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生 作品数:20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我国自行分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株北京株(VZV84-7株)的全基因序列及特征。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病毒颗粒,酚-氯仿法抽提病毒基因组DNA后超声破碎,回收1500~3000bp的片段,克隆至质粒pUC18中,构建病毒DNA文库,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Dumas野毒株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分析其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结果VZV84-7株基因组全长125083bp,G+C含量为46.1%。基因组各区段长度及G+C含量分别为:UL:104746bp,G+C:44.3%;TRL和IRL:各89bp,G+C:69.7%;Us:5235bp,G+C:42.8%;TRS和IRS:各7462bp,G+C:59.3%。其R2可变区重复单位的拷贝数为7个,R4可变区为9个,R5可变区为1个。VZV84-7株共有71个ORFs,其中3个基因位于重复序列区,位于IRS的ORF69~71与位于TRS的ORF62~64序列完全一致。与Dumas株相比,共有248个核苷酸位置存在差异,大部分突变为单个核苷酸替换,另有部分插入或缺失性突变。其中碱基转换比碱基颠换更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6%和34%。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VZV84-7株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为95%以上。结论VZV84-7株具有其独特的基因特征,但与其他株VZ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李秀玲 王潇潇 张中洋 郝春生 张晨 何薇薇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基因 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制备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Ⅰ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柱层析纯化病毒抗原,SDS-PAGE鉴定病毒蛋白,HPLC分析抗原纯度,Western blot分析抗原的反应原性。以纯化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可分泌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经纯化后,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单抗的特异性及相对亲和力。分别以纯化的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和酶标抗体,进行配对试验,建立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确定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结果纯化的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经SDS-PAGE分析,共显示4条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约40 000、35 000、32 000和28 000;经HLPC分析,纯度达99%;小鼠免疫血清可与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 000的VP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共筛选出5株可稳定分泌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纯化的单抗仅与D抗原发生反应;2H1和3B5株单抗的效价分别为2×107和2×106,且亲和力高于其他3株单抗。采用2H1和3B5株单抗配对,可以特异性检测D抗原,而与C抗原不反应;D抗原最佳线性范围为4.300~0.071 DU/ml,R2为0.994 6。该法仅可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而与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Ⅲ型D抗原和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C抗原、EV71抗原、Vero细胞培养上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制备了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可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D抗原特异性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张中洋 郭会杰 赵敏 杨永娟 郝春生 李懿 马淑花 刘宇 宁海京 张晨 陈明 田龙 李秀玲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 D抗原 C抗原 抗体 单克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33 2010年 目的对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评价,为该方法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5个实验室按照统一制定的EV71中和抗体检测操作细则(SOP),应用A、B和C基因型的10株EV71病毒株,分别测定10份人免疫球蛋白、20份健康成人血浆和15份EV71动物高效价免疫血清样品中EV71中和效价,检测实验室内、实验室间重复性及不同EV71病毒株对中和抗体检测的影响。结果相同实验室应用各病毒株重复测定中和效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Max-Min)倍数差均在4倍以内,3次重复试验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实验室应用相同病毒株检测结果的Max-Min倍数差在4倍以内;不同实验室应用不同病毒株检测结果为:A型株与其他基因型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差在192倍以内,B3与C4亚型的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64倍以内,C4亚型不同病毒株之间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16倍以内。结论按统一SOP操作后,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相同毒株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不同病毒株对中和效价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毛群颖 何鹏 于祥 李楠 郝春生 高强 董承红 梁争论 李凤翔 沈心亮 王军志关键词:手足口病 中和抗体 基因型 不同CA16流行株的相关生物学和VP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病毒株进行生物学特征与基因背景研究,为CA16病原和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CA16病毒;通过中和鉴别试验和RT—PCR对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毒的VPl基因序列测定后,与其他CA16序列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确定病毒基因型;测定病毒滴度,观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噬斑形态;攻击乳鼠分析病毒的致病性。结果从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6株病毒,采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可以从病毒感染细胞中扩增出约150bp大小的目的产物带;采用CA16特异性引物可以从病毒感染细胞中扩增出210bp大小的目的产物带。而采用EV71特异性引物未见特异性扩增条带。噬斑分析发现,6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接种96h后均能出现清晰的噬斑,其中BJ-3噬斑直径为4—5mm,BJ-5噬斑直径约为3mm,BJ-1、BJ-2、BJ4、BJ-6噬斑直径为1.5~2mm;除BJ-3噬斑边缘模糊外,其余5株噬斑边缘整齐。该6株病毒均可被人CA16抗体阳性血清中和。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5代,滴度均在7.0LgcCID50/ml左右。基于VPI基因序列的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BJ-2、BJ-4、BJ-5属于C1亚型,BJ-1、BJ-3、BJ-6属于C3亚型,该6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达9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达99%以上。