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远淼

作品数:20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混凝土
  • 7篇注胶
  • 5篇振动
  • 5篇振动台
  • 5篇楔入劈拉
  • 5篇抗震
  • 5篇抗震性
  • 5篇抗震性能
  • 5篇混凝土框架
  • 4篇振动台试验
  • 4篇树脂
  • 4篇水泥
  • 4篇台试
  • 4篇模型振动台试...
  • 4篇环氧
  • 4篇环氧树脂
  • 4篇剪力
  • 4篇剪力墙
  • 3篇动力特性
  • 3篇水泥基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作者

  • 20篇张远淼
  • 15篇余江滔
  • 15篇陆洲导
  • 6篇陶磊
  • 2篇张锐
  • 2篇安旭文
  • 2篇肖芳
  • 1篇姜常玖
  • 1篇徐广舒
  • 1篇段成晓
  • 1篇李大庆
  • 1篇杨旭
  • 1篇黄加坡
  • 1篇张辉
  • 1篇姚晓璐
  • 1篇陈竟
  • 1篇许万里
  • 1篇孙慧

传媒

  • 5篇结构工程师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第六届全国防...

年份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O.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风载下渡槽结构体系位移控制的可靠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渡槽槽架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作为控制标准,提出了渡槽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位移控制的可靠度分析模型;基于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提出了渡槽槽架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限值;根据各种设计参数的随机特征,采用Monte-Carlo模拟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对渡槽结构体系位移控制的可靠度进行了研究,建议以1/550作为渡槽槽架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的控制指标值。
段成晓安旭文张远淼
关键词:风荷载渡槽结构MONTE-CARLO模拟体系可靠度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RC剪力墙抗震性能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基于ABAQUS的扩展有限元方法对RC剪力墙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将模拟所得的开裂破坏过程、滞回曲线、滞回环和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开裂混凝土单元的力学反应,结果表明模拟所得的构件开裂过程和破坏形式,以及试件承载能力、刚度退化、位移延性等性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借助这种方法,进一步探究了轴压比和剪跨比等影响因素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压比增大,剪力墙承载力增大,极限位移减小;剪跨比减小时,剪力墙承载力有所增加,而极限位移减小。以上模拟结果均与试验结论一致。
瓮文芳余江滔陆洲导张远淼
关键词:剪力墙滞回曲线抗震性能
超高韧度水泥基修复剪力墙试验的数值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与内聚力裂缝模型相结合,模拟超高韧度水泥基(ECC)修复震损剪力墙中混凝土和ECC材料内部的裂缝开展,以及界面裂缝在ECC与混凝土界面之间开展的力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数值再现了原有钢筋混凝土墙体及修复后墙体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反应.结果表明:将扩展有限元方法与基于界面的内聚力模型相结合,可较好地模拟有黏结界面的修复后剪力墙的受力行为,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的极限承载力和相应位移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余江滔陈竟陆洲导张远淼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现行规范中钢筋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获得梁正截面弯矩~曲率曲线(M~),运用平均曲率概念由曲率计算挠度,推导出了刚度计算公式,最后结合算例进行了刚度计算并与规范值、文献值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能够较好反映刚度变化规律,可供粘钢加固设计参考。
张远淼李大庆黄加坡
关键词:粘钢加固挠度刚度
混凝土裂缝修复的断裂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楔入劈拉法对比了有机材料环氧树脂与无机材料氯氧镁水泥浆两种材料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性。先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获得混凝土的断裂参数,然后采用环氧树脂灌缝胶、氯氧镁水泥浆对试件进行修复,再进行第二次楔入劈拉试验,测定注胶修复后的试件的相应断裂参数,并与初始混凝土试件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考察并评估环氧树脂、氯氧镁水泥浆与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性能以及两者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经过环氧树脂加固后,起裂断裂韧度与失稳断裂韧度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而氯氧镁水泥浆修复试件则有所下降。说明环氧树脂有效修复裂缝,抑制裂缝的重新开展,达到修复混凝土的效果;而采用氯氧镁水泥浆材料的修复效果没有环氧树脂修复效果好,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徐广舒张远淼
关键词:环氧树脂双K断裂参数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文献传递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被引量:3
2012年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注胶修复,然后对框架模型输入与初次振动台试验相同的工况进行再次振动台试验,并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初次振动台试验、再次振动台试验中动力特性指标的变化特点,注胶修复前、后的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构件开裂、压碎等破坏形态以及模型结构层间刚度;将试验结果推算至原型,比较原型层间位移角等指标,以此评价注胶修复技术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混凝土框架震损与修复过程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该文以地震下、修复中以及修复后遭遇地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动力特性为研究目的,进行了框架模型的初次振动台试验、震损后修复和再次振动台试验。试验对象为相似比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在初次振动台试验中,框架模型经过31个工况地震波和5次白噪声的输入,结构破坏明显。其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压力注胶修补,并通过地脉动法和撞击荷载法监测修复过程中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修复后,再次进行工况相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框架模型的频率随输入地震动幅值的加大而明显降低,阻尼比则随之明显增大;修复过程中,结构的频率和阻尼比逐步恢复,第一自振频率达到甚至超过模型的原有水平;修复后的再次振动台试验中,模型的频率降幅及阻尼比的增幅均低于初次振动台试验。结合两次试验中结构的变形幅度可知,结构动力特性与其抗震性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动力特性指标的变化,能有效反映框架结构在震损及修复中的抗震性能。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肖芳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特性阻尼比
混凝土-环氧树脂黏结界面的断裂性能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夹心楔入劈拉试件并结合双K断裂模型研究混凝土-环氧树脂黏结界面断裂性能.相比于原混凝土试件,环氧树脂注胶后形成的夹心试件的起裂荷载、极限荷载、双K断裂参数以及断裂能均有增长,而黏聚断裂韧度值没有提高;粗糙界面试件的黏聚断裂韧度试验值与采用软化曲线计算得到的黏聚断裂韧度计算值相等,光滑界面试件由于壁效应的存在,黏聚断裂韧度较低.可以认为环氧树脂注胶技术推迟了裂缝的再开展,使得起裂断裂韧度提高,采用起裂断裂韧度代入裂缝偏折判断条件进行界面裂缝偏折判断时,结果与试验相符.
张远淼余江滔陆洲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