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辉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角膜
  • 5篇激光
  • 5篇SMILE
  • 4篇视网膜
  • 4篇术后
  • 4篇网膜
  • 4篇飞秒
  • 4篇飞秒激光
  • 3篇取出术
  • 3篇微生物敏感试...
  • 3篇细胞
  • 3篇镰刀
  • 3篇镰刀菌
  • 3篇基质
  • 3篇角膜基质
  • 2篇滴眼
  • 2篇眼表
  • 2篇药物
  • 2篇硬性透气性
  • 2篇圆锥角膜

机构

  • 22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丁辉
  • 17篇钟兴武
  • 7篇陈晓莲
  • 7篇何宏
  • 6篇陈海波
  • 4篇刘俐娜
  • 3篇陈王灵
  • 2篇吴娇婵
  • 2篇邢建强
  • 2篇刘红山
  • 2篇张弛
  • 2篇杨军
  • 2篇劳伟
  • 2篇郑海生
  • 1篇廖爱萍
  • 1篇刘良平
  • 1篇蓝育青
  • 1篇郭颖卓
  • 1篇沈沛阳
  • 1篇史贻玉

传媒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第十七届亚非...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单剂量自体血清滴眼治疗重度干眼的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估含0.01g/L硫柳汞非单剂量自体血清(Autologous serum,AS)滴眼治疗重度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接受至少12wk传统干眼治疗无效的重度干眼患者13例26眼,采用自身对照方法,用20%含0.01g/L硫柳汞非单剂量的AS滴眼8wk后,再用50%相同制剂AS滴眼8wk。滴眼后2,4,8,12,16wk分别比较基础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角膜知觉、自觉症状评分。结果:滴眼后2wk,基础泪河高度、患者自觉症状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滴眼后4wk,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眼后8wk,基础泪液分泌、角膜知觉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滴眼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含0.01g/L硫柳汞非单剂量AS滴眼能安全有效地缓解重度干眼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何宏廖爱萍郭颖卓杨军丁辉钟兴武
关键词:干眼症
抗真菌药物单用与联合应用他克莫司对镰刀菌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的镰刀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研究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联合抗真菌药物使用的抗菌效果。方法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M27-Ed4及M38-A3方法测定氟康唑、伏立康唑、那他霉素和两性霉素B对24株临床分离致病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法测定他克莫司分别联合4种抗真菌药物对镰刀菌的抗真菌作用。结果氟康唑、伏立康唑、那他霉素和两性霉素B对镰刀菌(24株)MIC范围分别是64~256μg/ml、1~8μg/ml、2~8μg/ml和1~8μg/ml。氟康唑与他莫克司对12.5%菌株(3/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伏立康唑与他莫克司对4.2%菌株(1/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那他霉素与他莫克司对16.7%菌株(4/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两性霉素B与他莫克司对29.2%菌株(7/24)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结论镰刀菌在体外对那他霉素敏感,对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部分敏感,与他克莫司联合应用时,均对少部分镰刀菌有联合效应,无拮抗效应。
陈晓莲丁辉刘红山何宏吴娇婵胡献铝钟兴武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真菌性角膜溃疡微生物敏感试验镰刀菌
TNF-α、IL-6对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将64只3~5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TNF-α组、空白+IL-6组、空白+TNF-α+IL-6组、青光眼组、青光眼+TNF-α组、青光眼+IL-6组、青光眼+TNF-α+IL-6组,每组8只。各青光眼组动物在右眼复制青光眼模型,按分组给予TNF-α和(或)IL-6处理,比较各组造模前后,给药3、6周的眼压及视网膜组织病理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分离培养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TNF-α组、谷氨酸+IL-6组及谷氨酸+TNF-α+IL-6组,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给药6周,青光眼+TNF-α组眼压最高、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最明显,其次为青光眼组、青光眼+TNF-α+IL-6组和青光眼+IL-6组(均P<0.05),非青光眼各组眼压及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组、青光眼+TNF-α组、青光眼+IL-6组、青光眼+TNF-α+IL-6组视网膜神经节均存在病理改变,其中青光眼+TNF-α组细胞病变最为显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被成功分离及培养;培养24~72 h,谷氨酸+TNF-α组增殖最弱,凋亡率最高,其次为谷氨酸组、谷氨酸+TNF-α+IL-6组和谷氨酸+IL-6组(均P<0.05)。结论IL-6可能具有保护青光眼所致视网膜细胞损伤的作用,或与抑制视网膜神经细胞TNF-α相关的炎性病变有关。
曾朝霞陈王灵陈海波史贻玉丁辉陈运信郑海生陈翩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两种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对比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估FS200和VisuMax两种不同的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患者视力和暗视下对比敏感度的不同。方法选取20例40眼行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VisuMax组),20例40眼行FS200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FS200组)。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暗视下有无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所有患者的UCVA均达到1.0及以上,有效指数为1.06±0.18(VisuMax组)和1.04±0.20(FS200组)(P=0.397),等效球镜为(0.11±0.22)D(VisuMax组)和(0.14±0.22)D(FS200组)(P=0.573),两组所有患者的等效球镜均在±1.00 D内,90.0%(VisuMax组)和87.5%(FS200组)的患者等效球镜在±0.50 D内(P=1.000),无患者出现BCVA下降,术后3个月时两组暗视无眩光情况下对比敏感度中频段均有提高(1.0∶5.0、1.0∶2.7),暗视有眩光下所有频段对比敏感度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种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的视力和暗视下对比敏感度变化是一致的,两种飞秒LASIK手术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刘俐娜陈晓莲钟兴武陈海波邢建强丁辉吴挺飞
关键词:角膜瓣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
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激光光凝治疗)和联合组(40例,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治疗后1个月内眼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及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常规组(P <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薄于常规组(P=0.009),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 抗VEGF药物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陈王灵丁辉劳伟陈运信梁晓茜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激光光凝