乳鼠攻击试验结果显示,BJ-3和BJ-5攻击后第4~5天乳鼠开始发病,后肢出现明显的麻痹、瘫痪症状,至第6~7天全部死亡,正常对照组和其他病毒组直至攻击后第14天均无异常。结论不同CA16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有所不同,基因背景相近,致病性明显不同,需进一步了解中国流行的CA16病毒株的致病特点,为疫苗的研发提供直接依据。 郝春生 杨永娟 宋衍燕 李懿 张中洋 郭会杰 赵敏 支惠 罗凤基 李秀玲关键词:流行株 手足口病 三种类型CpG-ODN作为蛋白亚单位疫苗佐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A、B和C3种类型CpG-ODN在动物模型中的疫苗佐剂活性,为设计高活性的新型人用疫苗佐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不同CpG-ODN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检测上清中的IFN-γ和IgM,从而确定3种类型的CpG-ODN。以基因工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模型抗原、不同类型CpG-ODN为佐剂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被免动物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结果小鼠免疫结果表明,与A1(OH),对照组相比,3种类型CpG-ODN均具有良好的疫苗佐剂活性,但B和c型CpG-ODN诱生的抗原特异性IgG和IgG2a抗体水平远高于A型CpG-ODN。虽然A型CpG-ODN也能够显著增强总抗体水平,但并不改变IgG1和IgG2a抗体亚型的比值。这与B和c型CpG-ODN能够极大地促进TH1类免疫应答并降低IgG1/IgG2a比值明显不同,提示不同类型CpG-ODN可能通过不同机制起到疫苗佐剂作用。结论不同类型CpG-ODN具有不同疫苗佐剂活性,B和C型CpG-ODN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佐剂效果优于A型CpG-ODN。 张中洋 王潇潇 郝春生 郑晓霞 卜令楠 许洪林关键词:CPG-ODN 乙肝表面抗原 佐剂 肠病毒71型空斑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肠病毒71型(EV71)空斑检测方法,为EV71生物学特性及疫苗的研究提供手段。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5株EV71分别接种至单层RD细胞和Vero细胞,加入甲基纤维素覆盖,计数空斑,并计算病毒滴度。通过3次连续检测,验证空斑法的精密性,并对空斑法与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RD细胞和Vero细胞,通过空斑法对EV71病毒滴度进行检测,96h后均能规律地出现边缘整齐、清晰的空斑,RD细胞和Vero细胞检测的空斑直径分别为1~2mm和0.5~1mm。连续3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间变异系数的平均值Vero细胞为2.52%,RD细胞为4.49%。空斑法与微量细胞病变法比较,其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972,P=0.006。结论已建立了精密性好、出斑规律的EV71病毒空斑检测方法。 郝春生 赵敏 张晨 何薇薇 王潇潇 杨永娟 张中洋 沈心亮 李秀玲关键词:肠病毒71型 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的研究 目的:研制1批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用于EV71中和抗体检测的标准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方法,按《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制备符合我国疾病流行特征的检测用标准病毒1批。联合国内3家EV71检测实验室,采用经典... 毛群颖 郭增兵 郝春生 于丹 李秀玲 梁争论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文献传递 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的研究 目的研制1批EV71疫苗中和试验检测标准病毒候选株,用于EV71中和抗体检测的标准化。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方法 ,按《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制备符合我国疾病流行特征的检测用标准病毒1批。联合国内3家EV71检测实验室,采用经典细... 毛群颖 郭增兵 郝春生 于丹 李秀玲 梁争论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文献传递 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用标准病毒候选株的筛选及制备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筛选并制备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检测用标准病毒候选株,规范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亲本株与非亲本株交叉中和试验,进行相应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比较,从10株EV71毒株中筛选出具有理想亲本中和能力、又具有较广泛交叉中和作用的毒株。筛选出的毒株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冷冻干燥后制备1批符合我国疾病流行特征的标准病毒候选株,联合3家实验室对候选株的病毒滴度进行协作标定,并初步应用于人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筛选出交叉中和能力强、分离、传代背景清晰的EV71 V03株(523-07T)作为候选病毒株;制备的候选病毒株分装精确度、水分含量、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其他外源因子检查等项目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经联合标定,候选毒株的平均病毒滴度为4.83 lgTCID50/ml(95%CI:4.53~5.12 lgTCID50/ml),变异系数为3.16%;应用候选毒株和中和抗体定值标准品检测EV71自然感染人血清样品,可将实验室间检测差异由4.4倍降至1.6倍。结论初步筛选出的候选株EV71/523-07T株具有理想的亲本株中和作用,又具有较广泛的交叉中和特性,有望成为EV71中和抗体检测的标准毒株候选株。 毛群颖 郭增兵 郝春生 于丹 高帆 董承红 安文琪 高强 谢忠平 李秀玲 梁争论关键词:手足口病 中和抗体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原核表达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 16,CA16)VP1蛋白,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RT-PCR法从CA16病毒青岛株中扩增VP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43.1a-VP1,转化感受态E.coli Rossatte(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CA16 VP1蛋白通过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不同剂量(5、10、20、40μg)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gG1、IgG2a、IgG2b、IgG3抗体效价,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43.1a-VP1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CA16 VP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5%;纯化的重组CA16 VP1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可与猴CA16抗血清反应;不同剂量的重组CA16 VP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产生CA16特异性抗体,血清中总IgG、IgG1、IgG2a、IgG2b、IgG3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各剂量CA16 VP1组免疫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均小于1∶8。结论已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CA16 VP1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可诱导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CA16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杨永娟 郝春生 李懿 宋冬梅 刘宇 马淑花 田龙 李秀玲关键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VP1蛋白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