特征是双侧肾囊肿呈进行性发生...
赵海丹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剪切
文献传递
慢性肾脏疾病1~3期合并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24 h动态分析慢性肾脏疾病(1~3期)合并高血压(HCKD)患者的血压变化,并与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的血压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海军总医院肾内科收治的HCKD患者52例作为HCKD组,另外选取47例PH患者作为PH组,对两组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性检测,对两组患者的24 h舒张压(24 h-SBP)、24 h收缩压(24 h-DBP)、日间和夜间血压平均值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血压比较:HCKD组24-DBP、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分别为(81.5±13.2)mm Hg、(162.0±17.2)mm Hg、(82.4±16.5)mm Hg,均高于PH组(71.8±12.0)mm Hg、(140.3±25.6)mmHg、(66.8±20.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血压变异性比较:HCKD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分别为(14.4±3.5)mm Hg、(9.5±1.2)mm Hg,均高于PH组(11.3±2.6)mm Hg、(7.8±1.3)mm Hg(P〈0.05);HCKD组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和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分别为(9.4±2.5)mm Hg、(9.4±2.5)mm Hg,均高于PH组(7.7±2.2)mm Hg、(9.1±2.4)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性因素参与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趋势紊乱,夜间血压及变异性明显增加,是肾功能继续恶化的重要因素。
李欣欣王晶赵海丹陈洪周春华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肾脏病
人多囊蛋白-1定量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医学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定量检测人体体液中多囊蛋白-1含量的试剂盒。本发明利用抗人多囊蛋白-1 N端单克隆抗体和抗人多囊蛋白-1 N端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学技术建立了定量检测体液及组织裂解液中多囊蛋白...
梅长林赵海丹
文献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体系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进行体外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以包含EGFR cDNA的pRK5质粒为模板,PCR选择扩增编码EGFR-RTK的cDNA片段,插入pQE30质粒后转染大肠杆菌M15。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包涵体蛋白经复性后亲和层析法纯化,ELISA方法测定蛋白活性。结果:成功地将933 bp的EGFR-RTK cDNA片段插入载体pQE30中,构建了表达载体pQE30-RTK。经诱导在原核表达系统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7 000的EGFR-RTK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65.2%。复性、纯化后的EGFR-RTK蛋白经ELISA检测,结果发现随着加入蛋白量的增加,酶促反应产物磷酸化酪氨酸的量也逐渐增加,两者具有线性关系。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EGFR-RTK,较传统的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更为简便、经济。
李林赵海丹李国伟陈静沈旭梅长林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表达
纤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纤毛是一种突出细胞表面的细胞器,有运动纤毛和初级纤毛之分。长期以来初级纤毛都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任何功能的退化细胞器,最近研究表明初级纤毛是一种机械传感器,发挥机械信号转导的功能。另外,在初级纤毛的装配、解聚及其蛋白组成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
肖良赵海丹
多囊肾病基因1和多囊肾病基因2在不同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检测多囊肾病基因1(PKD1)和多囊肾病基因2(PKD2)在不同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产物的正常生理功能、相互作用关系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沉淀、Westernblotting、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KD1和PKD2在不同肾组织和肾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PKD1和PKD2在正常肾组织和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1)肾囊肿组织中都有表达。PKD1mRNA和PKD2mRNA及其表达产物有着共同的组织分布,且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KD1突变的多囊肾组织中,二者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和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都有高水平表达,且明显强于他们在正常肾小管中的表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囊肾临近囊肿壁的小管细胞中,二者表达量明显减低。此外,二者在ADPKD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和猪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中也有表达。多囊蛋白1(PC1)的表达位于胞膜和胞质,多囊蛋白2(PC2)的表达则局限于胞质。结论PKD1和PKD2几乎共同的表达分布模式及其在正常肾组织和多囊肾组织的表达分布差异提示PC1和PC2在功能上的关联可能是以他们分子结构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多囊蛋白可能具有维持肾小管结构稳定性的功能。