海口市小学生视力不良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海口市小学生视力不良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小学生视力不良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小学生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小学生知晓正常的视力范围(76.34%),视力不良的原因(74.97%),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保护视力(78.02%)等知晓率有了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好视力比好成绩更重要(72.13%)、家庭有必要提供视力防护健康教育(79.18%)等视力不良预防态度持有率均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生阅读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73.92%)、读写距离合适(71.61%)、长时间用眼后休息(78.34%)等视力不良预防行为报告率均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3,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改善小学生的不良用眼行为习惯。
曾朝霞陈海波钟兴武丁辉
关键词:视力不良小学生健康教育
2.4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运用Corvis ST研究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mo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方法:采用患者术眼术前术后自身对照研究。对2019-03/09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5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Corvist ST对28例患者术前1d,术后3、6d,1mo进行角膜生物力学测量比较。结果:受检眼术前术后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时间(A2T)、中央角膜厚度(CCT)比较均有差异(F=10.534、11.655、14.734,均P<0.05)。术后3d测得A1L较术前及术后6d显著升高,A2T则显著降低(P<0.05)。术前1d与术后6d比较,A2L、A2T均无差异(P>0.05)。术后3、6d CCT大于术前1d(均P<0.05)。CCT在术后3d达到最大值,术后1mo恢复术前水平。结论: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术后1mo各项参数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杨军何宏陈晓莲丁辉钟兴武
关键词:角膜生物力学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两种具有不同角膜帽厚度的SMILE的对比
研究目的 对比角膜帽厚度分别为100μm 和160μm 的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角膜后表面高度的改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研究方法 将12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制作角膜...
何淼丁辉何宏张弛靳荷钟兴武
关键词:角膜生物力学角膜后表面高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SMILE手术后早期眼表特征性变化的临床
2022年
探索患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和正常的近视患者在SMILE术后6月内眼表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共纳入65例接受SMILE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30只眼,其中患MGD的近视患者44人为MGD组,睑板腺正常近视患者21人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除了均于术前及术后1天、l周、1月、3月及6月观察并记录以下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裂隙灯检查、非矫正远视力(UDVA)、睑缘评分、睑板腺缺失率、眼表疾病指数(OSDI)、下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SIt)。结果 两组UDVA等基线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MGD组患者OSDI、睑缘评分、睑板腺缺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t、FBUT、ABUT及TMH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P<0.05)。两组患者自身对比看出术后患者干眼症状及体征均明显重于术前,其中OSDI均明显升高,于术后6月仍稍高于术前基线水平;FBUT、ABUT术后1天起较术前明显降低,随着时间至术后6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睑板腺缺失率、TMH、FL及SIt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未观察到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干眼症状和体征不同程度的改变,干眼的体征更多的表现在泪膜稳定性上而非泪液分泌量。指标均随着时间逐渐恢复,其中干眼体征的恢复快于干眼症状的恢复。MGD患者总体体征及症状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但持续时间相似,仅个别患者表现出较长及较重的临床反应。
王菡丁辉杨镇朵胡施思钟兴武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姜黄素纳米粒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姜黄素具有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抗新生血管的作用,在防治眼底新生血管性病变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水溶性较差、体内半衰期短,需要长期、多次注射用药,因此研制姜黄素的新剂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脱氧胆酸基接枝的壳聚糖衍生物负载姜黄素纳米粒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制备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随后制备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检测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的载药量、负载效率及体外释药性能。将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别与姜黄素(5,10,20,40 mg/L)、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5,10,20,40 mg/L)、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5,10,20,40 mg/L)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①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的载药量、负载效率分别为27.5%,55%,体外前10 h内,该纳米粒存在药物突释现象,此后缓慢释放,至96 h后达到平衡,累积释放药物量为31.6%;②培养24,48 h,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③不同质量浓度的姜黄素与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均可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培养1-4 d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低于姜黄素组(P<0.05),两组培养5,6 d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载姜黄素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该纳米粒没有降低姜黄素原药成分的生物学活性。
郑海生蓝育青钟兴武丁辉
关键词:纳米粒姜黄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增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