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书贞 作品数:37 被引量:11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两种方法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应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早期石膏裤固定或牵引后石膏裤固定治疗7个月~4岁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 年12 月至2010 年7 月,我院应用石膏裤方法治疗7 个月~4 岁的股骨干骨折患儿共58 例5... 王侃 杨建平 张中礼 底垚宗 邓书贞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经闭合复位石膏裤治疗后发生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裤固定治疗的DDH患者,纳入年龄≥6个月、闭合复位成功、资料齐全且随访超过2年的病例48例54髋,其中男2例,女46例;单侧41例41髋,双侧7例13髋(1例双侧脱位单侧复位成功);治疗时年龄(16.4±3.8)个月(范围6~24个月);随访(2.9±1.8)年(范围2.3~4.1年),末次随访时年龄(4.2±1.8)岁(范围3.4~5.8岁)。吸入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后给予石膏裤固定,记录石膏裤外展角度。术中复位稳定性以Ramsey安全区评估,包括复位最大外展及再脱位外展角度;复位质量评估包括术中造影及术后MRI测量的关节内侧间隙及股骨头进入深度;每年复查摄骨盆正位X线片,根据Salter标准评估是否发生AVN。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V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4髋中12髋发生AVN,发生率22.2%。单因素分析中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度及Ramsey安全区复位后最大外展减石膏裤外展的差值(最大-石膏外展差)与AVN发生有关:AVN组与无AVN组的IHDI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7,P=0.014),其中IHDI 4度AVN发生率(42.9%,9/21)高于IHDI 3度(9.7%,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7,P=0.018),而IHDI 3度AVN发生率与IHDI 2度(0%,0/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AVN组最大-石膏外展差为-0.7°±5.9°,无AVN组为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5,P=0.038)。多因素分析中,IHDI分度(OR=8.256,P=0.015)和最大-石膏外展差(OR=0.832,P=0.047)是AV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DH闭合复位石膏裤治疗后AVN主要发生在IHDI 4度脱位患者。治疗过程中人类位石膏裤固定的外展角度与AVN发生无关,但石膏裤外展接近或超过复位最大外展� 付喆 王侃 邓书贞 陈兆强 张华东 曲大伟 杨建平 张中礼关键词:骨牵引复位法 股骨头坏死 弹性钉及弹性钉加尾帽内固定治疗长度不稳定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单纯弹性钉内固定与弹性钉加尾帽固定治疗儿童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应用弹性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长度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儿共72例,用于本研究。将患儿分为A、B两组。 王侃 杨建平 张中礼 邓书贞 付喆 陈兆强关键词:弹性钉 尾帽 儿童 股骨干骨折 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92年9月至2002年10月接受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8例8l髋,随访至骨骼发育成熟的45例52髋纳入回顾性研究。男9例,女36例;手术时年龄1.4~5.3岁,平均2.5岁。所有患儿术前均未接受其他治疗。34例38髋术前行骨牵引。评价末次随访时改良Severin影像学及McKay临床功能情况。分析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析改良severin影像学分类结果不良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相关性,及Ⅱ型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包容情况。结果随访9.7—19.2年,平均13.5年。随访时年龄12.3~22.3岁,平均15.6岁。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84.6%(44/52)。Severin影像学标准优良率69.2%(36/52),未发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的优良率为82.8%(24/29)。23髋(44.2%,23/52)发生股骨头坏死,其中Ⅱ型16髋。年龄、性别、脱位程度、单双侧及有无过度下压均与Severin结果不良及股骨头坏死无关。股骨头坏死是severin结果为中或差的危险因素(P=0.0327)。而骨盆截骨术股骨头过度下压与严重型股骨头坏死可能有关(P=0.037)。发生Ⅱ型股骨头坏死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病例外侧CE角、Reimers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57与0.308)。结论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其中以Ⅱ型最为常见,但多数不会引起进行性股骨头包容不良。骨盆截骨术中股骨头过度下压可能与严重型股骨头坏死有关。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影像学与功能结果比较满意。 张中礼 杨建平 龚仁钰 付喆 邓书贞关键词:髋脱位 截骨术 随访研究 Pavlik吊带治疗发育性髋脱位失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后续治疗 2022年 目的总结Pavlik吊带治疗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 dislocation of the hips,DDH)失败病例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闭合复位(closed reduction,CR)石膏裤和外展支具的治疗结果,探讨Pavlik吊带治疗失败后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应用Pavlik吊带治疗的GrafⅢ和Ⅳ型DDH病例,纳入吊带治疗失败后行CR或外展支具治疗、资料完整、随访> 2年的病例,共74例(92髋)。根据临床Ortolani检查和动态B超将失败病例分为两型:可复性脱位(维持复位失败)及难复性脱位(复位失败)。在2岁阶段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r index,AI)。末次X线片根据Satler标准判断是否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CR治疗是否成功的相关因素。比较CR和外展支具治疗成功率、AVN发生率及2岁阶段AI。结果 Pavlik吊带治疗失败后92髋中21髋(22.8%)为难复性脱位,71髋(77.2%)为可复性脱位。72髋行CR石膏治疗,62髋(86.1%)复位成功,16.1%(10/62)发生AVN。单因素和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男孩及难复性脱位是CR治疗失败的风险因素。20髋行外展支具治疗,均为可复性脱位,13髋(65.0%)复位成功,15.4%(2/13)发生AVN。GrafⅢ型15髋中12髋(80.0%)、GrafⅣ型5髋中1髋(20%)复位成功。CR和外展支具治疗GrafⅢ型可复性脱位的复位成功率、AVN发生率及2岁阶段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vlik吊带治疗失败具有难复性(复位失败)和可复性(维持复位失败)两种临床类型,而近80%均为维持复位失败。