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冠珍

作品数:65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基因
  • 14篇病毒
  • 13篇克隆
  • 11篇杆菌
  • 11篇大肠杆菌
  • 10篇血吸虫
  • 10篇日本血吸虫
  • 10篇吸虫
  • 9篇蛋白
  • 9篇昆虫细胞
  • 9篇基因表达
  • 9篇杆状病毒
  • 7篇中国大陆株
  • 7篇基因克隆
  • 7篇大陆株
  • 6篇免疫
  • 6篇杆状
  • 5篇抗原
  • 5篇家蚕
  • 4篇多角体

机构

  • 41篇中国科学院上...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化学研究...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7篇杨冠珍
  • 40篇吴祥甫
  • 6篇林矫矫
  • 5篇沈纬
  • 5篇施福恢
  • 5篇何志勇
  • 4篇贺华君
  • 4篇蔡学忠
  • 4篇杨卫东
  • 4篇侯筱魁
  • 3篇袁勤生
  • 3篇沈小川
  • 3篇谢联辉
  • 3篇蔡幼民
  • 3篇吴松刚
  • 3篇傅志强
  • 3篇朱承谟
  • 3篇李彪
  • 3篇刘金明
  • 3篇李广恒

传媒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第七次全国基...
  • 2篇Curren...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Journa...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病毒学杂志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 1篇首届全国昆虫...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9篇2000
  • 9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8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的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其编码序列及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PG-372蛋白,编码OPG-372蛋白的DNA序列和经重组技术产生这种OPG-372蛋白的方法。OPG-372蛋白是OPG的变体。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OPG-372蛋白的用途。...
吴祥甫杨冠珍何志勇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在家蚕细胞及幼虫中的表达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 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表达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 Sj14) 基因。方法: 将该基因克隆于昆虫病毒转移载体p Bac P A K His1 中, 再与修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 N P V) 线性化 D N A 共转染家蚕细胞,经体内重组得重组病毒 Bm Sj14 , 再将 Bm Sj14 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以表达 Sj14 , 用 Western blot 和间接 E L I S A测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 Bm Sj14 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后 Sj14 获得较高表达; 表达产物r Sj14 ( His) 为18k Da 的融合蛋白, 在家蚕细胞中的产量约为100 μg/1 ×106 细胞, 在培养上清中产量为33 μg/ml; 在家蚕血淋巴中得量为4 mg/ml; 在家蚕幼虫组织的得量为46 mg/g 组织。 Western blot 和间接 E L I S A 显示r Sj14 ( His) 具有较高抗原性。结论: Sj14 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较高抗原性。
刘金明蔡学忠林矫矫杨冠珍沈小川傅志强施福恢沈纬李铭苑纯秀李浩蔡幼民吴祥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表达疫苗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c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被引量:2
2002年
李广恒侯筱魁杨冠珍吴祥甫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4克隆
一种血栓靶向性溶栓融合蛋白
本发明涉及以对活化血小板具有高亲和力的Annexin V为载体构建血栓靶向性溶栓融合蛋白是Annexin V与低分子量尿激酶融合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活性表达产物。将Annexin V与scu-PA-32K融合基因插入Bac...
吴祥甫孙建新杨冠珍
文献传递
由反转录病毒载体转移的马立克病毒糖蛋白D基因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7
1998年
用EcoRI、PstI将已分离和克隆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gD)基因从重组pMgD18质粒中切出,克隆进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RCAS)的连接质粒载体pUCCla112N的相同位点。用ClaI再将gD重组pUCCla112N中的gD基因切出,构建于RCAS的ClaI位点。通过原位杂交筛选重组RCAS,并结合酶切分析鉴定出gD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RCAS。用磷酸钙沉淀法将gD重组RCAS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转染后第9天收集细胞上清,用其感染原代CEF,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6天收集CEF。提取CEF基因组DNA,用Digoxigenin(Dig)标记gD基因片段作为探针,通过Dot和Southernblot检测基因转移情况。用上述上清再次感染原代CEF,在第6天用异硫氰酸胍-氯化铯离心法提取感染细胞总RNA,用Dig和32P标记gDDNA为探针,分别用Dot和Northernblot检测MDVgDmRNA。结果表明,转染的重组RCAS不仅在细胞内成熟为具传染性的完整病毒。
段玉友崔治中秦爱建殷震杨冠珍吴祥甫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基因
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动物保护性实验
刘金明杨冠珍蔡学忠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蛋白基因动物保护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林矫矫杨冠珍英国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传染病与热带病系吴祥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基因工程疫苗
人EC-SOD的克隆及高效表达被引量:7
2002年
将编码人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 ( EC- SOD)成熟肽的 c DNA插入含 T7启动子的质粒p ET- 2 8a( + )中构建表达质粒 p ET- EC- SOD,表达菌株用 1 mmol/ L异丙基硫代 - β- D-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 3h~ 5 h后 ,产生较多的重组人 EC- SOD,并形成包含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SDS- PAGE)分析表明 ,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体可溶性蛋白质的 2 6%以上。经纯化和复性后的EC- SOD比活为每毫克纯化酶蛋白 1 2 0 0 U。将 EC- SOD c 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供体质粒p Fast Bac HTb中 ,重组杆状病毒 Bac HT- EC- SOD转染粉纹夜蛾 Tn- 5 Bl- 4细胞 ,经扩增后在细胞内进行表达。SDS- PAGE分析结果表明 ,粉纹夜蛾细胞中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 8ku的特异蛋白质带 ,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该特异条带即为 EC- SOD蛋白 ,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表达产物比活为每毫克细胞裂解物 2 60
范立强贺华君袁勤生杨冠珍吴祥甫
关键词:EC-SOD大肠杆菌昆虫杆状病毒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突变株的研究——Ⅱ.空斑法克隆及限制酶酶解分析被引量:6
1989年
本研究工作用空斑技术纯化了遗传上均一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大方块包涵体株—NPVmt,而且用这种方法可以精确的进行病毒定量。通过病理学、血清学、电镜、核酸呈色反应以及NPVmt-DNA的核酸内切酶EcoRI、XbaI、BamHI的分析,在同条件下与Bm SNPV作了比较,表明NPVmt不仅包涵体突变成大方块形,而且在基因组的结构水平上与Bm SNPV有显著差异。
陈长乐杨吉成李敏棠杨冠珍
关键词:克隆
抗癌胚抗原嵌合重链抗体与核心链霉亲和素融合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2001年
将抗癌胚抗原嵌合重链抗体与核心链霉亲和素融合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供体质粒pFastBacHTa中 ,经大肠杆菌DH10Bac体内转座 ,产生重组杆状病毒pBacHTa VH Cr3 CS。将其转染粉纹夜蛾Tn 5B1 4细胞 ,经扩增后在细胞内进行表达。SDS PAGE分析结果表明 ,在粉纹夜蛾Tn 5B1 4细胞中都表达产生一条特异性蛋白质 ,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75 0 0 0左右 ,以Westernblot分析表明 ,该特异条带即为VH Cr3 CS蛋白。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 ,以HRP标记的生物素作为抗体进行蛋白质印迹在相对分子质量 75 0 0 0处可见表达条带 ,表明融合蛋白能特异性的与生物素结合 ,RIA表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产生的VH Cr3 CS蛋白能与CEA有较高的结合力。
杨卫东李彪朱承谟杨冠珍吴祥甫
关键词:癌胚抗原昆虫杆状病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