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磊

作品数:55 被引量:308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胰腺炎
  • 12篇急性胰腺炎
  • 12篇肝硬化
  • 11篇甲状腺
  • 10篇血栓
  • 9篇血症
  • 9篇脂血症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9篇聚体
  • 9篇高脂
  • 9篇高脂血
  • 9篇高脂血症
  • 9篇高脂血症性急...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8篇蛋白
  • 8篇胰腺
  • 8篇腺炎
  • 8篇甲状腺功能

机构

  • 5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张冬磊
  • 37篇杨宁
  • 32篇郝建宇
  • 11篇徐援
  • 6篇于剑锋
  • 4篇王广
  • 3篇姚志
  • 3篇刘心娟
  • 3篇刘振
  • 2篇吴东方
  • 1篇尚占民
  • 1篇郎海波
  • 1篇刘启桐
  • 1篇王月增
  • 1篇刘正新
  • 1篇田颖
  • 1篇王立
  • 1篇陈文明
  • 1篇卢迪
  • 1篇王琛

传媒

  • 7篇中国病案
  • 7篇中国医药导报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2013中华...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AP患者凝血指标、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凝血指标、血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HLAP患者71例,采用Ranson评分和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评估严重程度并将患者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54例和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17例。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Glu和TG,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MSAP组的Fib、Glu和TG均明显高于MAP组(P均<0.05)。PT、Fib、Glu、TG均与Ranson评分和MCTS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8、0.510、0.523、0.569和0.294、0.467、0.466、0.392,P均<0.05)。结论 HLAP患者的Fib、Glu和TG均升高且在MSAP患者中更明显,Fib、Glu和TG可作为评价HLAP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张冬磊杨宁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纤维蛋白原血糖甘油三酯
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及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77例,按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A级组12例,B级组32例,C级组33例;对照组20例。均检测TM、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结果在对照组、A级组、B级组、C级组中,TM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分别为(4.24±0.81)μg/L、(4.36±2.56)μg/L、(6.66±3.30)μg/L、(6.79±3.69)μg/L;AT-Ⅲ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分别为(102.35±8.12)%、(105.46±8.71)%、(102.09±8.39)%、(94.32±9.85)%;PC和PS随病情加重而有逐渐减低的趋势;D-二聚体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分别为(0.27±0.13)mg/L、(0.42±0.26)mg/L、(0.79±0.35)mg/L、(0.93±0.43)mg/L;t-PA和PAI-1随肝功能恶化而变化的现象不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的TM、抗凝和纤溶系统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且和Child-Pugh分级相关。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对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张冬磊郝建宇杨宁
关键词:肝硬化血栓调节蛋白CHILD-PUGH分级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2015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亚甲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333例。将患者分为NAFLD组(210例)和非NAFLD组(123例),对两组的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生化肝功和甲状腺功能进行比较。还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和亚甲减组,对两组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比例进行比较。明确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组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促甲状腺激素分别为2.22(1.41,3.58)和2.32±1.93m IU/L,均明显高于非NAFLD组的1.05(0.71,1.60)和1.75±1.27m IU/L(P均<0.01)。亚甲减组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为87.5%(21/24),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的61.2%(189/309)(P=0.018)。身体质量指数、甘油三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促甲状腺激素均是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127、1.453、1.985和1.248。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亚甲减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的患者,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张冬磊王广徐援杨宁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I'2DM)患者颈动脉硬化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住院T2DM患者408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甲功正常)组(376例)和亚临床甲减组(32例),对两组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进行分析,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亚临床甲减组患者与甲功正常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亚临床甲减组的颈动脉硬化发病率[81.2%(26,32)]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61.4%(231,3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促甲状腺激素(倦H)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78和1.227,P值分别为0.000和0.019),HDL.C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OR=0.284,P=0.003)。结论T2DM伴随亚If缶床甲减患者存在更高的颈动脉硬化发病率,并且TSH升高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宁徐援张冬磊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颈动脉疾病
