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冬梅

作品数:180 被引量:999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5篇动脉
  • 105篇冠状
  • 102篇冠状动脉
  • 47篇介入
  • 35篇介入治疗
  • 32篇血管
  • 25篇动脉疾病
  • 25篇冠状动脉介入
  • 24篇心病
  • 24篇冠心病
  • 24篇冠状动脉疾病
  • 24篇病变
  • 20篇造影
  • 19篇动脉介入治疗
  • 19篇桡动脉
  • 19篇老年
  • 18篇心脏
  • 17篇预后
  • 15篇心肌
  • 14篇经桡动脉

机构

  • 17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8篇北京市心肺血...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延边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市大兴区...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太和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78篇史冬梅
  • 147篇周玉杰
  • 92篇刘宇扬
  • 83篇赵迎新
  • 40篇王志坚
  • 37篇成万钧
  • 36篇郭永和
  • 33篇李月平
  • 27篇杨士伟
  • 24篇杨丽霞
  • 21篇刘晓丽
  • 21篇胡宾
  • 20篇张维君
  • 20篇葛海龙
  • 18篇杨清
  • 17篇韩红亚
  • 16篇王建龙
  • 15篇周志明
  • 14篇梁静
  • 14篇马涵英

传媒

  • 34篇心肺血管病杂...
  • 17篇中国介入心脏...
  • 16篇中国医药
  • 11篇中华心血管病...
  • 8篇中华老年心脑...
  • 6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北京医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THE 22...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医刊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5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4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1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及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在临床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置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释放次数,术中,出院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起搏器程控参数(阈值、感知、阻抗)和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结果:共入选患者15例,平均年龄(68.53±11.93)岁,男性8例(53.3),均成功置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平均手术时间(36.50±2.37)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9.42±6.13)min,平均Micra释放次数(1.53±0.74)次。术中,出院前及术后1,3,6,12个月起搏器程控参数:阈值<1.0 V@0.24 ms,感知逐渐升高,阻抗逐渐降低,参数理想且稳定。其中6例患者术后6~8周行心脏核磁共振平扫检查,检查后1个月阈值、感知、阻抗参数稳定,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无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心脏穿孔、心包积液、置入器械移位和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操作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起搏器电学参数理想且稳定,核磁共振检查不影响起搏参数,临床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梁静史冬梅赵迎新周玉杰李月平柴萌韩红亚杨丽霞许晓晗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起搏器置入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早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桡动脉管腔丢失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桡动脉的管腔丢失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200例。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方案将患者分为单抗组(n=112)和双抗组(n=88)。使用超声采集术前桡动脉基线数据及术后1个月桡动脉随访数据。通过桡动脉内径变化判断术后短期抗血小板方案对桡动脉管腔丢失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人口学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双抗组桡动脉内径丢失率明显低于单抗组(42.8%vs.23.4%,P<0.001),其桡动脉狭窄发生率也较单抗组明显减低(36.6%vs.11.4%,P<0.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桡动脉管腔丢失率,有助于桡动脉术后的损伤修复。
刘永民兰雍雍周国锋焦学昌胡红卫何小雪王强李艳君贾振李超周仙草王建龙史冬梅成万钧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抗血小板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年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82例。根据是否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分为携带组和未携带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和PCI术后1年累积无MACE生存率,分析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和2组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风险。结果182例患者中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102例(携带组),未携带80例(未携带组)。2组一般资料、吸烟史、既往史、主要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和支架置入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实验室指标和合并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携带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总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和MACE发生率均略高于未携带组[2.9%(3/102)比1.2%(1/80),2.9%(3/102)比1.2%(1/80),12.7%(13/102)比10.0%(8/80),5.9%(6/102)比2.5%(2/80),16.7%(17/102)比10.0%(8/80)],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PCI术后1年累积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校正各危险因素后,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不是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885,95%置信区间:0.402~6.836,P=0.421),携带组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风险与未携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2.984,95%置信区间:0.671~7.953,P=0.151)。结论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不是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梁静葛海龙王志坚马晓腾周玉杰史冬梅刘巍张琳琳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CYP2C19基因多态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经皮去肾神经术在非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进展
2024年
近年来,经皮去肾神经术(RDN)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通过破坏位于肾动脉附近的交感神经来中断肾交感神经活动,阻断肾和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号传递,可显著且安全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肾交感神经不仅在高血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非心血管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代谢性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非高血压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DN有望成为多种疾病的上游治疗措施。现就RDN治疗非高血压疾病做一综述。
贾硕史冬梅张鲁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代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
