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洪

作品数:50 被引量:1,24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骨折
  • 14篇胫骨
  • 13篇微创
  • 12篇手术
  • 11篇股骨
  • 9篇透视导航
  • 8篇远端
  • 8篇髋臼
  • 8篇髋臼骨
  • 8篇髋臼骨折
  • 8篇固定术
  • 7篇髓内
  • 7篇平台骨折
  • 7篇胫骨平台
  • 7篇胫骨平台骨折
  • 7篇骨折固定
  • 7篇骨折固定术
  • 6篇远端骨折
  • 6篇髓内钉
  • 5篇旋转畸形

机构

  • 4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舟山市中医骨...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解放军第五医...

作者

  • 50篇高洪
  • 34篇罗从风
  • 34篇曾炳芳
  • 14篇张长青
  • 10篇杨发民
  • 10篇胡承方
  • 6篇眭述平
  • 5篇周凯华
  • 5篇施慧鹏
  • 4篇陈健
  • 3篇沈继
  • 3篇于晓雯
  • 3篇王金武
  • 3篇安智全
  • 3篇王赤宇
  • 2篇孙辉
  • 2篇张巍
  • 2篇陈云丰
  • 2篇李晓林
  • 2篇马一平

传媒

  • 10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国外医学(骨...
  • 2篇中国骨伤
  • 2篇国外医学(创...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的计算机导航技术术中矫正股骨骨折的旋转畸形
目的 目前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手术方式。虽然术中使用许多定性的判断股骨旋转畸形的方法,但是术后股骨的旋转畸形仍很常见。为此,我们使用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定量技术术中矫正股骨骨折的旋转畸...
高洪罗从风张长青曾炳芳
关键词:X线透视导航股骨骨折股骨髓内钉
导航下股骨远近端打入导针结合智能手机测量工具术中矫正股骨旋转畸形
目的:评估应用导航指引下股骨远近端打入导针结合智能手机测量工具的新技术术中矫正股骨旋转畸形的可行性以及可靠性。方法:术前CT扫描患者双侧全长股骨。从扫描所得到的CT资料中根据要求选取所需层面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选图...
高洪罗从风张长青曾炳芳
文献传递
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髓内固定及术后康复训练
2006年
目的回顾用股骨髁上逆向交锁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应用股骨髁上逆向交锁髓内钉治疗19例患者,均为平地跌倒。新鲜骨折18例(开放骨折3例),女性55岁以上12例,男性65岁以上7例,BMDt值在-2.5s以下。按AO分类为:A型2例,B型1例,C型16例。骨折均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陈旧性骨折合并膝关节僵硬者同时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经CybexII+机辅助的关节功能牵引和等速训练。结果19例正规功能锻炼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3~12个月)。按Kolmert功能评定标准,优良16例(84.2%),一般2例(10.5%),差1例(5.3%)。结论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锁钉定位准确,术后早期正规的功能锻炼辅以药物治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
施慧鹏高洪罗从风柴益民张长青曾炳芳陶泉
关键词: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康复
带关节外固定架在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8
2003年
目的介绍应用带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1年3~6月,12例患者13处Pilon骨折接受了Orthofix公司单侧带关节超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致伤原因以车祸和高处坠落伤为主.该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颈和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使踝关节能以距下关节为中心活动.术后2周松动关节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2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Teeny&Wiss评分法)为74~94分,平均87分.踝关节临床结果为2个优秀,7个良好,4个一般.踝关节骨折复位情况(Marsh踝关节骨折复位评分法)为7个优良,6个中等.踝关节背伸-5°~18°,平均10°(健侧18°);跖屈20°~35°,平均26°(健侧36°);距下关节内翻4°~20°,平均10°(健侧14°);外翻0°~10°,平均3°(健侧10°).结论带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能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高能量Pion骨折较好的方法.
高洪施慧鹏罗从风杨发民眭述平曾炳芳
关键词:高能量PILON骨折
微栓子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8年
血管损伤(包括血管吻合)可产生微栓子,对微循环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剖析了微栓子的来源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微栓子的形成及其变化机理,并分析了微栓子的防治方法。
高洪
关键词:微循环微栓子血管损伤血栓形成
桡骨远端背侧粉碎骨折的T形钢板治疗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背侧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背侧粉碎的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手法复位失败的背侧粉碎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远期功能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2个月(6~13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2d(49~56d),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伸指受限等并发症。根据Colles骨折的改良Green and O'Brien临床评定标准综合评定,优17例,良6例。结论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背侧粉碎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背侧T形钢板内固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潘垚高洪张长青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钢板
韧带肌腱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2003年
本文介绍了基因治疗在韧带肌腱损伤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基因治疗的优点及其限制因素进行了概述。
高洪曾炳芳
关键词:基因治疗基因转染
三维C型臂透视导航下微创治疗髋臼骨折
罗从风张巍胡承方孙辉高洪曾炳芳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被引量:112
2004年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涉及胫骨干骺端的骨折,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年龄42.5岁(25~64岁)。按AO分型,A型(不涉及关节面)12例;B型(伴有部分关节内骨折)11例;C型(伴有完全关节内骨折)9例。其中,胫骨近端18例,胫骨远端骨折14例。结果患者完全负重时间为15.1周(12~26周);X线愈合时间为14.3周(11~24周)。按照Johner-Wruhs评价法,功能优为19例,良为10例,中为3例,差为0例,优良率为90.6%。浅表感染2例,皮肤水疱3例;无深部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法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在X线监视下进行良好的间接复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罗从风高洪杨发民眭述平曾炳芳
关键词:胫骨干骺端骨折X线监视手术治疗微创外科硬膜外麻醉
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41
2004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了解微创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2年10月共有17例(17膝)闭合性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微创钢板法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5.3岁(20~66岁);其中左膝12例,右膝5例;男8例,女9例。按AO分型,41B型3例,41C型14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2例,Ⅴ型4例,Ⅵ型11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钢板固定。术后1、3、6个月及1年随访患者,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TPA:t=0.979,P=0.342;PA:t=0.659,P=0.519)。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8.7分(75~98分)。本组患者无深部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结论微创钢板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明显减少,骨折固定及时,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罗从风高洪仲飙眭述平曾炳芳
关键词: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器关节功能手术方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