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维佳

作品数:86 被引量:45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胰腺
  • 22篇腺癌
  • 18篇肿瘤
  • 16篇胰腺癌
  • 14篇胰腺炎
  • 14篇腺炎
  • 11篇急性胰腺炎
  • 11篇癌组织
  • 9篇胰腺癌组织
  • 9篇腺癌组织
  • 8篇胰腺肿瘤
  • 8篇手术
  • 7篇蛋白
  • 7篇预后
  • 7篇切除
  • 7篇细胞
  • 7篇基因
  • 6篇切除术
  • 6篇重症
  • 5篇胆囊

机构

  • 85篇中南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卫生部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86篇孙维佳
  • 19篇陆晔斌
  • 14篇李宜雄
  • 13篇张阳德
  • 12篇汤恢焕
  • 10篇黄耿文
  • 9篇张翼
  • 8篇何群
  • 8篇肖广发
  • 8篇黄知果
  • 8篇吕新生
  • 7篇王志明
  • 7篇段小辉
  • 7篇陈雄
  • 6篇龚学军
  • 6篇周军
  • 4篇李小荣
  • 4篇陈道瑾
  • 4篇何剪太
  • 4篇刘刚

传媒

  • 26篇中国普通外科...
  • 11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华胰腺病杂...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国医院管理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卫生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组织中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3与β-葡萄糖醛酸苷酶表达的意义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3(Galectin-3)与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临床新鲜标本,其中包括15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及83例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和β-G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Galectin-3和β-G蛋白在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及Dukes分期较晚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浸润程度浅(0.15±0.03 vs 0.16±0.05,P=0.02)、分化程度高(0.15±0.012 vs 0.16±0.03,P=0.03)及Dukes分期较早(0.18±0.06 vs 0.17±0.05)的大肠癌组织(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和β-G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8,P<0.01).结论:Galectin-3和β-G的异常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黄知果孙维佳何剪太张阳德
关键词:Β-葡萄糖醛酸苷酶结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的胰腺导管腺癌预后风险标志物筛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胰腺导管腺癌的预后风险标志物。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miRNA和基因表达谱数据。然后应用弹性网络Cox比例风险回归(EN-Cox)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生存分析筛选出与胰腺导管腺癌预后风险明显相关的miRNA和基因。最后,对筛选到的预后风险基因与miRNA的潜在靶基因进行文献挖掘及功能分析。结果:经过数据预处理,共得到137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及797个miRNA和19 969个基因表达谱数据。基于λ=0.107的参数值,EN-Cox分析筛选出了包括54个基因和5个miRNA在内的59个潜在的预后风险因素;根据ROC曲线确定病例分组的截断值,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最后共筛选出17个胰腺导管腺癌预后风险标志物(均P<0.05),包括16个基因和1个miRNA(miRNA-125a)。在16个预后风险基因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μ4(GSTM4)、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G)、精子发生相关2(SPATA2)同时又是miRNA-125a的靶基因;只有GATA结合蛋白1(GATA1)为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结论:所筛选的因子在胰腺癌中的作用还有待阐明,并有望成为判断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张志鹏陆晔斌陈泓西夏华孙维佳
关键词:胰腺肿瘤生物标记肿瘤计算生物学
胰腺癌组织HIF-1α和MICA/B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相关蛋白(MIC A/B)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胰腺癌组织(胰腺癌组)及9例慢性胰腺炎组织(胰腺炎组)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正常胰腺组)中HIF-1α和MIC A/B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蛋白在胰腺癌组、胰腺炎组和正常胰腺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22.2%和0,MIC A/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22.2%和12.5%。在胰腺癌组中,Ⅲ、Ⅳ期HIF-1α和MIC A/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IF-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MIC A/B在分化程度不同的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程度亦有差异(P<0.05)。HIF-1α和MIC A/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52,P<0.001)。结论 HIF-1α可能对MIC A/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起负调控作用,从而参与低氧对胰腺癌免疫抑制的诸多调控机制。改善胰腺癌中的低氧微环境可能为从免疫方向治疗胰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陆晔斌孙维佳胡娟娟王志明
关键词:胰腺癌HIF-1Α低氧免疫逃逸
带SV40LT抗原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构建带有SV4 0LT抗原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 采用体外重组技术构建带SV4 0LT抗原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酶切、测序进行鉴定 ,脂质体介导转染PA317包装细胞 ,经G4 18筛选出抗性克隆 ,通过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酶切分析、测序证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含有SV4 0LT抗原基因 ,且为正向插入。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为 1.3× 10 6CF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SV4 0LT抗原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包装出了高滴度的假病毒颗粒。
