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磊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振动
  • 5篇振动台
  • 5篇注胶
  • 5篇混凝土
  • 5篇混凝土框架
  • 4篇振动台试验
  • 4篇台试
  • 4篇模型振动台试...
  • 3篇抗震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3篇混凝土框架结...
  • 2篇动力特性
  • 2篇滞回
  • 2篇力特性
  • 2篇结构动力
  • 2篇结构动力特性
  • 2篇刚度
  • 1篇载力
  • 1篇滞回耗能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作者

  • 8篇陶磊
  • 7篇余江滔
  • 7篇陆洲导
  • 6篇张远淼
  • 2篇肖芳

传媒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第六届全国防...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 5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O.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混凝土主梁与钢次梁组合节点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对一种新型混凝土主梁与钢次梁组合节点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共设计制作2组试件4个组合节点进行静力试验。采用液压加载装置对试件逐级施加荷载直至试件破坏,研究混凝土主梁截面高度与钢次梁端部点焊锚筋对节点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主梁高度越大则其对钢次梁的嵌固越有效,节点也越接近于固接,而钢次梁端部的点焊锚筋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不大。选择合适的混凝土主梁截面高度可以改变节点的破坏模式,改善节点的受力性能。
陶磊余江滔陆洲导周运瑜
关键词:混凝土主梁静力试验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被引量:3
2012年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注胶修复,然后对框架模型输入与初次振动台试验相同的工况进行再次振动台试验,并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初次振动台试验、再次振动台试验中动力特性指标的变化特点,注胶修复前、后的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构件开裂、压碎等破坏形态以及模型结构层间刚度;将试验结果推算至原型,比较原型层间位移角等指标,以此评价注胶修复技术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混凝土框架震损与修复过程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该文以地震下、修复中以及修复后遭遇地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动力特性为研究目的,进行了框架模型的初次振动台试验、震损后修复和再次振动台试验。试验对象为相似比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在初次振动台试验中,框架模型经过31个工况地震波和5次白噪声的输入,结构破坏明显。其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压力注胶修补,并通过地脉动法和撞击荷载法监测修复过程中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修复后,再次进行工况相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框架模型的频率随输入地震动幅值的加大而明显降低,阻尼比则随之明显增大;修复过程中,结构的频率和阻尼比逐步恢复,第一自振频率达到甚至超过模型的原有水平;修复后的再次振动台试验中,模型的频率降幅及阻尼比的增幅均低于初次振动台试验。结合两次试验中结构的变形幅度可知,结构动力特性与其抗震性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动力特性指标的变化,能有效反映框架结构在震损及修复中的抗震性能。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肖芳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特性阻尼比
注胶加固震损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研究注胶加固技术的有效性,采用数种地震波形,对一栋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缩尺模型(缩比为1:4)进行了模拟多种烈度地震振动台预震损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采用注胶加同技术修复框架震损裂缝,然后对框架模型进行相同的模拟多种烈度地震振动台试验。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注胶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了框架模型的自振特性以及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楼层刚度。试验结果显示,经过注胶加固后的混凝土框架模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表明注胶加同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陶磊余江滔陆洲导张远淼肖芳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特性楼层侧向刚度
高强铝合金构件承载力试验研究
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延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目前,国内外有关5系和6系等普通结构用铝合金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强度更高、性能更好的铝合金材料开始出现,其...
陶磊
关键词:铝合金结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滞回性能
注胶修复RC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与分析
2013年
一栋相似比为1/4的8层双跨混凝土框架经初次振动台试验,发生初次震损后,采用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修复,然后再次进行振动台试验。针对两次振动台的试验结果,本文着重从模型破坏情况、结构最大反应、楼层剪力、楼层抗侧刚度及滞回耗能等方面综合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初次振动台试验、再次振动台试验中抗震性能,以此评价高强胶黏剂修复技术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修复,框架模型的顶层最大相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减小;修复模型的抗侧刚度要大于初始模型;修复后,框架模型由节点区破坏(梁柱交界面)转移到梁端塑性铰破坏,破坏模式的改变使得滞回耗能总量增大。可以认为,本文采用的方法对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刚度滞回耗能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