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金凤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4篇直肠畸形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畸形
  • 4篇肛门
  • 4篇肛门直肠
  • 4篇肛门直肠畸形
  • 4篇肠畸形
  • 3篇先天性肛门直...
  • 3篇测压
  • 2篇蛋白
  • 2篇视网膜
  • 2篇术后
  • 2篇排便
  • 2篇排便功能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网膜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侯金凤
  • 5篇王佚
  • 5篇侯金平
  • 4篇李晓庆
  • 3篇刘伟
  • 2篇郭振华
  • 2篇迭小红
  • 2篇金先庆
  • 1篇张敏
  • 1篇何昀
  • 1篇向丽
  • 1篇吴永隆
  • 1篇曹建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合并脊髓发育异常患儿排便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脊髓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s)的关系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2月我科148例经分期手术治疗的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腰骶部MRI检查结果分为脊髓发育正常组和脊髓发育异常组,分析脊髓发育异常在各类型ARMs中分布的差异及对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肛门直肠测压和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本组148例ARMs患儿中34例(23.0%)检查结果提示脊髓发育异常,包括终丝脂肪变21例(61.8%)、椎管内脂肪瘤7例(20.6%)、脊髓空洞1例(2.9%)、椎管内囊性占位3例(8.8%)、混合型2例(5.9%);②按照Krickenbeck国际分类法对患儿的肛门直肠畸形进行分型,合并有脊髓发育异常的病例包括肛管直肠狭窄1例(占20.0%)、ARMs不伴瘘管5例(25.0%)、ARMs伴复杂直肠会阴瘘1例(20.0%)、ARMs伴直肠尿道球部瘘8例(22.2%)、ARMs伴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6例(18.2%)、ARMs伴直肠膀胱颈部瘘1例(25.0%)、ARMs伴直肠舟状窝瘘8例(24.2%)、ARMs伴直肠阴道瘘2例(66.7%)、一穴肛2例(22.2%),各病理类型组间脊髓发育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③145例患儿在术中进行了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情况评估,其中有26例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好、105例发育良、14例发育差,脊髓正常组和异常组间肛门直肠周围肌肉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④44例患儿关瘘术6个月后行肛门直肠测压,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35.0±14.8)、(27.9±14.3)mmHg(P=0.268),脊髓发育正常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ectoanal inhibitory reflex, RAIR)引出率低于脊髓发育异常组(45.9%vs 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⑤按修正的Rintal评分量表随访患儿的排便功能,脊髓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间排便功能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结论脊髓发育异常与ARMs肛周肌肉发育情况有关,提示ARMs�
赵焓滨侯金平侯金凤迭小红孙静张敏王佚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肛门直肠测压排便功能
钙视网膜蛋白诊断先天性巨结肠被引量:9
2014年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是由于肠壁黏膜下层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的先天性肠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诊断先天性巨结肠除了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钡剂灌肠造影、肛管直肠测压外,病理检查仍是金标准。病理检查中研究的热点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特别是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染色,近年来已有多位学者提出其可用于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本文综述钙视网膜蛋白用于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进展。
侯金凤金先庆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肌间神经丛钡剂灌肠造影肛管直肠测压
横结肠袢式造口术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分期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横结肠袢式造口术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分期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行预防性横结肠袢式造瘘术后的临床表现及相关重要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该造口手术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整个治疗过程的影响,并分析原因。结果 (1)62例患儿二期和三期术前血常规结果显示分别有21例(33.9%)vs 22例(35.5%)发生轻度贫血;无重度及极重度贫血发生。(2)62例患儿二期和三期术前分别有5例(8.1%)vs 1例(1.6%)出现轻度低蛋白血症。(3)62例患儿二期术前外周血电解质检查显示,7例(11.3%)出现轻度电解质紊乱,其中6例在三期术前完全恢复,无高氯血症发生。(4)62例患儿尿常规结果显示,二期和三期术前分别有19例(30.7%)vs 4例(6.4%)尿液白细胞数目异常,数目为(124.42±106.33)vs(74.75±52.89)个/μL,仅有1例出现明显尿路感染症状。(5)57例患儿在二期术前经横结肠造口行远端造影均能明确异常瘘管位置,与术中发现完全一致(100%),并将造影测得直肠盲端与肛隐窝间距离(34.63±6.01)mm,与术中实际测得距离(37.33±6.17)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6,P>0.05)。(6)62例患儿造口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无严重肠管回缩及脱垂。结论横结肠袢式造口术应用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分期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对患儿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无严重不良影响。
孙静王至立侯金凤侯金平吴永隆刘伟李晓庆王佚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分期手术
