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蓓

作品数:62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受体
  • 18篇神经节
  • 14篇激素
  • 12篇生理学
  • 11篇教学
  • 10篇生理
  • 10篇理学
  • 9篇雌激素
  • 8篇细胞
  • 7篇三叉神经
  • 7篇实验教学
  • 6篇三叉神经节
  • 6篇神经元
  • 6篇P2X
  • 5篇疼痛
  • 5篇P2X3受体
  • 4篇电生理
  • 4篇炎症
  • 4篇突触
  • 4篇牛蛙

机构

  • 62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贵阳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解放军第四二...

作者

  • 62篇马蓓
  • 13篇倪鑫
  • 8篇余立华
  • 7篇樊娟
  • 5篇徐明娟
  • 5篇卢占英
  • 5篇李娜
  • 4篇邓小明
  • 4篇易必达
  • 4篇邢宝仁
  • 4篇王伟忠
  • 3篇刘蔡钺
  • 3篇张琰敏
  • 3篇赵云富
  • 3篇韩红
  • 3篇朱晓燕
  • 3篇何平
  • 3篇李娜
  • 3篇李喆
  • 2篇吴薇

传媒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基础医学教育
  • 6篇生理学报
  • 3篇生命的化学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肝脏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全国第三次麻...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5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激素β受体和疼痛被引量:1
2010年
雌激素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而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清楚雌激素通过雌激素α受体所发挥经典作用,但雌激素β受体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明晰。通过对雌激素β受体的研究发现,其在性别分化、学习和记忆、情绪调控、内分泌,以及生殖行为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雌激素β受体与疼痛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惠君李喆马蓓
关键词:雌激素雌激素Β受体痛觉
噪声性听损失与耳蜗内神经递质改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neuron,SGN)是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初级神经元,与毛细胞形成传入性突触,在听觉的分析和整合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其间存在多种神经递质,在生理和病理的情况下介导不同的效应,其机制较为复杂。本文就目前已知的耳蜗内神经递质如谷氨酸、三磷酸腺苷、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等的特性及其在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探究更多的内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
张琰敏马蓓高文元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耳蜗腺苷三磷酸Γ氨基丁酸
阿托品对氢化可的松快速作用的影响
1999年
在离体灌流的牛蛙交感神经节上,氢化可的松一方面通过N受体介导,快速抑制B细胞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引起B细胞突触传递的阻断。氢化可的松又同时通过M受体介导,快速增强B细胞的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sEPSP),提高B细胞的兴奋性,使重复放电增加。用阿托品阻断B细胞上M受体,可以压抑氢化可的松对sEPSP的增强效应,增加氢化可的松对B细胞突触传递的快速抑制作用。
易必达马蓓邢宝仁
关键词:阿托品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牛蛙
孕酮对痛觉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孕酮对外周痛觉的调节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4组,分别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孕酮(500μg)、RU38486(孕酮受体的拮抗剂,20μg)及孕酮(500μg)+RU38486(20μg)。采用弗莱毛测痛法分别测量大鼠给药前、给药后30 min及给药后60 min的外周痛阈。另取SD大鼠分为两组,分别在足底注射生理盐水、孕酮(25μg),测量给药后15 min的外周痛阈,观察孕酮的局部效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颈部皮下注射孕酮30 min后,大鼠外周痛阈增高(P<0.01);60 min后,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部皮下注射RU38486后30 min及60 min,大鼠足底痛阈有显著性降低。颈部皮下同时注射孕酮和RU38486后30 min及60 min,大鼠外周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底注射孕酮15 min后,大鼠外周痛阈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孕酮对大鼠外周机械痛起到抑制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孕酮受体来完成的。
巩琦李惠君李喆樊娟马蓓
关键词:孕酮孕酮受体
八年制医学生生理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和体会
生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生理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医学行业对人才创新性实践的特殊要求,我校生理学教研室从2006年开始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增...
余立华卢占英马蓓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医学生
文献传递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路及实践被引量:2
2015年
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成立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实验室人、财、物统管共用、统一调配的新型管理模式。现阐述新型管理模式的建设思路及实践,探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结构体系和职能分工,并对新模式管理下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提高学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
余立华马蓓
关键词:实验教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教育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与三叉神经痛被引量:1
2009年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维持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参与细胞兴奋性的改变。在三叉神经痛发病过程中,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作为初级感觉神经元,在痛觉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多种类型在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均有表达,激活时产生不同类型的钾电流。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多种神经递质、炎性介质和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娜马蓓邓小明
关键词:电压门控钾通道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受体
提高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实践被引量:2
2014年
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教授学生必须的生理学知识,根据护理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从教学方式、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何平马蓓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眶下神经结扎后三叉神经节神经元钾电流改变被引量:7
2009年
本研究经颧骨下缘入路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运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电压门控性钾电流的变化。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手术组与假手术组,通过颧骨下缘入路慢性压迫眶下神经方法,建立三叉神经痛模型。在分离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上,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延迟外向钾电流(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A)的变化。手术组大鼠术侧触须垫机械痛阈在术后第6天开始明显降低,持续到第21天,于第15天为最低;手术组非术侧痛阈亦有降低;而假手术组痛阈在术后无明显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分离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细胞IK明显减小,术侧和非术侧IA均明显降低。本实验证明了经颧骨下缘入路压迫眶下神经建立大鼠慢性三叉神经痛模型方法简便可行。此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中分离培养的神经元上IA和IK明显降低,提示在三叉神经痛的形成过程中,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可能参与介导了外周机械痛阈的降低,进而与外周痛觉过敏有关。
李娜李超樊娟姜晓忠李金宝邓小明马蓓
关键词:电压门控三叉神经节膜片钳
生理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体会被引量:8
2012年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自主设计性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优点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尤其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也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
王杨凯马蓓王伟忠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