抗心磷脂抗体、蛋白C与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和蛋白C(PC)的变化。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肝硬化PVT患者20例作为血栓组,肝硬化非血栓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ACA和PC进行检测,对比血栓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根据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各级别上述各指标差异。结果血栓组ACA阳性患者7例(35%),对照组4例(10%,P=0.045)。血栓组ACA-IgG为(10.15±5.31)U/ml、PC为(2.47±0.62)mg/L,对照组分别为(6.70±3.75)U/ml和(2.93±0.88)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PT、APTT、Fib和ACA—IgM结果相似(P〉0.05)。PT、APTT、Fib和PC在Child—Pugh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CA—IgG和ACA—IgM随肝功能恶化而升高,但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栓组ACA阳性率为35%(7/20),而对照组ACA阳性率为10%(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和抗凝系统存在明显异常。肝硬化PVT患者与无PVT患者相比,ACA—IgG明显升高而PC则明显降低,ACA—IgG和PC在肝硬化PVT形成中可能起有重要作用。
张冬磊郝建宇杨宁
关键词:肝硬化抗心磷脂抗体蛋白C门静脉血栓
由导丝引导在胆道内具有扩张功能和可通过器械的鞘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鞘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由导丝引导在胆道内具有扩张功能和可通过器械的鞘管,包括在鞘管前端的扩张头,鞘管后段的侧面位置设有注液口,扩张头内设有用于注入造影剂的第三通道、用于置入导丝...
张冬磊郝建宇
文献传递
新型牵引装置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研究新型牵引装置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镜中心经ESD治疗的结直肠LST患者资料,根据手术过程中是否使用牵引,分为传统ESD组(不使用牵引)及牵引辅助ESD组(利用3个夹子和1个橡皮圈组成弹性三角形牵引装置进行牵引)。分析两组总切除时间、黏膜下剥离时间、黏膜下剥离速率以及安全性等相关指标。结果共纳入54例结直肠LST患者,其中29例为传统ESD组,25例为牵引辅助ESD组。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病变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辅助ESD组的病变面积为13.30(7.55,15.91)cm2,较传统ESD组的6.90(5.50,13.50)cm2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03.50,P=0.014)。传统ESD组与牵引辅助ESD组总切除时间[48.00(35.50,58.00)min比34.00(29.00,35.00)min,U=109.00,P<0.001]和黏膜下剥离时间[(39.52±12.37) min比(25.68±7.37)min,t=4.89,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牵引辅助ESD组黏膜下剥离速率快于传统ESD组[0.17(0.13,0.30)cm2/min比0.52(0.30,0.62)cm2/min,U=604.00,P<0.001]。传统ESD组有2例(6.9%)穿孔,牵引辅助ESD无穿孔发生,但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结论利用夹子及橡皮圈进行牵引辅助的ESD相对于传统ESD治疗结直肠LST更加安全、有效。
刘晓王燕斌于剑锋刘心娟刘振张冬磊王泽楠金桐卢迪李晨李雪龙张晓云郝建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牵引力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350例,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CHD组和无CHD组,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和亚甲减组,对CHD组和无CHD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的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和TSH均明显高于无CHD组(P〈0.01或P〈0.05)。亚甲减组CHD的患病率[53.6%(15/28)]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28.6%(92/322)](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SH均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OR=1.148,P=0.031;OR=1.592,P=0.003;OR=1.494,P〈0.01)。结论T2DM合并CHD患者的TSH明显高于无CHD的T2DM患者。T2DM合并亚甲减患者的CHD患病率明显高于甲功正常患者,TSH升高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
张冬磊徐援王广杨宁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冠心病
一种可视化口鼻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鼻交换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口鼻交换器,包括设有压舌部和端头的压舌板本体,压舌部上设有套环,压舌板本体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压舌部上设有聚光灯和高清镜头;压舌部的...
张冬磊郝建宇
文献传递
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与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肝硬化患者85例,检测TM、D-二聚体(D—dime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同时检测血肌酐、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计算MELD积分。结果MELD积分为1—29(11.35±6.02)分,其中MELD≤9分40例,占47.1%,10。19分32例,占37.6%,20。29分13例,占15.3%。TM和D.dimer随肝功能恶化而升高,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和D.dimer与MELD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P〈0.01)和0.425(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TM和D-dimer明显异常且和MELD积分呈正相关,检测TM和D.dimer有助于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张冬磊郝建宇杨宁
关键词:肝硬化血栓调节蛋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