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及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149例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155例新生儿阑尾炎症状前四位为发热、拒乳、呕吐和腹胀,其发生率分别为76.8%、73.5%、63.9%和53.5%;腹部平片提示气腹36例(占23.2%),腹部超声异常52例(占33.5%);本院收治的6例患儿腹腔分泌物培养4例为肺炎克雷伯菌,1例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合并肺炎链球菌,1例为阴沟肠杆菌;6例患儿均经手术切除阑尾,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0±7.8)d。结论新生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腹胀、拒乳、发热、呕吐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快,病原学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主,尽早手术,预后良好。
侯金凤侯金平何昀郭振华曹建刘伟王佚
关键词:阑尾炎病理学婴儿
钙视网膜蛋白在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钙视网膜蛋白在小儿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确诊小儿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患儿术前直肠黏膜活检标本中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情况和HE染色结果、根治术或造瘘术后病变段钙视网膜蛋白表达情况和病理检查HE染色结果。结果①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中术前直肠黏膜活检检查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在所有病例中阴性表达11 1/114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112/114例;根治手术后痉挛段肠壁中钙视网膜蛋白均呈阴性表达133/133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133/133例,而在扩张段的肠壁中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均呈阳性表达133/133例,HE染色可见发育正常的神经节细胞133/133例;②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中术前直肠粘膜活检钙视网膜蛋白表达阴性4/4例,HE染色见到发育不良神经节细胞1/4例,其余3例均未见到神经节细胞;根治术或造瘘术后病变段钙视网膜蛋白表达阳性42/42例,HE染色见到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或减少42/42例。结论钙视网膜蛋白染色可以作为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诊断依据之一,但仍然有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可能,特别是在术前直肠粘膜活检的应用中。
侯金凤向丽金先庆李晓庆
关键词:钙视网膜蛋白HIRSCHSPRUNG免疫组织化学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病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并总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术后患儿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5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354例ARMs患儿行经会阴或(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15例(4.24%)出现直肠黏膜脱垂。(2)无肛伴直肠舟状窝瘘、中位及高位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经(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患儿,男性80例,女性42例,骶尾部畸形组23例,无畸形组99例,脊髓栓系组5例,无脊髓栓系组117例,3组分别经χ2检验,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1±0.101,未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8±0.085,两者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不高,与直肠盲端的位置高低有关,闭锁盲端位置越高术后越容易出现直肠黏膜脱垂;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与性别、是否合并骶尾部畸形及脊髓栓系无关,与骶尾比值的高低无关。
侯金凤侯金平李晓庆王佚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黏膜脱垂并发症
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排便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数据,总结相关特征,探讨其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评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治疗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77例,女性13例,男性64例,其中直肠盲端距肛隐窝的距离<1.5 cm(低位)32例,≥1.5 cm(中高位)45例;术后6个月至1年排便功能Kelly评分:3~6分(功能优良)的72例,0~2分(功能差)的5例。72例排便功能优良的患儿分为低位组(32例)与中高位组(40例);45例中高位患儿又分为排便功能优良组(40例)和功能差组(5例)。分析各组患儿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结果(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肛管有效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三维图像分析患儿肛门直肠压力。结果 72例排便功能优良的低位组与中高位组患儿的平均静息压(38.00±12.33 vs 32.27±11.86 mmHg)、最大静息压(42.65±14.23 vs 36.67±12.10 mmHg)、肛管有效长度(2.43±0.30 vs 2.18±0.3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恢复率分别为90.63%及17.5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中高位患儿中,与排便功能优良组比较,排便功能差组平均静息压(26.08±2.36 mmHg)、最大静息压(29.96±2.55 mmHg)更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三维图像分析,功能差组在三维图像上存在低压带或压力缺失带,其中4例低压带在后壁,1例低压带在前壁。结论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平均静息压、最大静息压、肛管有效长度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恢复率较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高,可通过三维图像判断肛门括约肌功能,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可作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评估患儿排便功能的依据之一。
侯金平迭小红孙静郭振华刘伟李晓庆侯金凤王佚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排便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