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素华
- 作品数:31 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慈善事业中的政府、慈善组织与公众——公众微观认知的视角被引量:3
- 2020年
- 慈善作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是公众爱心的表达,也是社会责任与公共情怀的体现。其在宏观层次涉及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指导,中观层次涉及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结构,微观层次涉及大众的捐献行为。公众的慈善行为是慈善事业的基础,公众对慈善事业的系统认知水平对慈善事业的成长与发展则具有深远影响。从社会公众微观认知的视角对慈善事业三个层次展开实证研究发现:政府与慈善组织的边界越明确,慈善事业发展越稳定;公众的捐献行为具有选择性,基层政府有组织的慈善宣传对捐献行为有正面影响;慈善组织的规范管理和信息透明对慈善行为有正面影响。
- 毕素华
- 关键词:公众认知慈善事业
- 论转型时期我国反腐败的制度设计被引量:2
- 2003年
- 制度反腐败是反腐败的根本途径 ,制度设计是制度反腐败的首要环节。转型时期我国反腐败的制度设计的宗旨是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应当遵循超前性、刚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动态性和科学性原则。反腐败制度设计应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分清优先顺序 ,加快重大制度的设计 。
- 王立新毕素华
- 关键词:反腐败
- 社区志愿激励机制探析:个人和组织的两层面分析被引量:32
- 2011年
- 在当前中国的社区治理中,社区志愿者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强对社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激励的研究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将社区志愿激励分为两个层次——个人和组织来研究,两个层次适合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志愿者的激励研究从激励内容和激励主体出发进行了区别研究;对志愿组织的激励研究则从政府和社会两个视角出发进行了探析。政府视角分析了三个激励因素:财政激励、政治认同和政策激励,社会视角分析了三个激励因素:社会认同、慈善捐助和社会自治。
- 毕素华
- 关键词: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
- 官办型公益组织的价值突围被引量:13
- 2015年
- 与西方国家公益慈善组织在自治、独立的文化氛围中孕育的"胚胎"不同,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大多萌生于政府组织内部。公益慈善组织本应秉持其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自由、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原教旨",在社会治理中,成为与政府、市场相互勾联的"多中心"治理体系中"社会"一极的主体。但综视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生存现状,它们基本是作为政府职能的"补充"生存成长下去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官办型公益慈善组织应从理论关照和自身发展的现实考量的角度来寻找非营利组织"官办性"和"自主性"的逻辑平衡点,实现价值突围。
- 毕素华
- 关键词:政府性民间性
- 网络治理视野中公民的社区志愿服务参与被引量:13
- 2010年
- 网络治理理论是当下公共行政领域研究的热点理论,为解决诸多公共事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框架。从网络治理理论的视野出发,分析了当下我国公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首先对网络治理理论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我国公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再次分析了网络治理对我国公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促进作用;最后就网络治理格局下的社区志愿服务建设提出了三点思考。
- 毕素华
- 关键词:网络治理志愿服务志愿精神
- 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哲学
- 2004年
- 程国斌毕素华
- 关键词:道德哲学伦理学学术研讨
- 冷战后的国家利益理论探讨被引量:6
- 2006年
- 冷战的“意外”终结不仅意味着世界政治进入转型时期,也意味着国家利益的一些传统认识和维护方式发生一些深刻变化。冷战的结束给国家利益的判定带来新的变化,合法性和时间两个变量的影响不断增强。在国家利益的构成要素中,不同层面的利益趋于复合化,经济利益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软实力”层面的利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国家利益的维护需要重视国际制度的作用。
- 高伟凯毕素华
- 关键词:冷战后
- 社会服务市场的生成机制与路径被引量:4
- 2021年
- 在我国非营利资源存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引入民间资本解决社会服务供需矛盾。政府通过服务价格管制、服务质量规制、政策扶持和提供非营利组织身份,培育出社会服务市场。尽管社会服务市场存在诸多抑制民间资本进入的特征,但同时也内含相应对冲机制,从而有效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促生大量民办非企业单位。虽然非营利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定位特性,但现实中社会服务市场却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了营利机会,使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营利性特征。
- 毕素华
-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民间资本
- 论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社会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这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大财政中用于慈善行动的力度,解决职工的收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制定政策法规来培育与规范民间组织。
- 毕素华
- 关键词:慈善事业政府民间组织
-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项目的运行与反思:政府包揽抑或福利多元?被引量:3
- 2015年
-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负效应日益凸显,致使民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在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社会福利项目应运而生,呈现蓬勃发展的情势。然而,纵观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由于福利体制、政策、主体等方面的局限,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福利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民众的生活需要。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福利建设经验,并从中反思我国福利建设中政府角色、项目运行等问题,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事业体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毕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