赵海丹徐成钢梅长林孙田美吴玉梅沈学飞王文靖李林
关键词: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基因表达
汉族人多囊肾病1型致病基因突变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建立适合筛查汉族人多囊肾病 1型致病基因 (PKD1)突变的检测体系。方法 利用设计的 82对引物 [8对针对PKD15′端多拷贝区的长链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引物和 5 7对巢式PCR引物 ,17对针对 3′端单拷贝区PCR引物 ]分别对PKD1的 4 6个外显子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筛检出异常条带后 ,再经测序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利用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对汉族人 2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家系进行PKD1突变检测 ,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 用 82对PCR引物 ,可成功扩增PKD1各个外显子区域 ,并经测序证实为PKD1目的片段。将建立的SSCP PCR基因突变检测体系 ,分别从 2个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ADPKD)家系检测出PKD1基因Del 3bp(G49761 G49763 )和C4 76 2 9T 2个突变 ,其可分别导致编码产物第 382 7位缺失谷氨酸(Glu382 7)和第 35 5 5位丝氨酸 ,而产生由苯丙氨酸 (S35 5 5F)替代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 ,可完成PKD1各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扩增 ,并成功检测出了汉族人 2个ADPKD家系基因突变位点 ,不仅为PKD1基因突变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宝贵资料 。
张树忠梅长林戴兵孙田美赵海丹张殿勇汤兵周玉琨李林沈学飞吴玉梅宋吉
关键词:汉族人多囊肾病致病基因DNA突变分析基因突变ADPKD
慢病毒介导I型胶原短发夹RNA转染对大鼠系膜细胞生长行为的影响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病毒介导的I型胶原(COLI)短发夹(sh)RNA感染大鼠系膜细胞后其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探索未来应用于动物实验,甚至临床时RNA干涉(RNAi)药物对靶细胞生长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感染增强剂(对照组)、空慢病毒载体及感染增强剂(pSC-GFP组)、COLI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及感染增强剂(pSC—GFP/COLI组)分别感染大鼠系膜细胞,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AnnexinV/PE法检测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而观察慢病毒表达载体对细胞上述能力的影响。结果pSC—GFP/COLI组和pSC—GFP组均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且慢病毒表达载体抑制能力又显著高于空病毒,分别于感染后24h、48h和72h计算抑制效率为22.52%、28.57、33.33%。凋亡实验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细胞后一定程度诱导了细胞凋亡,但作为载体携带的COLIshRNA未引起进一步的细胞凋亡加剧。细胞周期实验发现慢病毒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而在72hCOLIshRNA对s期的阻滞逐渐突出。结论慢病毒介导I型胶原短发夹RNA转染大鼠系膜细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细胞生长行为,但总体来说仍是安全的,为进一步动物实验及药物研制奠定基础。
单毅周春华赵海丹
关键词:慢病毒属胶原I型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与正常成人尿液的定量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搜索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与正常成人尿液蛋白质组中有丰度差异的蛋白质成分。方法制备ADPKD患者(PKD1突变)及正常成人尿液蛋白组样品,同位素编码的亲和力标签法标记蛋白质、筛选被标记肽段,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鉴定被标记肽段,从而鉴定蛋白质。通过计算两同位素试剂标记的相同肽段指纹峰面积比,寻找有丰度差异的蛋白质。根据被鉴定肽段的可信度,从鉴定出的蛋白质中选出6种,免疫印迹法验证其在两尿液蛋白组样品中的丰度差异。结果两尿液蛋白质组共鉴定出尿蛋白质106种, ADPKD患者尿液中水平较正常上调者48种,下调者45种。其中多囊蛋白1、肝细胞生长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及孕激素受体等5种蛋白丰度差异为免疫印迹所证实。结论包括多囊蛋白1在内的多种蛋白质成分在ADPKD患者尿液中丰度发生改变,差异蛋白包括生长因子、凋亡调节蛋白、细胞外基质成分、受体、参与胞浆运输的蛋白质、酶类、细胞信号蛋白、转录因子及转录调节因子等,这些蛋白质信息可能为寻找与ADPKD发病相关的蛋白提供部分实验依据。
张岩梅长林喻峰沈学飞黄音刘亚伟赵海丹戴兵周玉坤戎殳许涛华振浩
关键词:比较蛋白质组肾病患者ADPKD细胞外基质成分凋亡调节蛋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