CR是Pavlik吊带治疗失败后安全、可靠的后续治疗选择,男孩、难复性脱位治疗失败率较高。外展支具可作为GrafⅢ型可复性脱位的治疗选择,具有不需要麻醉和住院的优势。 付喆 王侃 邓书贞 陈兆强 张华东 杨建平 张中礼关键词:髋脱位 骨牵引复位法 外固定支架辅助钢板技术矫正青少年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以外固定支架技术为对照,探讨外固定支架辅助钢板技术矫正青少年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矫正并获得随访的22例(25膝)股骨远端外翻患儿的相关资料,术中均即刻矫正畸形,根据畸形矫正后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外固定支架辅助钢板矫正组(外固定+钢板组),8例(9膝),男5例(6膝),女3例(3膝),左侧5例,右侧2例,双侧1例,骺板未闭合4例,骺板闭合4例,年龄(14.04±1.99)岁(范围11.7~18岁);外固定支架矫正组(外固定组),共14例(16膝),男6例(8膝),女8例(8膝),左侧8例,右侧4例,双侧2例,骺板未闭合9例,骺板闭合5例,年龄(13.33±1.88)岁(范围10.1~16.5岁)。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评估下肢机械轴线偏移(mechanichal axis deviation,MAD),测量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mechanich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mLDFA),并记录肢体不等长(limb length discrepancy,LLD)变化。记录术后6周,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对外固定+钢板组与外固定组患儿术后2、6周,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舒适度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截骨端愈合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外固定+钢板组与外固定组患儿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固定+钢板组随访时间26个月(范围12~40个月),截骨端愈合时间(4.00±0.66)个月,mLDFA术前73.33°±4.12°,术后87.89°±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82,P<0.05);外固定组随访平均36月(范围22~42个月),截骨端愈合时间(4.41±0.61)个月,mLDFA术前73.31°±3.95°,术后87.3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18,P<0.05);两组患儿术后MAD均恢复正常,截骨端愈合时间以及术后mLDF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14,P=0.150;t=0.845,P=0.411)。两组之间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后6周,3、6个月时随访外固定+钢板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6;t=10.988;t=5.037,均P<0.05),但� 邓书贞 杨建平 胡永成 张中礼 王侃 付喆 陈兆强 曲大伟 张华东 陈安辉 吉耿锋关键词:外固定器 股骨 膝外翻 截骨术 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短髋畸形 目的:探讨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 年8 月至2011 年3 月,对20 例22 髋存在短髋畸形的患儿行大转子移位术,18 例20 髋获得临床随访,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4 岁(7... 邓书贞 杨建平 张中礼 龚仁钰 曾裴 蔡少华 杨红军 底垚宗 王侃 陈兆强应用Pavlik吊带治疗0~6个月婴儿股骨干骨折 目的:0~6 个月的婴儿股骨干骨折,现在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Pavlik 吊带固定.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Pavlik 吊带治疗婴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 年8 月至2011 年3 月,我院门诊应用Pavlik 吊带... 王侃 杨建平 张中礼 底垚宗 邓书贞应用Pavlik吊带治疗Graf超声分型Ⅲ型和Ⅳ型髋脱位 目的:分析应用Pavlik 吊带治疗Graf 超声分型Ⅲ型和Ⅳ型髋脱位的结果,探讨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因素.方法:2009 年和2010 年收治的Graf 超声分型Ⅲ型和Ⅳ型髋脱位患者,采用Pavlik 吊带治疗,3周后根据... 底垚宗 杨建平 张中礼 王侃 邓书贞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技术评估儿童骺板骨桥的研究 2022年 目的通过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评估骺板骨桥,并以传统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技术作为对照,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20例骺板骨桥患儿术前CT扫描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9.94±2.91)岁。病因包括创伤17例,肿瘤1例,原因不明2例。受累部位包括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5例,胫骨远端3例,桡骨远端3例。均利用VR技术对骺板骨桥进行评估,观察指标包括:骨桥比例,即骨桥占全部骺板的大小;骨桥类型,即骨桥于骺板内的形态。评估方法为:比较VR技术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与传统CPR技术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与既往文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验证VR技术的可行性。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扫描成功,无一例需要药物镇定,曝光时间(3.81±0.83)s,扫描时仅对受累部位关节进行低剂量扫描,并进行常规放射保护。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比例,3名测试者结果分别为25.36%±15.36%,24.75%±16.18%,26.70%±17.72%,组间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76);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为25.36%±15.36%,25.41%±15.20%,25.74%±16.00%,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90)。与传统CPR技术评估进行对比,3名测试者得到结果分别为28.36%±16.74%,23.66%±19.87%,35.25%±15.92%,组间一致性程度较强(ICC=0.737);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分别为28.36%±16.74%,31.66%±13.06%,30.89%±12.52%,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875)。但VR技术组间及组内ICC相关系数值均优于CRP技术。对3名测试者测量结果及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类型,3名测试者判断20例患儿骨桥类型结果均一致;而3名测试者利用CPR技术评估时18例结果一致,2例存在差异,证实VR技术组间一致性更高。结论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儿童骺板骨桥的方法,� 邓书贞 罗嗣频 付喆 王侃 陈兆强 杨建平 胡永成 张中礼关键词:生长面 儿童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