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神经节
  • 4篇三叉神经
  • 4篇三叉神经节
  • 3篇电压门控
  • 3篇受体
  • 3篇门控
  • 2篇电压门控钾通...
  • 2篇护理
  • 2篇钾电流
  • 2篇钾通道
  • 2篇背根
  • 2篇背根神经节
  • 2篇P2X3受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A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电压门控性
  • 1篇电压门控性钾...
  • 1篇盐水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作者

  • 8篇李娜
  • 5篇马蓓
  • 4篇邓小明
  • 2篇樊娟
  • 2篇方云
  • 2篇谢明晖
  • 2篇李超
  • 1篇姜晓钟
  • 1篇宋建星
  • 1篇杨继金
  • 1篇储丹凤
  • 1篇赵云富
  • 1篇姜晓忠
  • 1篇李金宝
  • 1篇张婷婷
  • 1篇张金
  • 1篇高阳
  • 1篇卢占英
  • 1篇陆一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2
  • 4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眶下神经结扎后三叉神经节神经元钾电流改变被引量:7
2009年
本研究经颧骨下缘入路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运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电压门控性钾电流的变化。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手术组与假手术组,通过颧骨下缘入路慢性压迫眶下神经方法,建立三叉神经痛模型。在分离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上,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延迟外向钾电流(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A)的变化。手术组大鼠术侧触须垫机械痛阈在术后第6天开始明显降低,持续到第21天,于第15天为最低;手术组非术侧痛阈亦有降低;而假手术组痛阈在术后无明显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分离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细胞IK明显减小,术侧和非术侧IA均明显降低。本实验证明了经颧骨下缘入路压迫眶下神经建立大鼠慢性三叉神经痛模型方法简便可行。此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中分离培养的神经元上IA和IK明显降低,提示在三叉神经痛的形成过程中,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可能参与介导了外周机械痛阈的降低,进而与外周痛觉过敏有关。
李娜李超樊娟姜晓忠李金宝邓小明马蓓
关键词:电压门控三叉神经节膜片钳
一种护理治疗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治疗车,包括带脚轮的车架,该车架包括四条车腿,四条车腿的顶部安装有三边带护栏的操作台面;利器回收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中一条车腿上,包括盒体以及盒盖。其中,盒盖上设置有:容置滑槽,该容置滑槽具有下底...
谢明晖成伟静杨继金孙佳欢高阳李娜吴双储丹凤方云冯晓青
文献传递
大鼠眶下孔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后三叉神经节内的荧光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大鼠眶下神经周围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10:1)的混合溶液后,神经干及三叉神经节内阿霉素自体荧光的表达及其时相变化。方法:将含10%NaCl和1%阿霉素的混合溶液(A组)或单纯10%NaCl(B组)注入大鼠眶下孔后,分别于10h、20h、2d、4d、7d和10d观察眶下神经及神经节内阿霉素荧光的表达。给药后每天观察大鼠须垫部的感觉功能变化。结果:眶下孔内神经周围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溶液后10h、20h、48h时,眶下神经外膜呈现连续强阳性荧光表达,神经干和三叉神经节内荧光表达呈上升趋势,48h达高峰,10d消失。A组对照侧、B组三叉神经节及所有动物的下颌神经、眼神经前根纤维及后根均未见荧光表达。结论:大鼠眶下孔内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后,可在三叉神经节前外侧区见到神经节细胞内的荧光表达。神经节细胞的荧光表达是阿霉素破坏神经节细胞的必要条件,经皮穿刺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有望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选方法。
李超李娜姜晓钟赵云富马蓓
关键词:阿霉素高渗盐水自体荧光神经外膜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与三叉神经痛被引量:1
2009年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维持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参与细胞兴奋性的改变。在三叉神经痛发病过程中,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作为初级感觉神经元,在痛觉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多种类型在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均有表达,激活时产生不同类型的钾电流。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多种神经递质、炎性介质和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娜马蓓邓小明
关键词:电压门控钾通道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节背根神经节受体
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
2020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冻消融治疗肝癌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6月1日—2018年12月1日于长海医院介入科行经皮穿刺冷冻消融术治疗的肝癌病人78例,采用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对术后治疗相关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7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过程,5例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均可完全恢复。[结论]冷冻消融治疗肝癌安全性高,优质的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李娜方云张婷婷凌芝谢明晖
关键词:冷冻消融护理
AT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_A)的快速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体外培养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TP对大鼠TG神经元上电压敏感性钾离子电流IA的调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TG神经元急性分离,体外培养4h后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在TG神经元上ATP可以诱导三种型式的电流,即T型、S型和B型。ATP可以抑制T型神经元IA(P<0.05),这种作用可以被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拮抗,在S型神经元上ATP对IA无作用。在ATP未能诱导出内向电流的TG神经元,ATP仍然对IA有抑制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可以被P2Y受体的拮抗剂suramin拮抗。结论 ATP对分离培养的TG神经元上IA可以起到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通过P2X3受体或P2Y受体来完成,但ATP对IA电流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这一研究将为进一步阐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李娜李娜卢占英邓小明
关键词:腺苷三磷酸P2X3受体三叉神经节电压门控钾通道
下颌角肥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下颌角肥大畸形是亚裔女性常见的美容问题,不符合东方民族以"鹅蛋脸"为美的审美观,西方人主要是由于咬肌肥大所致,而东方人的主要是因下颌角骨性问题所致。本文就下颌角肥大相关的诊断标准,应用解剖,针对亚洲人特点的特殊治疗及治疗的前景进行综述。
张金李娜宋建星
关键词:下颌角肥大
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2X_3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流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对分离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ATP受体P2X3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DRG神经元,给予外源性ATP诱导出瞬时型内向电流,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观察P2X3和P2X2/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对这一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察PKA和PKC激动剂对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的调节作用。结果在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上,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可以被TNP-ATP抑制,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21.7±7.6)nmol/L。PKA激动剂forskolin(1μmol/L)和PKC激动剂PMA(1μmol/L)均可以快速、可逆地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结论在大鼠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PKA和PKC可能通过磷酸化调节抑制P2X3受体的功能,从而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提示蛋白激酶对P2X3受体的调节作用可能参与痛觉的形成。
李娜李娜陆一樊娟邓小明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