孙维佳劳学军张阳德张翼黄知果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载体
胰腺癌基因治疗的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与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等胰腺癌治疗方法不同,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逆转癌细胞的恶性状态而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有关胰腺癌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在基因治疗方法、基因载体、载体导入途径和靶向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胰腺癌的较理想的方法。
孙维佳张阳德
关键词:胰腺癌基因治疗
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微循环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甘遂治疗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SAP组、甘遂治疗组(K组),每组40只。分别在手术后2、6、12和24h处死大鼠后检测胰腺组织TXB2和6-Keto-PGF1α水平COX-2的表达、胰腺组织的光镜和电镜检查和各组术后72h死亡率。结果SAP组TXB2、6-Keto-PGF1α含量、T/P比值、COX-2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S组(P<0.01);K组TXB2含量和T/P比值6、12和24h点较SAP组有显著降低(均P<0.01),T/P比值与COX-2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67,P<0.01);K组胰腺组织损害较SAP组减轻,微血管内血栓明显减少;72h死亡率:S组(0%)和K组(12.5%)均显著低于SAP组(62.5%)(均P<0.05)。结论甘遂可能通过降低COX-2的表达,纠正TXA2/PGI2之间的平衡而改善胰腺微循环,这可能是其治疗大鼠SAP的作用机制之一。
张翼孙维佳吕新生李小荣陈道瑾李宜雄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甘遂微循环
MHCⅠ链相关分子A/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MHCⅠ链相关分子A/B(MICA/B)在胰腺癌(PD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MICA/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分析MICA/B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CA/B在PD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58%(43/48),而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中不表达或微弱表达,癌组织与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差异显著(x2=36.069,p<0.001)。MICA/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密切的关系(x2=8.398,10.000;P=0.015,0.003),在早期、分化较好的胰腺癌组织中MICA/B表达水平较高,而在分化较差的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随着胰腺癌进展,MICA/B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到癌细胞周围的间质组织中,晚期胰腺癌患者MICA/B的表达水平较低甚至不表达。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ICA/B表达程度与分化程度正相关(r=0.331)。结论:MICA/B作为诱导蛋白通过MICA/B-NKG2D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在早期清除胰腺癌细胞中起重要作用。但随着肿瘤的进展,MICA/B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释放到肿瘤间质组织进而引起肿瘤免疫逃避。因而我们推测,MICA/B-NKG2D介导的免疫监视障碍可能促进了胰腺癌的进展。
段小辉邓锒梅陈雄陆晔斌孙维佳
关键词:胰腺癌MHC临床病理学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的预后分析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急性胰腺炎(AP)合并坏死感染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采用PCD治疗的AP合并坏死感染病例。结果全组26例均在B超或CT引导下顺利施行PCD。PCD穿刺引流液培养结果显示,单菌种感染10例(38.5%),多重感染16例(61.5%)。16例(61.5%)患者仅经PCD治疗后痊愈出院,另有10例(38.5%)患者经PCD治疗后中转行坏死组织清除术。全组病死率38.5%(10/26),包括6例仅行PCD病例和4例PCD治疗后中转手术病例。PCD并发症13例次,包括7例次出血,3例次肠漏,3例次胰漏。与本组患者死亡有关的因素包括2012版AP严重程度分级、穿刺后脓毒症是否逆转以及穿刺并发出血等(P<0.05)。结论采用以PCD为基础的"阶梯式"治疗方案是治疗AP合并坏死感染的有效策略。2012版AP严重程度分级、穿刺后脓毒症是否逆转以及并发出血等与PCD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杨耀成黄耿文李宜雄孙维佳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大剂量维生素C对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能力及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为临床维生素C治疗胰腺癌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不同浓度维生素C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并运用RT-PCR和Western b1ot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MMP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1.0、5.0和10.0 mM浓度维生素C处理组MMP2 mRNA的相对丰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0.510±0.004 vs 0.792±0.006,0.391±0.007 vs 0.792±0.006,0.282±0.008 vs 0.792±0.006,P<0.05).1.0、5.0和10.0 mM浓度维生素C处理组MMP2蛋白的相对丰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0.519±0.004 vs 0.761±0.014,0.310±0.007 vs 0.761±0.014,0.297±0.008 vs 0.761±0.014,P<0.05).1.0、5.0和10.0 mM浓度维生素C处理组穿过transwell的细胞数相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452±22 vs 653±28,340±32 vs 653±28,409±33 vs 653±28,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降低PANC-1细胞MMP2的表达,并可减弱其侵袭能力.
陈雄孙维佳廖洁段小辉陆晔斌
关键词:肿瘤侵润
孙维佳:效益来自管理
2007年
医疗行业现在更加认识到了管理是科学。医院院长应该学习管理科学,学会向管理要效益。
王朝君孙维佳
关键词:管理科学医院院长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