浅谈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被引量:6
2016年
理想的医学教育除了包括自然科学教育,还应包括人文素质教育。毕业实习是医学生成长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阶段,更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结合临床实习实践,需要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质培训,加强医学道德教育,加强医学心理学教育,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加强卫生法学教育,提高医学生法律意识等,逐步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
韩红亚周玉杰史宏志马涵英史冬梅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高龄老年患者置入起搏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置入起搏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计256例初次置人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75岁,168例)和低龄组(60~74岁,148例)。观察术中、术后起搏器阈值、感知情况,随访术中及术后7d、3个月、半年穿刺并发症及电极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史、BMI、心房感知和起搏阈值、右心室感知和起搏阈值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患者年龄、肺部疾病史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低龄组老年患者[(84±9)岁比(68±7)岁,63,9%(69/108)比10.1%(15/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发生并发症共计13例,低年龄组6例,高龄组7例。与起搏器置入相关并发症5例,低龄组2例,1例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1例术后7d内出现囊袋血肿;高龄组3例,1例置入术后24h出现气胸,1例置入过程中出现血气胸,1例术后5个月发生起搏器感染。与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2例,低龄组和高龄组各I例。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6例,其中低龄组3例,分别为电池提前耗竭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高龄组3例,分别为起搏器移位2例,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障碍1例。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置人起搏器安全可靠,但同时要了解高龄老年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方哲周玉杰刘宇扬史冬梅胡宾杨士伟贾得安
关键词:起搏器高龄囊袋感染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传统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方法(QCA)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共入选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至少4体位造影)证实病变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50例。将入选者分为: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组90例(QCA),血管内超声组60例(IVUS)。通过QCA和血管内超声定量分析方法分析2组最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直径狭窄率及最小管腔面积等参数指标;将相关数据建立直线回归分析方程,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线性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2组免于心血管事件方面差异,观察2组术后住院期间、30d、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血管内超声组分别采用QCA和IVUS分析,参考血管直径2者具有正相关性分别为(3.28±0.19)mmvs.(3.17±0.21)mm,R=0.627。最小管腔直径分别为(2.04±0.18)mmvs.(2.0±0.17)mm,R=0.782。比较2组之间的参数:QCA组通过计算得出直径狭窄率,与IVUS管腔面积狭窄率之间无相关性(R2<0.05,P=0.222),IVUS最小管腔面积(4.7±0.67)mm2。通过COX回归模型显示2组在免于心血管事件方面的差异,可见QCA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率具有较高的趋势。结论: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采用IVUS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更严重狭窄的发生率,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判定结果往往低估真正的病变情况。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采用IVUS进行测量分析,具有减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趋势。
方哲周玉杰史冬梅赵迎新刘宇扬李艳芳杨士伟王志坚胡宾贾得安聂斌葛海龙王健龙周志明
关键词:临界病变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疾病易损斑块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比桡动脉、股动脉途径PCI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成功率、手术即刻效果及患者的术后近中期预后情况,探讨经桡动脉(TRI)途径处理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入选135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根据初始选择的介入途径分为TRI组(n=64)和经股动脉(TFI)组(n=71),对比两组患者接受PCI治疗的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TRI组64例中63例成功使用经桡动脉动脉,1例由于桡动脉严重痉挛并入股动脉组。PCI成功率TRI组为98.4%,TFI组为100%。PCI术中,TRI组84.1%的患者选用的是6F导引导管,而TFI组76.4%患者选用的是7F导引导管。术后TRI组仅1例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而TFI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血管并发症。TRI组和TFI组患者在PCI术后9个月时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3%比15.3%)、支架血栓事件(1/6比1/71)及随访期造影提示主、边支界定再狭窄率(10.9%比10.0%,17.4%比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老年患者分叉病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利于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史冬梅曹政周玉杰姜明明郭敏成万钧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疾病老年人
血运重建程度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介入治疗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估不同血运重建程度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55例,根据血运重建程度分为完全性血运重建(CR)组261例[SYNTAX血运重建指数(SRI)100%],非CR1组385例(SRI 50%~99%)及非CR2组409例(SRI<50%)。观察3组随访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根据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找到临床最佳血运重建程度截点。结果 3组随访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绞痛、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非计划血运重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I是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2年MACE的保护因素,其中合理的SRI可以使2年MACE发生风险降低64%(P=0.010)。SRI对MACE有很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5,最大约登指数为0.291,血运重建程度最佳截点为6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R随访2年心血管事件更低。对不能进行CR患者应尽可能使血运重建程度达到65%以上,以降低长期随访病死率。
白静于一王严赵迎新史冬梅刘宇扬周志明刘晓丽周玉杰
关键词:冠心病ROC曲线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预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
目的对比观察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600mg与常规负荷剂量300 mg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至2008年NSTEMI拟行PCI术的患者1...
韩红亚周玉杰刘宇扬赵迎新史冬梅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